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文敏公年谱》补编

2023-01-15

殷都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张氏陈氏光绪

于 芹

(山东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014)

1.同治七年戊辰(1868)·廿四岁

六月廿四日,为王锡棨拓本作题跋。

2.同治九年庚午(1870)·廿六岁

二月,大访碑刻,尝遣人至海畔觅《杨举祠碑》。在京与赵之谦相识。

此年,已藏有唐人书《七宝经》《六通九品经》两段。为吴重熹藏唐人写经作跋。

3.同治十年辛未(1871)·廿七岁

五月初一日,应邀出席潘祖荫与张之洞作东的龙树寺宴会,作《消夏六咏和潘郑庵侍郎师》。

九月初九日重阳日,同周杏农等慈仁寺毘卢阁登高, 作《九日慈仁寺毘卢阁登高》二首。此月得《周公年表》手稿,与刻本、钞本互校并刊刻。

4.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廿八岁

三月,赵之谦为刻朱文印“福山王氏正孺藏书”,同期刻白文“王懿荣”。

六月十九日与张之洞、谢麐伯、朱肯甫、吴清卿同游十刹海,观荷花,泛舟上游,坐渔家秦氏园,各纪以诗。

十月,将所得朝鲜金正喜辑《东古文存》手稿赵之谦抄本,刻入《天壤阁丛书》。

此年,持所得黄小松泉拓四册与鲍康鉴赏,鲍康为之跋。所藏青铜器入潘祖荫著《攀古楼彝器款识》和吴大澂著《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与吴大澂频繁通信,被吴氏尊为“鉴别吉金,为吾辈第一法眼……”为吴云作小印,获回赠拓片三十种。

5.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廿九岁

四月六日覆陈介祺三日书。

夏,吴大澂有致王懿荣书。得陈介祺闰六月十二日由鲍康转寄的印拓。

秋,得陈氏九月六日书,附赠品石拓。

冬,覆陈氏九月二十日书。

6.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三十岁

正月廿九日书致陈介祺并寄房行卷。(三月廿三日陈氏回信。)

四月五日致信陈介祺,附赠金文拓片及《说文》。廿九日陈氏回信回赠拓片。

五月有小恙。三、四日、十一日陈介祺致先生两书。廿二日夜致陈氏书。

六月廿二日覆陈介祺六日书。

七月廿九日覆陈介祺十七日书。

八月八日患伤寒,腹痛。十一日夜,书致陈介祺并赠金文拓及洋纸。十三日,转疟。廿四日覆陈氏八日书。

九月初四日腰痛始已。十五日覆陈介祺二日书,十七日续书一纸。廿九日,覆陈氏十五日书。

十月初一日致陈介祺一书并赠镜、印拓封三十二种。十七日后陈氏回信。廿六日犯虐病。廿八、廿九日,小作寒热,覆陈氏十二至十四日书,考释印。

十一月十五日,致陈札,言已将陈氏信钞校完毕,准备付印。

十二月四日陈介祺托曹鸿勋携信至北京。冬至日,致陈氏书以及东洋笺。同日,陈寄赠拓片。十五日、十八日,书致陈氏。

7.光绪元年乙亥(1875)·三十一岁

二月十三日覆陈介祺正月廿七日书。

三月,搬入新居。初三日,致陈介祺书,十日,陈回复。十八日覆陈氏二月、三月书。十九日又致陈,告知已收到拓墨及西泉墨,并附陈所求画册等物。

四月(初一、初八日陈介祺来信。)十四日覆陈氏三月廿八日书。廿日致信,寄景石请王石经为剑泉刻印。

五月五日覆陈介祺四月廿二日信。十九日覆陈氏六日书。

六月九日书致陈介祺,并寄邸钞。廿一日录科,列第一。

七月三日覆陈介祺五月廿三日和六月十七日书。廿四日覆陈氏十二日书。(廿七日、三十日陈致先生函。)

