成渝地区低碳科技促进碳达峰实现路径
2023-01-16龙云安
□文/龙云安 陈 满 黄 奕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提要]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尽快达到峰值”的目标,这也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总结成渝双城经济圈碳排放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能源消耗、空间布局、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碳达峰的途径,再结合低碳技术促进碳达峰的作用机制,提出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强两地人才交流与合作等可行建议。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问题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宣布了未来的减排目标。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将绿色产业发展起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一步构建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因此,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重点分析低碳技术促进碳达峰的作用机制和具体路径,并提出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碳减排以及碳排放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
国外学术界在低碳技术方面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例如,Grossman等(1991)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其中技术效果的提高是污染排放下降的主要原因。Richmond等(2006)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来确认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关系。Hascic I(2015)认为,由于缺乏一个简单的衡量低碳技术成功与有效性的指标,专利申请和拨款已成为创新活动的替代指标。在低碳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方面,Kerstin hotte等(2021)认为研发可以刺激低碳技术的发明和传播;Gu等(2021)认为,尽管低碳技术的转让在碳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知识储备和研发投资,低碳技术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在通过低碳技术实现碳达峰的路径方面,yeong等(2021)认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通过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
从国内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低碳试点城市等方面。例如,申萌等(2012)、张友国等(2015)、董梅等(2020)、禹湘等(2020)、任晓松等(2020)、屈小娥等(2021)和李佳蔚等(2021)分别研究了技术进步、税收标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经济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达峰的影响。而邵帅等(2017)从行业层面对碳达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使用“GDIM”方法探索了1995~2014年制造业碳排放演变的驱动因素,并对2015~2030年制造业碳排放的潜在演变趋势进行了动态情景分析,讨论了碳达峰过程中相关因素的贡献差异。陈楠等(2018)以浙江省的低碳试点城市为例,并对其有关方面展开分析。周红岩等(2020)学者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索了工业化不同阶段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可以看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对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岳书敬(2021)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数据,通过构建因子分解模型,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的驱动因素。
综上所述,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碳达峰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但关于如何利用低碳技术促进碳达峰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低碳技术对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分析其碳排放现状及主要问题,结合低碳技术促进碳达峰的作用机制,探讨碳达峰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二、成渝地区低碳科技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一)绿色低碳专利发展迎来高潮。2000~2010年,成都和重庆授权的绿色低碳专利数量一直保持在50~80个左右,绿色低碳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科研经费不足,当时技术条件不完善,低碳相关人才匮乏。2011~2015年,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迎来了一波“小高峰”。特别是2015年,绿色低碳专利授权数量达到355项,这不仅反映了政府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也突显了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一定成绩。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力争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这一承诺导致2016年成都和重庆获得近20年来最高数量的绿色和低碳专利授权(1,495项)。尽管后来授权专利数量有所减少,但研发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图1,数据来源于CnOpenDat a)
图1 2000~2021年成渝地区绿色专利授权量统计图
(二)成渝地区碳排放增长迅速。从图2可以看出,成渝城市群在1997~2021年这25年间,碳排放量从1997年的1.5亿吨增长到了2021年的4.72亿吨,虽然在2015年总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总体水平仍呈上升趋势,2017年的碳排放量是1997年的近3倍。不同时期的碳排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征,将这25年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1年),碳排放量处于稳定上升期,但上升的比例不明显,这也对应着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第二阶段(2002~2011年),碳排放量处于快速上升期,碳排放总量逐年上升,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一时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初期(2001年3月),此时西部各大城市的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第三阶段(2012~2021年),碳排放正处于上升的瓶颈期,此时碳排放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仍处于上升阶段,但上升幅度低于前一阶段,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处于瓶颈阶段;二是成渝地区主要产业可能正在进行低碳转型。(图2,数据来源于CEADs)
图2 1997~2021年成渝地区碳排放总量统计图
(三)碳排放增量主要集中于成渝双城都市圈。图3将成渝城市群分别划分为成都都市区、重庆都市区、万达开都市区、盆地内其他地区、盆地周边地区、川南和重庆西部都市区等几个次区域。其中,成都都市区是国家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是四川省城市化战略格局规划的核心。2021年,成都都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123.55亿元,占全省的48.1%。重庆都市区主要划分为“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两大区域,2021年地方生产总值为2.8万亿元,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之一。万达开都市区地处川渝鄂陕交界处、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腹地,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交汇中心,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据公开数据显示,万达开都市区在2021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841亿元,占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是渝东北、川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高、发展趋势最好的地区。(图3)
图3 成渝地区内部分区图
根据图4中的数据,1997年成渝城市群的碳排放总量为1.47亿吨,其中万达开都市区、川南-川西-重庆都市圈、盆地周边及盆地内其他区域的碳排放量仅占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总量的36.73%,而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碳排放总量约占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总量的64%。可以看出,成都和重庆是该城市群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可能是成渝城市群的人口和产业相对集中在成都和重庆,而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表明成渝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图4,数据来源于城市温室气体)
