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2023-01-14吴晓芳
吴晓芳
(中博信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
1 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类型
绿色建筑材料在修复、净化等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在绿色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利用科学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市场中,其材料类型包括绿色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纳米材料等几种类型。
1.1 绿色墙体材料
绿色墙体材料包括了新型墙体材料、绿色真空玻璃、生态水泥等几种类型。
其中,生态水泥原材料为铁渣、火山灰等废料,与传统水泥相比,其强度没有丝毫弱势,而生产生态水泥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相对来说较少,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与普通水泥相比,生态水泥生产中节能能够达到25%,而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降低到40%左右。
绿色真空玻璃除了具有一般玻璃的特性之外,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在隔音、保温、使用寿命方面更具优势;而新型墙体材料利用混凝土空心砖、矿渣、粉煤灰等,与传统墙体相比自重小,隔音效果更强[1]。
1.2 保温隔热材料
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中,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有三种,即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复合保温材料。
其中,常见的有机保温材料包括模塑聚苯乙烯板、挤塑聚苯乙烯板、聚氨酯;常见的无机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岩棉;而泡沫玻璃为典型的新型复合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在抗压性、抗渗透性、耐腐蚀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其自身质量轻,安装较为方便。但是缺点在于其具有较低的燃点,应该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无机保温材料燃点较高,具有很强的耐火性,但缺点在于自重大、吸水能力强,会增加施工压力,容易造成墙体开裂问题,不利于建筑结构安全稳定性。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则是在有机和无机材料基础上,结合两者优势形成的材料,但缺点在于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其在市场中的推广[2]。
1.3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在前几年可谓风头正劲,将纳米技术引入到建筑领域中,研发出新型纳米微粒建筑材料,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且导热性能强、耐磨性高、耐高温性能好,在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门窗、建筑外围护机构、太阳能转化、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运用。当然,尽管纳米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大量使用也会对人体、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还需要继续加强研发,从消除纳米材料毒性方面入手[3]。
2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2.1 能够满足建筑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节能减排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行业发展中秉承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对能源的消耗量也持续增多,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也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转型。
将绿色建筑材料运用到工程项目中,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建筑资源消耗,同时还能够控制建筑项目建设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同时,很多绿色建筑材料是由生活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生产,能够促进废物利用,为人们构建出绿色生活场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重要的途径,能够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4]。
2.2 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在运输、安装方面都具有重要优势,施工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污染更少,能够避免玻璃幕墙光污染、矿渣岩石放射性污染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绝大多数绿色建筑材料具有防腐、隔音的特点,且自身重量轻,后续维护维修难度相对较低,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5]。
3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在建筑屋顶施工中的应用
屋面是建筑节能重要的部位,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屋面防水层、屋面板之间利用重量轻的材料进行铺设,利用具有较强保温性能、较低导热系数与吸水率的材料,能够切实优化屋面保温功能。借助正面铺设确保屋面材料性能,在具体材料选择方面可以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包括轻骨料混凝土板、聚苯乙烯板、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等。
在屋面吊顶上部、尖顶屋面下面,可以通过玻璃棉、膨胀珍珠岩以及废聚笨粒岩等松散料进行施工。在屋顶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现场浇筑的情况,可以选择泡沫混凝土、硬质氯脂泡沫塑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在防水层下方设置保温层的方式被称为反铺法,保温层能够对防水层进行有效防护,今后检修工作也更为便利。
3.2 在建筑墙体施工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墙体施工中,主要采用砖石、混凝土、石块等无机材料。新时期,人们对于建筑舒适性、功能性要求有所改变,为了保证建筑室内温度处于一个相对较小波动状态下,逐渐开始推行有机保温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模塑材料、硬泡聚氨酯材料等都是典型的有机保温材料,在保温能力上优势明显,能够用于建筑维护结构中。