八月十七日覆陈介祺七月廿五日书并寄银八两。廿日覆陈九日书。

九月十三日,李竹铭来访。十四日,京师看红绿日报。十五日致陈介祺信。

十月初七,曹竹铭来。初九日覆陈介祺九月十日、十九日来书。

十一月十日覆陈介祺十月廿五日信,并附邸钞。

十二月十一日覆陈介祺长至日书并寄邸钞一束、银十两。

8.光绪二年两子(1876)·三十二岁

正月初四覆陈介祺十二月四日书。

二月四日得吴大澂书。十五日致陈介祺书。

三月十九日覆陈介祺四日书。

四月十三日书致陈介祺。

五月十二日复陈介祺四月廿五日书,并寄银封、邸钞、日本纸笺等。

闰五月十一日覆陈介祺五月廿五日函,附书、报、纸、印石等。六月廿七日覆陈十四日书。

八月三日覆陈介祺七月廿日书。十九日又一封。

十一月一日,致陈介祺书。

十二月十四日覆陈介祺十一月廿三日书。

此月,张之洞函请《书目答问)补正。

9.光绪三年丁丑(1877)·三十三岁

正月廿九日,致陈介祺书。此月得吴云送《彝器图释》一部。

春,得吴云函。

四月介绍陈子振入职吴大澂府。十三日、廿三日,书致陈介祺。

六月十四日覆陈介祺七月八日书。

七月廿一日覆陈介祺八日书。

九月十七日致陈介祺书。

冬,寄《朱子语类日钞》赠陈介祺。

10.光绪四年戊寅(1878)·三十四岁

三月约廿五日,赴天津住一日即返京,廿六日跋曲阜桂馥旧藏“说文统系图”。廿九日携子女出都赴蜀。

五月九日进入蜀地。

六月六日,抵江油县龙安府行署。九日,致缪荃孙信求《黄荛圃题跋》副本。

七月九日,致书缪荃孙请教石刻事。廿四日,又致缪氏一书,请教广元县千佛崖隋造象。廿七日,致陈介祺书。

九月二日三日两次回复缪荃孙八月十九日信,言赴蜀旅途之艰难,请代购《论语正义》等书。

11.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三十五岁

二月,由蜀返都,过吴大澂处作两日谈,廿日后抵京。

闰三月廿四日出龙安县北上。

六月三日抵都。

七月十八日,致陈介祺信。

九月廿二日,赵之谦致先生书。

冬,重校刊刻陈介祺《簠斋传古录》,并作跋语。

12.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三十六岁

五月初十日朝廷有旨被授为庶常。廿二日以庶吉士于到翰林院。廿三日致岳父札,告知科举中弟情况。

十一月旋里,十二月抵登州老家,于蓬莱县太和银楼得宋赣州本大字《文选》。

冬,致陈介祺书三封。

13.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三十七岁

二月廿八日,在黄县族兄王守训家小住,跋《王守训悼妻卷》,过潍县住四日,访陈介祺、高庆龄、高嘉钰等。后取道北上京师。

三月,为《齐鲁古印捃》作序。廿九日,致陈介祺书。

四月十五日,由京起程,行前,书致陈介祺。

十一月,为陈介祺代存售卖的金石拓片。

14.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八岁

正月,应雪堂之邀,与邓质、柯凤孙到新繁东湖赏梅、赋诗。

七月初一日,致吴重熹信,商量次女崇瑛与其子吴崶的婚期。

八月由川北上回京馆试。行前,雪堂与邓质送行,夜宿四川新都宝光寺, 翌晨访东汉兖州刺史王稚子石阙,至弥牟镇别。作《罗江道上寄怀雪堂和尚、文甫同年》。

十一月七日,陈介祺有书致。

十二月十四日,书致陈介祺。年底又致陈介祺书,告知续娶谢夫人事。

15.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九岁

正月初一陈介祺回信。

二月十五日吴大澂致先生书。

五月廿六日致陈介祺书, 赠虫鸟篆等拓。

七月廿五、廿六日吴大澂回信。

八月四日覆陈介祺六月廿八日书。廿五日又致陈氏。(九月廿八日陈氏回信。)

九月廿二日、廿三日复陈介祺书并寄石范拓。(十月十八日陈氏回信。此前,十月五日陈介祺曾有书致。)

