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稿简则

2023-01-14《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编辑部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位名称生物医学参考文献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术刊物。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冯晓源教授亲自担任,编辑委员会由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中各学科的领军人物:著名院士、专家、教授等组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办刊宗旨是引导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材料、设备与仪器的前沿科学和创新科技与先进技术。内容包括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工程、生物材料、人造器管、生物力学、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测量、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医学超声工程、康复工程、生物芯片与传感器、医学图像与成像、核医学装置、介入医疗工程技术、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主要栏目有:研究论著、临床医学工程、综合述评、医疗器械、教学进展与信息等。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条理清晰、题文相符。基金项目请在页脚注明。

2.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文应包括题目、著者和单位、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条)与正文(图和照片、表、参考文献)。另需附英文的题目、汉语拼音作者姓名,英文的单位名称、摘要、关键词及图(表)名称等。来稿标点符号要应用正确,外文字大小写、上下角标、符号(采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用正体字母表示,变量用斜体字母表示)要规范清楚。

3.作者姓名在题目下按序排列。单位名称排于作者姓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省市及邮编。二个以上单位,单位名称前和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

4.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引言 主要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②摘要 用第三人称撰写,拟概述文章的主要事实与结论(包括目的、方法 、结果)。

③方法 对已有文献记载的,只需用参考文献标注,对改进与创新的方法应具体翔实,使他人能验证。

④结果 数据须经统计学处理,可靠。

⑤讨论 应围绕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事物的本质,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⑥结论 简述主要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⑦参考文献 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已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称用标准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书籍则应在作者姓名后加书名,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年,起止页。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举例:

[1]马杰,邹人强,方祖祥,等.心外膜标测的技术与方法[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0,21(2):3-7.

[2]ASTUSHI HAIADA, KENJI SASAKI, TAKAO FUKUSHIMA, et al. Activation during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mitral valvel disease[J].Ann Thorac Surg,1996,61:104-112.

[3]杨福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所有来稿均有删改权。如作者不同意对内容作修改,请务必注明。来稿一经发表,全体作者与编辑部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书(授权声明),即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属编辑部与它的合作者。论文稿费中已包括著作权使用费。

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录用,向作者单位酌收版面费。

投稿邮址:E-mail:pbmesh@aliyun.com.cn,从收到稿件回复作者录用与否时间一般为3个月。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

猜你喜欢

单位名称生物医学参考文献
关注意义,加强理解
——谈二年级“单位名称”教学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蝾螈的皮肤受伤后可快速愈合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本刊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本刊关于稿件摘要的要求
本刊关于稿件摘要的要求
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