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学的责任维度

2023-01-15滕贞甫

绿叶 2022年6期
关键词:敬畏理性维度

◎滕贞甫

生态文学作为表现自然与人关系的文学,作家的责任维度决定着作品的境界。责任维度虽然是个抽象概念,但对于作家来说,它却是创作的动机和情感所系,是一个写作“为了谁”的问题。生态文学作家考量的是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来重构自然与人的关系,表现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对反自然行为的内省等。

我认为生态文学作家至少要把握四个责任维度。

第一,“两山”理论的维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人类在大自然的哺育中逐步走向文明,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断学习和模仿自然才创造了灿烂文化,人类与大自然中其他物种相比还很年轻,后来者居上可以,但后来者独尊就不可取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自然。“敬畏”二字,道出了“两山”理论的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民生福祉,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必须看到,“两山”理论为生态文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理性回归的维度

理性地对待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没有理性的认识,仅仅靠“硬约束”往往很难奏效。毕竟生存的压力无时不在,权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选取趋利避害最大公约数才是理性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对自然的保护,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恩格斯还说过一句名言:“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会换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因此,在对待自然问题上,生态文学应该发出回归理性的呼唤,倡导克制贪婪,主张“行大道、利万物”。

第三,自然之子的维度

老子主张“长而不宰”,但现实中人类往往过于强调自己是万物之灵的主宰地位,做了许多只顾自己、不及其他的错事。事实上,人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灵皆为自然之子,正是万物共生、林林总总,才构成了这个斑斓多姿的世界,一旦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人类也就走到了末路。生态文学应该塑造自然之子的形象长廊,成为文学区块链的一部分。

第四,传统文化的维度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法自然,称自然之道为天道,行事违背天道必遭天谴。为此,自周朝开始就有了市场准入制度,规定没有成材的树木、没有长大的鱼虾不准上市。古人喜欢狩猎,但天子诸侯狩猎要避过动物的繁殖期,而且不合围、不掩杀。古人有些规定比今天的文件还具体,比如昆虫没有蛰伏不能焚烧田地里的秸秆,不能捕杀幼鹿,不能掏鸟窝,不能杀怀胎母兽等。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道两种哲学的相互交融,道家对自然的推崇不必多言,儒家对自然的敬畏也可圈可点,比如孔子就主张土葬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见到鲁哀公“西狩获麟”后大哭不止。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流淌浸润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它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进而形成敬畏自然的共识。

总之,生态文学的责任维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这一维度出发创作的作品,既能为文学开辟一个新天地,又能让中国故事超越羁绊,一路绿灯走出国门,呈现给世界。

猜你喜欢

敬畏理性维度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敬畏自然 敬畏设计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签字权”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