十月廿二日致陈介祺书。

十一月迁入京城内锡腊胡同新宅。六日致陈介祺书。(长至日陈氏回信。)另有书信致陈介祺。

十二月十五日致陈介祺书。陈覆上封信,并托购书。

十二月,张之洞有书致。

此年借盛昱家藏影宋抄本《莆阳黄御史集》。

16.光绪十年甲申(1884)·四十岁

正月廿三日陈氏覆腊月十五日书。

三月七日致陈介祺书“贝子府有彝器七十余,索直千金,侄不敢过问。”九日、廿九日,书致陈介祺。

四月二日,致函陈介祺。九日,陈氏托安邱王氏进京捎信及代售的《论语集说》。十五日陈又书一封。

五月及闰五月初七日致书陈介祺,云《论语集说》非宋版,由徐会礼转还陈氏。

十月廿日作序《刻影钞宋庆元本黄御史集记》,并刊刻《莆阳黄御史集》。

此年于京师刻《麟角集》。

17.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四十一岁

十月初三日,赠翁同龢周志拓《汉石目》一本。

18.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四十二岁

正月初十日晚,翁同龢来访,父王祖源到京,感冒未出见客。

二月十六日,父王祖源去世,此日发丧。翁同龢等前来吊唁。

五月十四日,翁同龢来访,交所题王奉常与子书。次日,扶柩起身归鲁。

十二月,为星澥书扇头,押一印曰“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19.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四十三岁

十月廿三日函致翁同龢,闻讹言邸有事而秘不闻,望翁氏告之。

20.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四十四岁

四月六日拜访缪荃孙。十七日至缪宅送朝邑新刻《檉华馆文集》。

五月五日,缪荃孙以宋本《隋书》相赠,并媵以章仇禹生大象一种。

六月十日到庶常馆试,福公出题。溥良、恽彦彬、曹鸿勋、倪思灵、庞鸿文、黄思永、陆润庠同试。后福相请吃饭。

七月廿三日,与史幼润至缪荃孙处,张廉青、吴稚和、张仲铭已在座。

十一月和十二月八日两次致信吴大澂,寄示瓦拓百余种,并告知有人欲售黄易《嵩洛访碑图》。十二月廿一日吴氏回复。

21.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四十五岁

三月将前六七年所集戚继光文集交山东书局刊刻,并作《重刻明戚武毅公〈止止堂文集〉叙》。廿三日,江标、王守训来访,久谈,出示藏品与友共赏。

四月初二日江标来访,贺子王崇燕迎娶张氏。此月,跋王锡棨辑《青箱古集金石拓本》。

五月十六日荐古董商裴鸿逵至江标处出售古钱。廿二日,致张佩纶信抵达。

六月初二日晨至江标宅,代藩祖荫作克鼎释文。廿九日,江标邀请参加陶然亭聚会,但因故未参加。十六日,上《〈四库全书〉恳恩特饬续修疏》《训饬衍圣公向学并饬整理衍圣公府地产疏》。

七月初二日,午后江标和黄再同来访,畅谈至薄暮而去。廿一日,午后江标来拜,江为黄再同长女作媒,许吴重熹子豳。

八月初三日,费屺怀与江标来访。出所藏写经和书画示之。十四日,吴大澂致王懿荣信。

冬,将《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装裱成整幅大张,请施补华题跋。

此年,应赵蔚坊之请为赵书奎撰《夷安诗草》作序。所撰《汉石存目》刊刻。参与重修《福山县志》。

22.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六岁

二月十二日张佩纶寄先生书。廿二日左右,以三百金得《十三经》金函,后将残本七经以百五十金售于费屺怀。三十日午后,江标至家中小坐。

三月十五日,江标来家小坐,即去。晚,晤翁同龢。廿五日,江标至日本公使馆代请日本公使题《海岱人文》册签子。

四月,属盛昱为《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抄录《刘平国释文》,又命徐继孺补录施补华《刘平国摩崖题跋》旧作,复请李文田为拓本题诗。十四日薄暮时间,翁同龢来访。

