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学具 优化数学教学

2023-01-14刘春

教育界·A 2022年33期
关键词:学具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晦涩和抽象的学科,为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学具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文章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学具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刘春(1981—),男,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天补小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引导。采用合适的学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使用学具,但一些教师使用学具时不注意使用时长和使用方式,这样做看起来可以省时省力,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但长期如此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正确使用学具,掌握好学具的使用时间,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一、巧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有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为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教师可以考虑灵活使用各种学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有了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梯形”相关知识时,考虑到该内容有着比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还有所不足,在学习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容易产生畏惧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该内容时,可以借助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手中的木条做出梯形。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如果能够抓住“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个特征,他们很快就可以将梯形制作出来。面对学生的制作成果,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梯形。对于制作得不顺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帮助,或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帮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从而改正自己的制作方法,真正掌握梯形的特征。等到学生制作完梯形以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拿着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大家观察我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和你们手中的梯形,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呢?”面对数学教师的提问,学生开始专注地进行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是均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梯形的另一组对边并不平行。之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区分梯形的种类,要求学生分别动手制作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普通梯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梯形的主要特征。

可见,利用学具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便于学生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会更加顺利,教师的引导也会更为有效。

二、巧用学具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时期,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以讲解和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可触碰的学具中,让学生通过学具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由浅及深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在探究当中寻找相关数学规律,由此逐步掌握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探究能力的提升[2]。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米”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合理地走近相关知识,并提供学生机会探究人们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长度单位,让学生准确把握米的概念,学会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简要介绍米的概念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常见的生活物品:“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了米的概念,知道了这是一个长度单位。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这一长度单位来形容其長度呢?”面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学生说:“地板砖的长度可以用米来形容”;有学生说:“操场的长度可以用米来形容”;也有学生说:“教室的长度可以用米来形容”……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一一表示肯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米的概念,现在老师想问大家,我们黑板的长度,可以用米来形容吗?”略加思索后,学生齐声回答:“可以。”教师顺势引入探究活动:“现在老师需要知道黑板究竟长几米,有谁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呢?”这个时候,有学生举手想要尝试,教师邀请其上讲台后,该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开始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该学生发现,自己手中的直尺过短,以至于要测量许多次才能够测出结果。显而易见,这样的测量结果存在很大误差。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拿出准备好的卷尺等学具让学生重新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发现不同测量工具的作用,对测量也会产生更深的认识。此后,教师还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让学生对操场中的篮球架、乒乓球台、跑道等展开测量,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测量手段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在这样的测量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10米、20米、50米的真实距离,对相关数学知识也有了更直观的判断。与此同时,在运用测量工具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见,适当提供学生学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探究,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和手会得到锻炼,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他们对新知识的吸收会更顺利,探究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三、巧用学具促使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数学教材中有相对简单、形象的知识内容,也有相对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有相对细碎的知识点,也有起到串联作用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把握教学重点,找到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关键,并在教授这些重点内容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逻辑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学具,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重点知识,掌握核心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3]。

例如,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节,顺利数出100以内的数字,掌握多位数的运用法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授该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铅笔”和“数百羊图”活动。教师先向学生出示课前准备好的8支铅笔,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老师有多少支铅笔?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有学生回答:“老师手上有8支铅笔,我是1、2、3、4、5、6、7、8这样数出来的。”也有学生回答:“我是2、4、6、8这样两支两支地数出来的。”教师又拿出12支铅笔,然后继续进行引导:“老师这里有非常多的铅笔,你们还能够很快地数出来吗?应该怎么数?”有学生回答:“我可以两支两支地数,2、4、6、8、10、12、14、16、18、20。”也有学生回答:“我可以五支五支地数,5、10、15、20。”还有学生说:“我可以十支十支地数,数两次就数完了。”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将铅笔两支两支地拿在一起、五支五支地拿在一起、十支十支地拿在一起。随后,教师做出总结:“如果铅笔的数量比较少,我们数的时候可以一支一支地数。如果铅笔的数量多,我们可以用更大的数字来数。”总结完毕,教师又拿出一大把铅笔,让学生数一数铅笔共有多少支:“同学们,大家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支铅笔吧!”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再展示“百羊图”,并组织学生参与比赛:“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这里有多少只羊,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数数直觀地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掌握重点知识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无法准确把握重点知识,那么他们后续的学习可能会遇到很大困难,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学习和成长,制约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具,帮助学生消化学习重点,获得学习的信心。

四、巧用学具帮助学生辨析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好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的规律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会更加顺利。但是数学概念相对抽象,小学生要直接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概念的规律比较困难。在实践中,学生还经常会把相似的数学概念搞混。为了有效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并进一步发现数学概念的规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学具。

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发现、验证等过程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定理,同时利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完成如下实验。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3根小棒都能够围成三角形?”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4组小棒,每组小棒均有3根,分别为红色、蓝色与黄色,其中黄色小棒的长度为10厘米,红色、蓝色小棒的长度不固定。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将4组小棒围成4个三角形。在实践操作后,学生能够得出相关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在亲自使用学具搭建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意识到自己可以运用学具解决较为抽象的图形问题。由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结语

在利用学具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教师需要明确,使用学具时,要注重方式方法,讲究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确保自己能够合理运用学具,让学具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顺利消化数学知识,辨析数学概念,掌握重难点内容,获得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丽莉.巧用学具,演绎别样精彩: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时代,2020(16):45-46.

[2]陈玉梅.巧用益智学具 促进数学思维进阶:基于益智学具使用的小学数学“DIY”活动课例研究[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04):15-18.

[3]柳进良.巧用学具,知行合一: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实用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9(04):206.

猜你喜欢

学具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