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2023-01-14王辉
【摘要】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历史学科学习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难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致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为有效改善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积极地探索并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基于“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议;展;练;评
作者简介:王辉(1971—),男,甘肃省临夏市河州中学附属中学。
“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学生议论、学生展示、学生练习以及学习点评为主要流程开展教学。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生本教学理念,并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点、教学目标达成点以及教学内容重难点去优化历史教学内容,以此来推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的概述
“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又称为“四点五步”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关键,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策略。在“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中,“四点”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教学目标的达成点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这四点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的突破,而且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效率也同樣大有助益。“五步”即学、议、展、练、评,这是教师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去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消化所学知识,进而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二、“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探究
(一)学—优化课程导入,合理激趣
1.历史故事导入法,活跃历史课堂氛围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运用历史故事,不但能够增添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教师借助历史故事,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认识历史人物。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搜集与整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在新课导入环节以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谁吗?”学生回答:“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其次,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为学生讲述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历史故事: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同年9月,他在上海创办以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为宗旨的《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列举新青年六个方面的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重任寄予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抨击封建礼教,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文章,深受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其中一期的封面图片:一群学生正在互相交流,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纸笔,体现了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新鲜活泼之青年正为了民主与科学而奋斗”。教师为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这部分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加深了学生对陈独秀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进而为学生后续的高效历史学习夯实基础。最后,教师为更加全面地深化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这一课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觉醒年代》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结合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来更生动地了解新文化运动,领略有识之士的觉醒精神。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历史课堂的氛围,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等重点知识的认识,进而为学生的高效课堂学习夯实基础[2]。
2.问题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领悟能力才能够实现深度学习与高阶学习。教师除要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以此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分析。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武昌起义的有关知识,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武昌起义的影像资料,并结合微课视频将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等相关史实资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为学生构建立体、直观的历史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教师着重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把自己的情感合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愤慨激昂的语言来为学生讲解武昌起义的历史,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带动学生沉浸式学习,从而营造积极活跃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握教学时机,向学生提问:“武昌起义的时间是何时?地点是何处?领导武昌起义的人物是谁?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武昌起义后全国的形势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里程碑?”以此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欲望,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与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及高效学习[3]。
(二)议—小组合作探究,活跃思维
学生尚处于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其在实际的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身为学生学习引导者与学生发展促进者的教师的帮助。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历史问题开展探究与讨论,以此来促使学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时,教师基于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以此有效地活跃历史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认为辛亥革命是否成功?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有的学生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其次,教师基于学生的不同观点让其分组,并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展开辩论,促使学生在辩论与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教师还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结果进行总结,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又有什么遗憾。如此,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展—积极展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便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绊脚石”。为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些障碍,教师就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公开展示与指导,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仍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为例,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普遍会提出以下问题:在义和团运动时,帝国主义联合进行镇压,而在辛亥革命时,为什么帝国主义会持“严守中立”的态度?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存在旧官僚与立宪派,那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的主体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呢?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另设一节答疑课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公开展示与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练—注重练习巩固,夯实学生的基础
历史学科知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知识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记忆不清、无从下手以及无所适从的问题。为有效改善学生这些问题,教师要从基础的历史知识入手,为学生设置多种形式的历史练习题目,促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历史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更好地夯实历史基础。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之后,为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鸦片战争的内涵,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教师为学生设置如下题目:假如你可以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那么你想和林则徐先生说些什么呢?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与和力主禁烟的林则徐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深刻理解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更为深入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
启示。
(五)评—优化教学评价,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历史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完善与优化。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地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自评,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合作进行互评,以此來提高历史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点评精讲,将学生的“学、议、展、练”四个学习环节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从而在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的同时,更好地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针对学生在“中华民国的创建”学习中提出“帝国主义对待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与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的问题,教师在对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表现表示由衷赞赏后,将义和团运动比喻为“火星”,将辛亥革命比喻为“熊熊大火”,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分析自己在遇到火星时与遇到熊熊大火时的不同应对方式,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探索,深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点评,学生便能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往深处看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更应当顺应当前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持续发展。“学、议、展、练、评”教学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学情来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在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薇薇.浅析初中历史部编版教材一体化教学模式[J].名师在线,2021(35):4-6.
[2]张莉.网络多媒体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49-50.
[3]马国据.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