五月十九日,请潘祖荫为《刘平国摩崖》题跋。廿一日,南书房复试,卯正二刻前到。廿八日缪荃孙来访。

六月十六日上《胪陈本朝儒臣所撰〈十三经疏义〉列学宫疏》。廿五日缪荃孙来访。四至此月间,友廖平、郑杲、于霖达、黄绍箕、黄国瑾观《刘平国摩崖》并题记。

八月廿二日,缪荃孙约到其寓斋饮酒。同席者:谢南川、孙君裴等。

九月八日,应黄仲弢招饮于陶然亭。九日,翟子玖约在天宁寺小饮。

十月初六日,午后访江标宅。

十一月十四日,晚赴颂阁招,翁同龢、费屺怀等同坐。廿一日书致张佩纶。

十二月十六日拜访缪荃孙。

23.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七岁

正月十九日翁同龢来访,端方在座。谈碑读画,抵暮方散。廿六日应颂阁招饮,与翁同龢、盛伯羲、费屺怀等同坐,戌正二刻始散。

二月初一日送缪荃孙《庄靖集》一函。初八日至缪宅,示张曜书信,告知所荐任泺源书院讲席之事已定。十五日,至缪处,伟达张曜询问缪氏行期。廿日张佩纶寄先生书。

三月初八日,与盛昱、费屺怀同邀翁同龢至盛昱家,观字画。颂阁、东甫及陈棫林亦在坐。饮罢至花园散步。

四月,书《节录饮中八仙歌》。

六月十二日,子王崇燕到缪荃孙处捎信一封。

七月廿六日,至缪荃孙宅吃早饭。

八月初二日,在大内南斋考南书房。初三日晚,翁同龢来访,长谈。十一日缪荃孙来访。廿九日缪氏来访,借与《赋钞》录本。

九月初二日,大内南斋考南书房。与陆宝忠、张百熙、黄绍箕、陈冕同考。(初三日,子王崇燕入都途中被劫,折回天津;初八日晚,张佩纶招饭;次日李鸿章派兵护送。)初十日,发电报,告知考南书房未中,而王崇燕中东闱十五名。十二日,与翁同龢、李若农、谭文卿、陈冠生同坐。同日,张佩纶给先生写信。十五日致张书抵达。廿七日遣纪至张处送明拓、唐帖四本,廿九日张复信。

十月初八日遣子王汉辅至张佩纶处交书信二封。十一日,致张氏缄抵达。廿四日,书为张佩纶,内容为白海诗。廿七日张氏回信。

十一月初六日张佩纶寄先生函。十三日,江标来访。十四日,致信江标,为编辑《海岱人文》以董其昌信札换许瀚信札两册。廿五日致张佩纶函抵达(廿九日张氏回信)。廿六,翁同龢早朝后来访。

十二月初十日张佩纶回信,寄还《大观帖》。十五日夜张氏又致先生函。廿一日给张回信送达。廿八日晚,应颂阁招饮,翁同龢等在座,二更散。廿九日翁同龢来访。

24.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八岁

二月廿四日翁同龢来访,检盛昱藏品示翁。

三月初四日,与江标等至木斋处饮酒。初六日,访张佩纶宅,至夜分禁城已开始去。初七日,途遇张。晚,遣杨世桢至张宅送书。

四月六日拜访缪荃孙。十八日寄书数种至张佩纶处,张作书回复。十九日与陆纯伯等拜访缪氏。廿一日,作《醇贤新王碑文》。

五月初一日,致张佩纶书送达。十日,缪荃孙致先生函。十四日拜访缪氏。廿五日缪氏回访。廿七日与缪氏等小饮于广和居。

六月初三日寄张佩纶《九家杜注》抵达。初四日,张回复。翁同龢来访。十八日顺德师招饮天宁寺,缪荃孙、黄仲弢、王茀卿等同席。廿八日午后,江标来访,出示吴越钱氏《妙法莲华经》等写经。廿九日致张佩纶信寄到。此月,书朱熹《春日》。

