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财经”背景下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
——基于SECI模型的分析

2023-01-16孟萍莉

科技视界 2022年26期
关键词:外贸人才专业

孟萍莉 李 曼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步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互联网、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改变了财经领域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为更好地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更多融合专业知识、应用及研究能力、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财经人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财经”的改革之路。为改善传统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本文将结合知识创造SECI模型,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从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等多方面提出了国贸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升国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助力财经类院校国贸专业学生解决实际就业问题。

1 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专业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部分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专业基础薄弱,如许多学生对外贸流程中付款方式的选择、贸易术语的解释、跟单的具体过程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缺乏真正到外企公司的实习经历,加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们在校内模拟操作交易的机会有限,从而未能充分掌握从事外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不高。因此,学生们整体的专业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的不统一

首先,部分高校内课程设置体系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步与不平衡。学生们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并未匹配到同步的操作实训,抑或理论部分的教学比重远远大于实践部分,导致学生们学习到专业知识后不能及时地进行巩固和应用,掌握不深,同时也容易遗忘。其次,许多高校对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地域特色且对接性不强。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地方高校没有突显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势,难以培养出可以发挥地区外贸优势的专业型人才。

1.3 课程多学科交叉性不足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在给财经学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贸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国贸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跨境电商、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等学科知识与技能。例如,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传统利用展会、邮件、电话、实地拜访等手段进行的营销,更多的转向了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平台来促成交易等。

1.4 教学内容未突出时代创新

部分高校对具体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明显不够重视。首先,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不能紧密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外贸环境来转变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拓展性不强,创新性不足,使得学生们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部分脱节,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由此可见,各高校在培养专业化人才时,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需要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性改革。

2 “新财经”背景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新财经”的提出给各财经学科和专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对专业人才的未来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指明了创新改革的方向。从传统的外贸行业来看,高素质和应用型人才一直是国贸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拓宽、自由贸易区和贸易港的设立等时代新题要求国贸人才的培养要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其逐渐向创新型发展。同时,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国贸人才需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各种跨学科的涌现,使得现今的国贸人才需要了解甚至熟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国贸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综上,在“新财经”背景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兼备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特点的国贸新人才[1]。由此,本文在SECI知识创造模型中的四种知识转化模式的基础上,明确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对国贸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3 基于SECI模型构建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

3.1 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

SECI模型是由野中郁次郎针对日本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架构提出的。理论的基本前提,即人的学习成长与知识创新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或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2]。SECI模型始于隐性知识,并在个体、团队、组织和环境各层次之间相互作用。其包括知识创造的四种基本模式——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四种模式不断地相互作用并完成转化,而促进四个阶段知识转化的场所分别为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见图1)。

图1 SECI模型

3.1.1 潜移默化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法,可以把个人经验变成群体的共享经验。该过程中侧重个人的体验感知以及共享引起共鸣。结合国贸人才的成长,传统课堂的教师教学,实际上是把理论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进行分享;而进入企业后的上岗学习培训与岗位师徒制更偏向工作经验的示范传授。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外贸员的工作表现了解岗位规程,模仿外贸员的语气和客户进行交谈等,通过亲身体验和归纳经验,获得有关共性的感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诀窍。

3.1.2 外部明示

通过文字、图片、类比和模型等方法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侧重用概念和语言来清晰表达隐性知识,然后通过对话征询大家的意见以获取反馈,从而不断调整优化知识。结合国贸人才的成长,学生们可以用文字概念、思维导图等对工作经验进行反思总结,对外贸操作步骤进行提炼。同时,在对话场中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研讨,运用行动学习、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手段将第一阶段酝酿的个人心得转变为“群体经验”。

3.1.3 汇总组合

通过加工、整理、提炼等方法重新组合化和系统化既有信息,即整合自己的和他人的经验知识,并催生新知识。过程侧重建立之前各种知识的联系,并将组织的知识体系化,利用信息技术广泛传播显性知识。结合国贸人才的成长,学生群体可以进行团队任务,将这些体系化的知识提取整合,系统整理,再在组织内共享。同时,各高校可以利用信息媒介对结构化知识进行管理,例如,编写岗位操作手册、使用网络资源库等[3]。并按照管理要求组织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交流和传播。

