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影响及异质性分析

2023-01-14蔡树勋

对外经贸 2022年12期
关键词:倡议异质性一带

蔡树勋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共同繁荣。从2019 年4 月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了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近三十个国际组织的共建支持。目前,对“一带一路”的主要研究更多地聚焦于该倡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客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净影响是必要的。

通过对2005—2018 年150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了其他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净影响。更进一步地,从是否为邻近国家、是否为发达国家、是否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三个维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回答了哪些国家能够更多地从“一带一路”中获益,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回顾

目前,对“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从进出口贸易、投资与债务、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经济增长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进出口贸易方面,孙楚仁等[1]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贸易出口额;其二是投资与债务方面,吕越等[2]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徐思等[3]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部分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邱煜和潘攀[4]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债务风险;其三是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方面,倪中新等[5]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推动了中国的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最后是经济增长方面,张良悦和刘东[6]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张艳艳[7]等主要考察了来自中国的贸易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影响。一些文献关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沿线国家经济影响的差异,Herrero 等[8]研究了基于三种情景(交通成本降低、中国自由贸易区这两种情景以及两种情景结合)下各主要经济体的受益程度。除此之外,曹翔和李慎婷[9]研究了该倡议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间动态效应,研究发现该倡议的影响是正向的,且该正面影响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

(二)理论基础

1.“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源自交通和就业两方面。在交通方面,“一带一路”一头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连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推动了两个经济圈之间的国际贸易及铁路和航空的货物周转量大幅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这一贸易链条上,更容易获得国际投资,也能够非常便利地将本国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在就业方面,“一带一路”提高了沿线国家的货物周转量,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无论是装卸物资,还是外来人口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这就为这些国家创造了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除此之外,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在落地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

2.“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从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带类型三个维度分类。

从空间距离角度,可以将陆地上与中国接壤与否作为划分邻近国家和非邻近国家的标准(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属于邻近国家,不接壤的国家属于非邻近国家)。“一带一路”对邻近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一方面,除了少数交通枢纽外,中国对邻近国家的总体投资比对非邻近国家更多;另一方面,邻近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一带一路”对邻近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3.经济发展水平

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可以将沿线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后发优势:一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规模使得其经济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发展速度一般不会太快;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上,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更大。

4.经济带类型

从经济带类型角度,“一带一路”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沿线国家可以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更大。这种差异产生是由于受基础设施和文化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陆上丝绸之路国家要承载“一带一路”的货物吞吐量,往往需要建设更多的铁路、打通更多的隧道,相对而言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港口建设更加完备。根据从2017 年起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多为海洋文化或岛国文化,历史上长期进行对外贸易,国际合作的经验也更加充足,因此能够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使本国的经济迅猛发展。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更大。

三、计量模型和指标数据

(一)计量模型

双重差分法被广泛运用于评估各种政策的效果,其优点是能排除个体固有的差异,从而估计出政策的净效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该倡议的提出时间(即2013 年)为政策实施时点。

借鉴曹翔和李慎婷[9]的研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据可得性,将GDP 对数值对政策变量进行回归,同时引入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生产要素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别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劳动力总数、土地面积来衡量),构造DID 模型如方程式(1)所示。

(二)指标数据

各变量选取的指标如下:1.被解释变量为经济增长,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2.解释变量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交互项,当个体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否则为0;当否则为0;3.控制变量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生产要素,分别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劳动力总数、土地面积来衡量。

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DI 数据库,涵盖2005—2018 年150 个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选取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和平行趋势检验

方程式(1)属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wo-way fixed effect model),采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LSDV)进行估计,用国家编码虚拟变量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用年份虚拟变量控制时间固定效应。

首先,表2 的第(1)列列举了方程式(1)的回归结果,也就是在引入资本、劳动、土地等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将经济产出对政策变量(DID)进行回归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为0.038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源自交通和就业两方面。在交通方面,“一带一路”一头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连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推动了两个经济圈之间的国际贸易,铁路和航空的货物周转量大幅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这一贸易链条上,更容易获得国际投资,也能够非常便利地将本国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在就业方面,“一带一路”提高了沿线国家的货物周转量,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总的来说,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使得沿线国家的经济产出显著增长3.89%。

其次,表2 的第(2)列列举了平行趋势检验的回归结果。双重差分模型有效运用的前提是平行趋势假设成立。借鉴Dyreng 等[10]的方法,用“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前4 年(即2009—2012 年)处理组虚拟变量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替换方程式(1)中的政策变量(DID)进行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如表2 的第(2)列所示。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前4 年交互项的系数均不显著异于0,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前沿线国家和非沿线国家经济产出的变动趋势是相同的,故而双重差分模型设定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2 基准回归与平行趋势检验

(二)稳健性检验

1.删除试点当年观测值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于2013 年9 月,将试点当年的观测值删除,再根据方程式(1)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3 的第(1)列所示。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显示,政策变量(DID)的系数仍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与基准回归得出的结论一致。

表3 稳健性检验

2.控制变量滞后一期

将方程式(1)中的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后再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3 的第(2)列所示。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显示,政策变量(DID)的系数虽然并不显著,但仍然为正,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沿线国家经济产出的影响仍然是正向的,与基准回归得出的结论一致。

(三)异质性检验

1.邻近国家和非邻近国家

空间上的距离对类似“一带一路”这样的国际合作,往往会产生影响。因此,借鉴吕越等(2019)的思路,将陆地上与中国接壤与否作为划分邻近国家和非邻近国家的标准(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属于邻近国家,不接壤的国家属于非邻近国家)。基于空间距离的异质性回归结果如表4 的第(1)列和第(2)列所示。表明“一带一路”对邻近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中国投资金额的差异和参与建设积极性的差异:除了少数交通枢纽外,中国对邻近国家的总体投资比对非邻近国家更多;邻近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从而获益也更多。

表4 异质性检验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分别对沿线国家中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方程式(1)的回归。基于经济发达与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如表4 的第(3)列和第(4)列所示。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变量系数比发达国家的政策变量系数更大、更显著,这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更大。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后发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上,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更多。

3.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

“一带一路”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因此沿线国家可以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划分两类国家并进行分组回归,异质性检验结果如表4 的第(5)列和第(6)列所示。首先,这两列中DID 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表明“一带一路”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增长都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政策变量系数比陆上丝绸之路国家更大,这表明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作用更大。这种差异是由基础设施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陆上丝绸之路国家要承载“一带一路”的货物吞吐量,往往需要建设更多的铁路、打通更多的隧道,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港口建设更加完备。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2005—2018 年150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首先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净影响,然后检验了该倡议对不同类型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充分证明。第二,该倡议对邻近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第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更多,这可以用后发优势理论予以解释。第四,该倡议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更大。中国应提高对沿线国家中非邻近国家的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更高的潜力,可以采用更多元的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倡议异质性一带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