闰六月初一、初七、十七日张佩纶书寄先生。

七月初八日,张佩纶致先生书。十五日次子王汉辅送妻回都过张处。廿日张得先生两书。

八月初二日,至缪荃孙宅,借《翟目》。同日,致张佩纶书及聚珍本三种抵达。初三、廿一、廿六日张寄先生书。十四日,晚赴端方之招,盛昱、江标、鲁樾等同坐。

九月初八日张佩纶得先生书(十五日张氏回信)。廿日缪荃孙来访。廿四日致张氏论《道因碑》函寄到。廿七日张回信。廿五日夜,翁同龢邀饮,盛昱等同座,谈至亥正始罢归。

十月十一、十四日张佩纶回信。廿五日缪荃孙来访。此月,应王辅臣属,跋彝斋太守所藏四器拓本轴。

十一月初十日致张佩纶信寄到(廿日张氏回信)。十三日,陆蔚亭、费屺怀招饮,与缪荃孙等同席。

十二月十六日缪荃孙来访。同日,致张佩纶信寄到,告知云崇燕病渐愈(十九日张氏回信)。

25.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九岁

此年每月必有书致佩纶。

正月初四,顺德师招饮,缪荃孙、张樵也等同席。十六日,翁同龢来访,樵野在坐,长谈。廿五日致张佩纶信和赠书《天壤阁丛书》寄到。

(二月十三日张佩纶寄先生书。十八日又一书,问王崇燕之疾。)廿日翁同龢来访,以园照画卷相与叹赏。廿一日缪荃孙来访。廿二日致张信寄到。

三月十三日、十八日、廿五日张佩纶寄先生三书。

四月初三日张佩纶给寄于术来。初十日翁同龢来访。廿三日致张信抵达,告知王崇燕病危(廿四日张氏回复)。

五月初三日子崇燕去逝。张佩纶初四、初七寄致先生书。初八夏至日,翁同龢来访,未入。十九日缪荃孙来访。廿八日致张氏信并《畿辅通志》寄到(次月初六日张氏回信)。

七月八日、十日缪荃孙来访。十一日托缪氏拟策题两道。十二日,请江标写楹帖四十馀副、扇十柄。十三日缪来访。十四日缪来送策题。十六日有书至张氏。

八月初八日张佩纶复邯郸道上书。

九月为幼兰兄书篆书八言联。

十月四日,寄河南闱墨与缪荃孙。初十日张佩纶致先生书。廿五日至缪荃孙宅,馈盘缠百金。廿六日缪回访。廿八日缪约小饮于云自在龛,同席共十人。

十一月初一日致张佩纶信寄到,言朱处之书。初八日张氏回信、廿四日并寄宋本《广韵》。廿九日致张书到,三十日另一书亦到。

十二月十五日致张佩纶书到,十七日张氏回覆。廿三日致张信并监本《新唐》到。

26.光绪廿年甲午(1894)·五十岁

正月初二张佩纶发去岁除夕与先生书,初七又书一纸。同日,将为迟庵《题南皮相国画册》所作长歌示张荫桓,张氏为之酌数语。十一日张佩纶复先生书,十九日又寄一书并赠李鸿章书扇一握。廿六日致张佩纶信寄到,次日张回信。

二月初二日张佩纶复先生书。初三日与张荫桓相遇于德昌门内。初六日张荫桓来访,贺得京察,留晚饭,与之及盛昱深谈。十五日与张荫桓又相遇于德昌门内。十六日张荫桓顺道来访,遇雨。廿三日缪荃孙来访。三十日张佩纶得先生复书。

三月初二日张佩纶回信,初十日致张氏信至,告知新购《西岳寺碑》为海内孤本。十二日京察伺候召见,在直庐与张荫桓对语。廿五日缪荃孙来访。廿六日张荫桓过访。廿八日张佩纶寄先生魏、齐两碑。

四月初一日翰詹大考,由三等十八拨至一等第六。应考者二百八人。初四日,将名次前提之内情书至张佩纶。廿日蒯履卿招饮于久和兴。廿一日遇张荫桓,立谈数语。

五月初二、初七日张佩纶回复。初九日,得南斋。初九日张氏得先生书(十七日张回复)。十三日见江标,与之言近直南斋,命检阅书画,皆景阳宫御书房所藏。十九日致张佩纶书到,廿六日又一封。廿二日,检画。缪荃孙来访。

