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风险源监控管理研究
2023-01-15白立涛
白立涛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120)
1 引言
对地铁施工的安全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降低灾害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在对地铁施工安全和风险的管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检查安全管理体系、预测和防范事故以及保护邻近建筑物等[2]。为对地铁施工的风险源监理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将对其风险源管理进行研究。
2 风险源等级划分及分析
2.1 风险源等级划分标准
基于出现该风险的概率以及该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程度等,对风险点等级进行划分,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源等级划分
2.2 风险源分析说明
2.2.1 主体施工对桥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桥梁有较为简单的结构,且处于地铁上方,有较为繁忙的交通,此外,部分桥梁有较长的建设运营时间,自身已经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桥梁基础而言,地铁隧道施工对其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桥梁桩基和地铁隧道较近时,地铁隧道施工所产生的影响就更为显著[3],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桥梁基础沉降进行控制,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这在地铁施工监理控制中属于重要的一环。
2.2.2 地铁隧道暗挖对周边构造物产生的影响
多数隧道位于地上交通繁忙的路段之下,周边也存在有较多的构造物,为确保地上交通和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对路面沉降进行控制。地下水土流失以及围岩应力导致地层出现变形等是暗挖施工时产生地表下沉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施工时未及时进行支护而导致围岩出现应力释放和后期初期支护背面出现空隙等。在风险源管理时需重视该部分内容的施工监理。
2.2.3 明挖施工时基坑支护
车站明挖基坑有较深的开挖深度和较大的宽度,若隧道施工时出现坍塌,则会导致周边路面出现沉降或损坏桥梁桩基等,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施工时应及时施加支护。
3 监理对风险源的总体预控措施
3.1 准备阶段
应基于所识别的风险源和风险性分析情况,加强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工作[4]。
3.1.1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监理方应要求施工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通过不同施工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处理各项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涉及安全技术、监控、应急以及安全验算结果等。对于有较大风险源的项目,应要求施工方应组织专家组论证审查,并提出意见建议,在施工方结合专家组所给出的意见进行完善之后所确定的最终方案需经由总工程师审查并签字。
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时,若发现存在编制或手续等不齐全以及存在违规等情况时,应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并将施工方案退回施工方。督促施工方进行修改,在补全相关手续后再进行申请。
在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涉及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且可能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时,监理工程师应与其他专家进行会审。若项目存在较大的风险源,监理工程师应该在工程开始之前单独进行专项监理细则的编制,具体应该包含各控制要点和工作方法等内容。
3.1.2 严格现场施工管理
监理方应对施工方提出要求,确保其所用施工队伍具有足够的经验,在具体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方所填报的各项文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应确保各资格报审表中的名称、数量和金额等与所报送的一致且齐全。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对所签订的协议书进行检查,并督促施工方做好逐级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所确定的技术方案。
3.1.3 制订应急预案
施工前应制订有效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内容和地铁施工的强制性规范要求相符且全面,并需报送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3.1.4 检查监测管理体系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方的监测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对相关人员资质、设备性能等是否可以满足施工需要进行检查,只有在确保条件满足后才可进行施工。
3.2 施工阶段
为对地铁施工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控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方在正式动工之前,基于所调查得到的施工区域风险源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5]。
3.2.1 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机构
为确保顺利进行地铁施工,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在险情出现时可以有效且及时地控制住险情,使损失降到最低,施工方必须根据风险源的具体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并下设专业的抢险队伍。
3.2.2 制定联系人明细表
统计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具体内容应包含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并对周边可利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具体应统计施工场地周边的医院和派出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2.3 做好培训以及演练
对所有抢险队伍和应急成员进行培训,具体内容应包含现场处置措施和急救知识等,并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应急演练,对事件信号进行模拟,以验证各类设备和人员是否符合现场需要。
3.2.4 确保抢险物资等到位
