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类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
——以工匠精神为例

2023-01-14贾志颖

对外经贸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匠体系精神

贾志颖 彭 彤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战略背景下,需要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2020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1]高职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培养工匠人才的主要渠道。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位工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可以称其具有工匠精神,这是优秀工匠所必备的一种职业精神。精湛的职业技艺、认真的职业态度、高尚的职业品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2]它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维度:首先,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前提。当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持有敬重和热爱之心时,才能发自内心的全身心投入,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甘愿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其次,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基石。工匠们将每一个产品都视为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将工作的质量视为自己的生命,把每一个简单重复性的工作都做到极致,才能在不断追求完美过程中将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再次,专注如一是工匠精神的关键。业精于勤荒于嬉。专心钻研,心无旁骛,耐住寂寞,精雕细琢,只有一流的心性才能产生一流的技术;最后,突破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追求卓越,不断地突破创新是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缩影,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品格。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统领意义。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未来职场中职业技能是安身立命之本,工匠精神则是技能之魂。因此,职业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3]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匠心人才,进而助力各行各业的振兴和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三、工匠精神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理念

高职英语类课程具有覆盖面大、受众广、学时多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协同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融入适当的思政元素以及设计培养工匠精神方面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发挥语言与思政协同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是正向价值引导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加速思政教育的“盐”更好的溶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其核心就是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来展开,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引导和聚焦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什么能力、养成了什么习惯等方面,助推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二)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基础构建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时,教师应充分调研学生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尊重个体差异,使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同时,评价内容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日常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入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知识、能力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利用多样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为学生引领发展的方向,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

(三)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理念

工匠精神评价体系核心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精神的提升。评价的结果不单纯是错与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和提升自我的办法。通过细化和量化评价指标,“无痕”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对知识的认真与求精,对学习的耐心与专注,对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创新等工匠精神;依据评价标准,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终实现“厚植沃土育匠心,培根铸魂造英才”的总体目标。

(四)突出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教学评价是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助力器。发展性评价体系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划分出等级,而是力争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根本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树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匠心形成。

四、工匠精神评价体系设计

表一 高职英语类课程工匠精神评价指标体系

工匠精神评价体系奉行“五结合+四维度”顶层设计,即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结合,从学生的爱岗敬业、自我提升、职业素养以及突破创新等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评价体系。

(一)“五结合”的评价方式

1.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所思所想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行合一。首先,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准备工作当中。通过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设计、微课及视频录制等教学准备工作中出力献策,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朗诵、配音、小品表演、歌曲展演等英语活动,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再次,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口语、演讲、写作等各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亲身体验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的真谛,通过比赛促进自我完善,实现自我提升;最后,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研究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自信心,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多年来,显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直接地进行着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播。而隐性教育则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资源,间接地进行渗透式教育。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来强化工匠精神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利用多元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力量。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将隐性教育的资源转变为显性教育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

3.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和辐射。课堂内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外聚焦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单词大比拼、英语书写展示等各种活动,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使课内学习服务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学习,课内课外相辅相承,使学生在多种体验中快速成长,促进学生提质赋能。

4.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有效地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来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思想与行动相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行动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引导,促使学生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行为表现相统一。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在思想上强化学生工匠精神重要性的意识,行动上提升学生坚持不懈、认真负责、大胆创新等核心职业素养水平。

(二)“四维度”的评价要素

1.爱岗敬业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学习。然而,部分高职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惰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所以爱岗敬业方面的评价内容设定为学生的本职工作,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通过约束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行为,加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态度;课前按要求做好预习工作;课上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课后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等,帮助学生强化日常学习行为规范,并将这些行为转变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顺利而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自我提升

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学习初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帮助下量身制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在同学和教师的监督下执行,记录在案,按完成情况及完成效果做出相应的多方评价。通过评价体系,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职业素养

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队意识等方面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和实施多样的合作互助式学习活动,并加以适当的多方评价,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处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提升未来必备的综合职业素养。

4.突破创新

思想有创新,行动才会有突破。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教会学生学习后进行反思并及时加以改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五、工匠精神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只注重分数的衡量结果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工匠精神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和态度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升,还要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运用等等方面。因此,评价的内容要覆盖范围较广,内容较多,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监测。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出发点,教师优化教学内容,融入适当的工匠精神思政元素,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同时,将这些思政元素不定期地反复加以测试,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工匠意识形成,促进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高职学生普遍英语比较薄弱,知识储备、认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特征也不同,所以应从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评价内容。一是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对英语知识的不同需求为基础,以树立工匠精神意识为核心,将评价体系与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二是要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将评价体系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强化工匠精神习惯的养成和品质的培养。更多的关注能力稍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试卷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必须实现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效整合。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简单的说,质性评价就是描述性评价,它更多地关注对“质”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观性较强。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都是对学生的最好的评价。通过质性评价,可以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量化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日常学习行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以数值的形式进行量化分析,经过对比后做出评价,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使复杂、抽象的评价内容通过数值表现出来,同时又关注学生内在质的发展变化,使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已,从而改进不足,提升自我各方面综合能力。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个体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是教师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问卷调查、自评、互评、活动记录等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针对每一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笔记、回答问题、课堂测试、学习任务等细节问题进行的持续性、动态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根据评价结果深入反思,进行调整与改进。而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单元或整个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它主要侧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更多的关注的是评价的结果。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既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也关注最后的评价结果,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课内评价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程度、活动参与度、学习效果、合作情况等方面做出的评价。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顾及教学内容,又要兼顾教学效果,根本无法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通过评价体系中的额外加分项,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英语写作、听力、演讲、歌曲、表演等各类比赛及学习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追求“人人有提升”的教学最高境界。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反思,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2.他人评价

不同的评价主体的关注点和立场都存在差异,评价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教师和同学等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授课教师及同学相互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适当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同时,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剖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准确找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进行取长补短,助力学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此外,在学期结束时,聘请其他非授课教师和企业人员针对本学期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过程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六、结束语

工匠精神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正向引导,还需要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量变到质变。而这些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感受、活动记录、课后作业、问卷调查等过程性评价都应存档收集,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做到轨迹可追溯,评价可衡量,以此来定量考察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后及时进行诊改和调整。

猜你喜欢

工匠体系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