图4 1997年成渝地区内部分功能区碳排放总量统计图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渝城市群内主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碳排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碳排放总量已从1997年的1.47亿吨增加到4.79亿吨,万达开都市区、川南、盆周、盆中的碳排放比例从36.73%增加到38.41%。虽然这四个地区的碳排放比例有所增加,但碳排放仍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两大都市区,这表明成渝城市群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的格局没有改变。(图5,数据来源于城市温室气体)
图5 2021年成渝地区内部分功能区碳排放总量统计图
(四)地区间低碳科技发展不平衡。从图6可以看出,2000~2021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内主要城市的低碳专利授权总量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400项以上这个级别。成都是处在这一水平的唯一城市,这可能与成都近2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教实力的提高以及相关人才的大力引进有关,低碳专利数量远远领先于经济圈中的其他城市。第二个层次是301~400项,在这个层次上,除重庆外,其他城市的科教实力相对较弱,低碳专利研发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第三个层次是200~300项,在这个层次上,除绵阳和宜宾外,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缺乏低碳专利的资金条件。综上所述,成渝城市圈低碳科技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教实力的不平衡。(图6,数据来源于CnOpenDat a)
图6 2000~2021年成渝地区各城市低碳专利授权总量统计图
三、低碳科技促进碳达峰作用机制分析
低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对实现“碳达峰”目标起到积极作用。碳达峰是指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个时间点达到最高值。本文将从生产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低碳技术的作用机制。
(一)低碳科技促进企业生产技术变革。2021年,国务院发布《2030年度碳峰值行动计划》,指出要促进钢铁、有色金属、建筑等行业实现碳峰值,行业内有很多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碳达峰,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改进生产技术,不仅会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还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使企业以绿色低碳的方式生产,最终促进碳达峰。(图7)
图7 低碳科技生产端作用机制流程图
(二)低碳科技引导公众消费方式转变。近些年来,低碳科技已经融入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了低碳型的消费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碳消费。所谓低碳消费,就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均已实现了低碳化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消费者直接购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消费者通过购买这类商品和服务既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且还起到了直接减排的作用,更有利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例如,以公共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无轨电车等交通工具来代替私家车出行,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交通能耗;购买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一系列节能家电,从而逐步实现对高能耗家电的替代;在住宅周围种植绿色植物,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二是消费者的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生产者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政府的大力号召、低碳科技的引导和全球严峻的气候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生产者为了能够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从事低碳生产,从而达到间接减排的作用。所以,低碳科技的推广和使用,目的在于引导公众形成低碳消费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并且让公众通过这种理念和生活方式来降低高碳消费和奢侈消费,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更高层次的消费体验,最终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碳排放量下降的双赢局面。这就是低碳科技在消费端的作用机制。
四、低碳科技促进碳达峰实现路径
成都和重庆地理位置相近,有着相似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自然环境。据此,本文从技术研发和创新、能源消耗、空间布局、社会保障、金融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入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具体路径进行分析。
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共同解决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渝地区在绿色能源,工业节能减碳,碳捕获、储存与利用,低碳建筑,绿色智能交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固碳,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合作,努力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产业应用。
在能源消费方面,将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转变社会公众的能源消费方式。通过将落后的产能给淘汰掉,从而升级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排放强度,促进能效的提高。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和剩余产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实施严格限制,并根据最新的能效标准对各行业设置约束。同时,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提高动力煤在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在空间布局上,优化调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结构布局,以合理的方式来抑制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变革城市生态用地。对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退化地区实行恢复治理,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建立并实施“三线一序”生态环境区划管控体系。
在社会保障方面,提高两地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标准。在成都和重庆实施统一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对碳排放总量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生态固碳、碳捕获的利用和储存标准。提倡绿色低碳产品认证。规范实施区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同时,要将绿色低碳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标准体系建立起来,将资源的循环利用、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标准逐步提高。
在金融方面,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川渝两地的金融合作,提高区域金融机构的集聚程度,加快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支持重庆建立成渝双城经济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区,探索碳中和的金融产品,鼓励发行绿色债券,将绿色项目(企业)认定标准统一化;推动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体系的应用。有条不紊地推进川渝两地的碳包容机制和互认建设,加强低碳平台的推广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建设双城经济圈中的“零浪费城市”。成都、重庆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率先实践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进一步推动“光盘行动”,对商品的塑料包装和塑料袋的使用进行限制。销售绿色低碳产品,落实地方政府的绿色采购要求,优先发展绿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