新时期,越来越多复合墙体材料被研发和运用到建筑项目中,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其在承重、保温以及隔音方面同样具有明显优势。当前,绿色建筑背景下复合墙体原材料为煤渣、水稻秸秆等,采用阻燃蜂窝结构,在生产制备中加入粘合剂,提升材料整体使用效果。
避免生产以及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在保证建筑墙体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了能耗。
3.3 在建筑门窗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门窗作为联通室内外空间的主要通道,在保证室内温度、光照方面具有关键性地位。在门窗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门窗框自身质量,发挥玻璃热工性能,通过中空玻璃且保证其密封性之外,还需要保证门窗框、玻璃以及门窗连接位置是否严密,通过有效的设计提升门窗节能水平。
同时,密封性是保证室内温度的关键,是建筑抵御室外冷热空气的重要基础。门窗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预留门窗洞口,切忌不能边砌边安装,利用先安装再砌口的模式。
当然,门窗材料、密封材料等都需要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确保整体安装满足牢固性、密封性等要求。在空间足够基础上,利用塑料、橡胶等材料,对金属门窗断桥进行预留,确保长度、宽度等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避免安装中相关配件受损。
3.4 在建筑内部装饰项目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大多是利用工业废渣、生活废弃物等生产而成,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循环利用价值,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其改变了建材功能单一、种类单调的问题,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例如,很多绿色建筑材料隔音效果较好,可以为业主创造出更加安静的环境;还有些绿色建筑材料在隔绝紫外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内部装饰材料使用,能减少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家具、地板方面也可以使用绿色建筑材料,让建筑内部装饰流程更加简单,施工流程更加便捷,同时避免甲醛等对居住者身体造成伤害。
在建筑饰面板材选择上,传统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较为常用,但本身具有放射性污染。选择微晶玻璃花岗岩板材,不仅具有耐腐蚀、耐磨、耐高温等特点,在色泽上更加丰富,能够提升装饰效果,同时没有放射性元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传统的大理石、花岗岩相比能够起到相同甚至更好的装饰效果。在建筑吊顶材料方面,传统的PVC 吊顶材料、塑钢吊顶材料、矿棉板材料等,由于材料性能差、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绿色建筑背景下,出现了GRP吊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且在防火绝热上有明显优势,不易褪色,无甲醛、无放射性元素等,受到了建筑装饰领域的青睐。
4 绿色建筑材料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切实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效果,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合理选择绿色建材
近年来,在建材市场中涌现出种类繁多的绿色建筑材料,其种类不同,特性也有所不同,每一种绿色建筑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一旦建筑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则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如果将适合于隔音的材料运用成适合空气净化的材料,不仅无法发挥绿色建筑材料优势,反而会浪费建筑材料。
另外,绿色建材选择中,还应该兼顾材料的耐用性、经济性特点,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种类及数量选择恰当,避免出现过度依赖而造成材料浪费。
4.2 进一步强化对建材市场的监督管理
为了迎合绿色建筑理念的贯彻目标,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绿色建筑材料,丰富了建材市场,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场规模扩大,有效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强化对建材市场的审核,将假冒伪类材料拒之门外,解决冒充绿色建筑材料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现场,由专门人员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监督管理,把好建材进场关,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坚决将有问题的建材阻挡在施工场地之外。另外,通过高水平的建材质检团队,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抽查,保证绿色建筑材料优势发挥。
4.3 做好绿色建筑材料运用规划
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施工前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周边环境特点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坚持环保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基本原则,制定可行性强的施工规划。例如,一些绿色建筑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可以选择具有同等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替代,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同时,应该深入施工现场,做好绿色建材使用情况的巡查,对可回收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消耗,提升建筑工程生态及经济效益。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绿色建材使用中运输便捷、施工简单,能切实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材对建筑使用者的身体伤害。
在建筑外墙、屋面、门窗以及装饰项目中,绿色建筑材料均具有广泛运用,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重要的渠道。面对全新的建筑业发展格局,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切实做好市场监督和引导,为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