应确保施工方备好各项抢险物资和设备等,分类整齐堆放各类材料,并确保标识清楚。所用设备和材料等应满足国家标准规定和设计的要求,并具备足够的证明文件。监理工程师应对抢险物资进行定期检查,若发现存在损坏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3.2.5 建立风险上报程序
应确保施工方风险上报制度足够完善,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上报,具体可以参考图1所示V级风险出现时的上报程序。
图1 V级风险上报程序示意图
4 施工阶段风险源控制和管理措施
基于地铁施工特点,监理工程师除了要确保施工方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安全管理等满足要求外,还需充分考虑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和预防措施[6]。
4.1 检查特种人员上岗作业证
在施工重大风险源项目之前,监理工程师应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进行审核,确保人证一致,且证书日期仍处于有效期内,并应对施工方管理人员对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记录进行检查。
4.2 检查作业机械设备
监理工程师应在事前对施工重大风险源分项工程的机械使用方所填报的相关验收资料进行查验,其中所涉及的特种设备必须经检验中心进行检验以确保合格,并出具报告书,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应拒绝其入场。
4.3 加强安全巡视和监理
在施工具有重大风险源的项目时,监理应对现场施工方的管理人员进行督促,确保其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并应安排专门的监理人员按照重大风险源专项监理细则开展监控,跟班检查各关键施工工序。对于不合格或擅自修改施工方案进行违规作业的,应及时进行阻止,并签发书面整改意见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应由总监理提出要求暂停作业,若施工方不进行整改或者停工的,应及时向政府等安全监督机构进行报告。
4.4 加强监测监理工作
在施工具有重大风险源的项目时,监控测量工作也是关键所在。监理应在正式施工之前让施工方提交监控量测方案,在总监审批之后才可开展测量放样工作。监理工程师应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标定、测设精度和性能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满足要求。应确保现场测量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监理工程师应安排人员对相关证书进行检查。应严格按照业主等发放的文件进行布点和监测的检查。此外,应向施工方提出要求,让其定期提交监测周报,并对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价施工情况和提出意见建议,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和施工参数的调整,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4.4.1 做好资料管理工作
针对监理工程师在重大风险源项目实施时的监理行为,驻地监理工程师等应做好各项书面记录,并进行整理归档,以便于后续的检查。
4.4.2 及时反馈工程进展
驻地监理应该及时向公司反馈相关信息,以便于监理公司对有较大危险性的项目开展重点管理。此外,监理公司应组织人员开展针对性检查,以指导驻地监理对施工方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4.4.3 监理控制程序监理控制程序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监理控制程序
5 地铁施工风险源管理建议
5.1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地铁施工有较多的风险源和较紧的工期,一旦事故发生,尤其是风险源位置的事故,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和较为严重的损失,因此,要确保所建立的应急机制高效和协调,并包含相关的处置预案。做好各项方案的制订以及现场的实施,并加强各有关部门的信息网路建设,定期开展演练,以保证协调联动各项应急措施。此外,还应在全员中建立起“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完善的基础之上抓落实,确保各项操作均按有关程序和安全技术规程运作,将事后处理变成事前分析解决,转变事故管理成隐患管理。
5.2 加强培训和经验交流,完善有关标准
地铁项目作为综合工程有着十分复杂的技术,因此,需要各设计施工人员技术素养较高,但从现有条件上看,相关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等均和所需有较大差距。当前国内有较多城市开始建设地铁,施工时容易遇到大同小异的风险情况,应加强对施工管理技术的培训。建设和施工等有关行业部门需要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针对当前地铁施工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完善,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安全职责,确保施工方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保障地铁的建设安全。此外,还需因地制宜制定地方建设标准,并强化技术标准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5.3 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责任制
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是主要负责人的首要责任。而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主要依靠“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在生产经营时,需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和监督,并制定合理的奖罚措施,以严格落实责任意识。
5.4 加大安全措施投入力度
安全工作涉及面较广,包括管理和技术等。人财物的投入和安全的标准表现为正比例关系,要确保安全标准的可控离不开各项投入。从现有的地铁施工事故上看,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和作业人员有较大的流动性等是主要原因和共性问题,而安全投入不足则是关键所在。因此,在地铁施工监理过程中,要加大人员的投入,如设立安全经理岗位开展风险防范分析等,或使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以确保系统可靠度等。
6 结语
地铁施工安全对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影响。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安全工作的落实程度上。地铁建设所出现的众多风险事故中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环境风险等,主观原因则在于监理工程师的疏忽等。做好地铁建设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但各项安全风险仍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监理工程师应重视各环节的安全工作,以防为主,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地铁建设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