六月书《东坡诗》。初十日致张佩纶书到,二日后张氏回复。十六日复张书并《律心》送达。

七月初三日张佩纶寄书并银子三十两,初十日,回信抵达(十九日张又回复)。

八月初二日张佩纶寄先生及两儿书各一。

九月初九日张佩纶复先生书。十一日,王崇烈中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十三日缪荃孙来访。十九日回访缪氏。

十月十四日缪荃孙来访。十六日缪托田福捎信索《海东金石苑》。此月,慈禧太后赐御画一幅,绘蟠桃九枚,张百熙题跋。

十一月八日缪荃孙致先生信。十六日致张佩纶书附《方山静憩图》寄到。十七日到班,与张荫桓同被召见。

十二月廿四日张佩纶复先生书。

27.光绪廿一年乙未(1895) ·五十一岁

正月初三日奏请回籍团练,十一日得圣谕,准。王守训、王垿、陈阜、孙葆田等被发往山东会同办理团练。十九日领支饷银。廿二日由京开赴登州。

二月十三日抵莱州府,晤山东巡抚李秉衡。廿七日黄县巡视团练。廿九日起程赴郡。

三月初一日赴莱州, 初四日赴黄县检阅团勇操练情况。

四月廿七日在登州具摺请假省亲。

五月五日书致张之洞。十六日收到准假阁钞,具摺谢恩。

闰五月行书东坡诗致友朋。

六月初一日,书致捧梅姪。初二日由水路回京销假复命。此月,行楷录欧阳修《试笔·李邕书》。

七月初二日主持南书房翰林为《承华事略》绎图。

八月廿九日缪荃孙寄信并附《七家词》《荆川集》。

十二月作《宁海王棣轩明萼<瓣香斋诗钞>叙》。

此年,跋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题黄县王君墓志铭。

28.光绪廿二年丙申(1896)·五十二岁

三月廿八日,缪荃孙托沈颂唐给先生带信。

29.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 ·五十三岁

元月以樵野藏《家庆堂读书图》为伪。翁同龢不以为然。

五月九日致缪荃孙信寄到。六月廿九日,缪回信。

十一月十四日晩,示《刘平国》拓片属樊增祥题跋。

30.光绪廿四年戊戌(1898)·五十四岁

一月十一日午后,张荫桓来访,久谈。

二月六日,张荫桓赠王渔洋致宋山言书一函供编辑《海岱人文》,并索题耆英图卷。

闰三月初九日翁同龢请代阅大课卷十九本。廿七日张荫桓来访,久谈。

四月浴佛日作《洛阳耆项会图卷》跋。十五日张荫桓顺便来访。十九日至张府慰其丧子之痛。

五月初四日早,晤翁同龢。初六日为翁同龢送行,赠《匏翁雪咏图》《周康僖金焦行》,翁回赠《乡饮图》。

六月初八日,生日。张荫桓令子垲儿来祝,回赠《词科掌录》诸书。十二日,贻书至张问候疮疾。十六日访张府,久谈,深夜始散。

八月初十致宋庆信札。

十一月,致宋庆札,谢题《东坡海市诗石刻墨本》,回赠折扇一柄及漫录甲午旧作一首。

31.光绪廿五年己亥年(1899)·五十五岁

正月元日,书“宜春”篆书轴。书篆体榜书“戬谷”。

春节期间,致札告知宋庆其所请题慈禧御书大轴边款已写就。

清明后两日,于直卢处见《南田草衣小像》,题跋并做诗。

六月廿四日荷花生日,书《水仙诗》。此月,行楷书唐代孙氏《白蜡烛诗》。

八月廿八日缪荃孙来访,卅日回访。

九月初一,刘宝箴、宝梁招缪荃孙于惠丰堂饮酒。送菜。六日缪来访。七日袁爽秋招饮,与盛百熙等同席。十五日缪氏送《常州词录》孙葛两集。十六日缪得先生复信。十八日,拜访缪,赠古钱拓本。应橘农招饮豫和堂。