3.1.4 内部升华

通过理解、运用、创造等方法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过程侧重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及升华,这些融合后的知识通过练习体验和自主学习,被个人理解、接纳、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结合国贸人才的成长,各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感,课堂上设置感悟分享、对话研讨、互动问答等环节;加强模拟演练,营造与实践场景高度近似的模拟仿真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意愿并建立行动自信等。

根据SECI知识创造模型,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与内化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情景,通过多体验、多反思、多应用和多学习,将相关职业技能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相互转化和内部升华,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3.2 基于SECI模型的国贸人才培养方案

3.2.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通过知识的“潜移默化”,可以在国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可通过经验交流和专业培训等方式,使学生们对外贸岗位有直接的基本认识,学生们再通过模仿、实践等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首先,传统课堂上除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邀请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的学长学姐或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讲座和研讨会,与学生们进行经验分享[4],帮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外贸实操的要点以及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其次,高校需积极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和学习培训。听取专业人士择岗方面的经验,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熟知未来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建立学生们的岗位意识。

最后,各高校设置专业时应提前了解行业标准及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职业性的商务人才,推进建设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对口就业[5]。各高校可以通过特设国贸精品班和特色实验班,让学生们可以深入企业中亲身体验,并在经验丰富的外贸员的带领下,近距离地学习工作内容。同时,可以实施校企结合的双导师教学机制,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或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特聘导师,定期来校进行实习指导和实践教学,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3.2.2 推进特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知识的“外部明示”,可以在国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创新课堂建设,推进特色教学,应用以案例研讨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团队合作的过程当中完成知识的外部化,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拓宽、自由贸易区和贸易港的设立等都给国际贸易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各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各高校首先需要调整核心课程,实现特色教学,使课程可以满足岗位需求,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国贸人才。例如,针对河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对河北高校内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特色教学,充分结合自贸区的战略目标和当地的外贸发展状况,培养专业性区域发展的外贸人才,加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外贸人才和国家战略的协调发展。

其次,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改革,拓展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利用案例剖析、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和自学辅导等方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参与度,把课堂更多的转向由学生自主主导。例如,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在对话交流中处理实务案例,并进行集体反思、总结,提炼出内容重点,形成文字性记录或者是思维导图的形式,逐渐积累后再进一步转化为经验,能够学以致用。

3.2.3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跨学科发展学生能力

通过知识的“汇总组合”,可以在国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将总结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依托资源库等共享平台,实现知识更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应用网络资源实现跨学科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发展。

首先,各高校需加强资源网络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和行业经验的网络交流与传播。高校在广泛征集企业意见和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之上,可以建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开发统一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整合校内外国际贸易一流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并将其课件、教案、视频等上传到共享平台,投入使用并供学生们进行参考学习。

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节约师资成本,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学科课程进行自学,进一步丰富交叉学科的知识。例如,现今外贸行业中要突出与跨境电商的结合,要求国贸学生还要能够掌握互联网、计算机等工具来促成国际贸易的成交[6]。利用这些资源共享平台,学生们可以自行学习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经验总结和交流论坛等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加之各高校可以把跨境电商等学科融合到平时教学和实训课程中,进一步贯穿到函电单证、报关报检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整个流程,培养国贸人才全方位发展职业能力。

3.2.4 完善模拟实训环境,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通过知识的“内部升华”,可以在国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们多参与体验训练、进行模拟实训,使得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得以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首先,为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性,各高校需完善课程的配套实验实训环境,构建并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模拟职场,学生们可以提前适应外贸行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校在职场化的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保证实训基地与国际贸易一线工作岗位同步要求,构建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情况,引入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虚拟仿真系统、Amazon和WISH等模拟实训平台,对学生在商务函电、国际结算和外贸跟单等方面实行一体化教学[7]。

其次,课堂之外还需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沙盘模拟等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强化技能训练。例如,通过POCIB国际贸易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们可以全面体验外贸运作过程并进行实操锻炼,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做好就业准备,实现与外贸岗位的顺利对接。通过构建专业知识、应用及研究、职业素养等能力的培养模式,优化以实践活动、团队合作、案例分析等参与式的培养路径,以培养应用型的国贸人才。

4 结语

在国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结合知识创造SECI模型,各高校应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为基础,通过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推进特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跨学科发展学生能力;完善模拟实训环境,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培养兼具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国贸人才,推进实现高校专业的改革发展,助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外贸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两栖“大拿”跑外贸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