十一月廿七日,缪荃孙寄致先生信。

32.光绪廿六年庚子(1900) ·五十六岁

二月十五日,致宋庆札,密告宋氏将获朝廷赏赐匾额。

四月,集自作诗十余首与张之洞、盛昱、樊增祥诗合编《四家馆课》,此月开雕,秋间完成。

五月初七、初八日,次子崇烈致父信,建议形势危急,早做安排。十二日,崇烈乞假携妇子乘海晏轮船迳归里舍。廿一日,授为京师团练大臣。廿四日,作《谢授京师团练大臣疏》。同日,出城,在西珠市口中城局与同僚商量奉旨团防事件。廿六日,出城,至琉璃厂安平公处会议,五城御史均到。此月,题王瓘藏《魏刘懿墓志》。

六月初四日,于南书房阅宋廷模所呈堂稿等堂稿。初十日袁昶来访,告之镇江、扬州一带借焚教堂为名纷起作乱。廿日到署中,袁昶来晤,示津报战局。廿三日,托润斋二弟面交致张之洞札,言及自己一千五百人赤手白战,请求张捐置武器。

七月初十日、十五日两次致信王崇煐,告知京城及家中情况。十八日早,匆匆到团练局,云消息大坏,亦云銮舆西幸未定,太息。廿一日,洋兵闯入锡拉胡同宅。兵走后,午刻,跃井殉职。夫人从之。长媳张氏后继。匪入宅大掠。廿五日,住宅大火。后张振卿至,启尸出井,殡于厅。

文内日期均为农历,厘定主要依据以下文献和文物:

1.王崇焕:《王文敏公年谱》,民国刊《中和月刊》第四卷第七期。

2.王懿荣:《福山王文敏公手札》,上海有正书局。

3.王懿荣:《王文敏公奏疏》,江宁印刷厂,1911。

4.吕伟达主编:《王懿荣集》,齐鲁书社,1999。

5.陈介祺撰:《簠斋尺牍》,清刊本。

6.陈介祺著,陈继揆整理:《秦前文字之语》,齐鲁书社,1991。

7.吴云著,白云娇辑释:《吴云函札辑释》,凤凰出版社,2019。

8.《山东文献集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9.缪荃孙著,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缪荃孙著,张廷银、朱玉麒主编:《缪荃孙全集·艺风老人日记》,凤凰出版社,2014。

11.吴大澂著,李军整理:《吴大澂日记》,中华书局,2020。

12.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92。

13.张荫桓著,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4.王懿荣编:《天壤阁丛书》,清同治光绪间刻本。

15.王懿荣撰:《天壤阁杂记》,《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

16.邹涛编:《赵之谦年谱》,荣宝斋出版社,2003。

17.吴剑杰:《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8.越书奎撰:《夷安诗草》,清刻本。

19.王懿荣撰:《汉石存目》,清刻本。

20.陈介祺:《簠斋传古录》,清刊本。

21.清高庆龄等辑:《齐鲁古印捃》,清钤印本。

22.戚继光:《止止堂集》,清光绪山东书局刻本。

23.王维朴撰:《诸城王氏金石丛书提要》,盉盦印本,1930。

24.潘祖荫著:《攀古楼彝器款识》,西冷印社翻刻本,1913。

25.《刻影钞宋庆元本黄御史集记》,清刻本。

26.江标著,黄政整理:《江标日记》,凤凰出版社,2019。

27.许宗璐等修,于宗潼等纂:《福山县志稿》,烟台福浴东书局铅印本,1931。

28.王守训著:《登州杂事》,山东博物馆藏稿本。

29.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选编:《清实录山东史料选》,齐鲁书社,1984。

30.徐郙等绘:《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故宫博物馆藏内府珍本第一辑,故宫出版社,2013。

31.王启初:《王懿荣致宋庆尺牍考释》,《收藏家》2003第2期。

32.宋廷模著,郭道平整理:《京师日记录要》,《庚子事变史料四种》,凤凰出版社,2018。

33.袁昶著,戴海斌整理:《袁京卿日记》,《袁昶庚子日记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资料编译室:《庚子记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5.王懿荣著,苏扬剑等整理:《王懿荣往还书札(外三种)》,凤凰出版社,2021。

36.山东博物馆藏清代王懿荣书法和信札等。

37.烟台博物馆藏清代王懿荣书法和信札等。

猜你喜欢

张氏陈氏光绪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陈氏兄弟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妻管严”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