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动理念的传统民间玩具创新设计研究

2023-01-13郑洁吴道义徐青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七巧板益智亲子

郑洁,吴道义,徐青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中国传统民间玩具历史源远流长,在距今6 000~10 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玩具[1]1。数千年来,无数的民间手工艺者创造出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传统民间玩具,它承载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玩具体验的认知。现如今,传统民间玩具无论在外观还是功能上都已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美国玩具协会主席艾欧曾在纽约国际玩具展开幕式上指出传统玩具和电子技术相结合是玩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高科技更多地运用到玩具设计领域,使得玩具产品的设计向互动性、益智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新时代下,民间玩具的再设计也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传承中得以创新。

1 传统民间玩具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1.1 传统民间玩具的特点

中国传统玩具造型特点就是它所具有的自然和稳定性[2]。在民间玩具手工技艺的历代传授中,将传统的审美、情趣及方法等稳定地延续下来,使得各种传统元素得以保存和发展。传统民间玩具取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自身需求制作而成,因构思奇妙而形成独特夸张、生动传神、浑厚古朴的造型,具有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和明显的地方特色。民间手工艺人长期接触大自然,更加渴望纯正艳丽、质朴大方的自然色彩,因此民间玩具色彩选择上大多采用纯度高、对比强烈的色彩。同时民间玩具又集益智、娱乐教育于一身,深受民间儿童的喜爱。但因大多民间玩具都是纯手工制作完成,其做工相对粗糙、比例失调、材料功能单一,难以符合当代儿童的需求,使得传统民间玩具的发展停滞不前。

1.2 传统民间玩具的发展现状

三孩政策的出台,带来了婴童产品市场的飞速发展,与其相关的玩具产业更是备受关注。各种新颖、智能的玩具充斥着整个儿童玩具市场,而传统民间玩具却因时代的变迁而退居其下。市场现有玩具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色彩丰富,无论是从益智或是互动角度,都更加符合现代家长、儿童审美和使用需求。玩具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叉融合,很多已经混为一谈,许多学者做了较为详细的分类[3]。本文将现有民间玩具按照节令、用途、娱乐性等划分为三种玩具类型:岁时节令玩具、人生礼仪玩具、游戏娱乐玩具,如表1所示。游戏娱乐玩具是带有明显互动色彩的民间玩具,如弹弓、沙包、铁环、陀螺等,其中中国古代四大益智民玩[4]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和鲁班锁是较为典型的游戏娱乐玩具。目前已有对四大民玩进行再设计,并创新、延伸出各类益智玩具产品的实践,如图1所示。这些新颖的民间玩具大多具有以下特征:①批量化生产,实现功能和造型的多样化;②儿童与玩具间的互动更具持久性;③在互动过程中充分锻炼儿童动手动脑能力。

图1 四大民玩创新与延伸设计

表1 民间玩具种类汇总

2 传统民间玩具的互动性研究

互动是人与人或人与物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反映[5]。亲子互动行为是由父母与婴儿双方共同产生的信息传递行为,在此过程中,互动发生的地点并非单一的,既可能是在室内,也可能在户外,[6]也可能在虚拟场景中。家长对孩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亲子互动是孩子成长中与父母情感联系的最好方法。如今家长尤其注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对于玩具互动性要求越发明显。如何使民间玩具重新在市场立足,要找准玩具带来的体验感和互动性,迎合家长与儿童的心理、审美等需求。

2.1 互动关系研究

民间玩具本身的特性是具有互动性的,这里的互动性是指儿童与玩具之间产生的互动,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益智性和体验性,但极少涉及到家长参与互动,包括家长、儿童与玩具三者之间产生的游戏、行为、情感交流等互动。但是,在家庭环境中,不仅需要在儿童与玩具之间产生互动,还应在家长与玩具间、家长与儿童间建立全方位的互动,从而形成“人—物—人”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图2 三者互动关系

1)儿童与玩具间的互动。玩具是儿童游戏的工具,能够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因此,儿童在玩乐游戏过程中离不开玩具,儿童与玩具间会产生基本的互动,这类互动包括游戏互动和行为互动。

2)家长与玩具间的互动。互动玩具主要体现于它的参与性,不仅能让儿童参与到游戏中,也能使家长陪伴玩乐,认识玩具的乐趣和重要性。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家长与玩具间也需要存在游戏和行为互动关系。

3)儿童与家长间的互动。情感互动是儿童互动玩具最基本要素,也是民间玩具发展十分重要的方向。民间玩具设计时应注重儿童与家长间的互动交流、参与体验等,增加亲子的情感交流,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具有智能人机交互功能的玩具更能成为民间玩具领域的佼佼者。民间玩具在体现情感和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在于它的参与性,成为亲子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之一。

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儿童的触觉、视觉、听觉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儿童与玩具间的互动能够增强彼此的联系,使儿童体验游戏的乐趣。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玩具又是家长和儿童之间对话与互动的最佳媒介。亲子间互动质量直接影响两者的关系,也影响儿童的成长。家长与儿童进行面对面互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动手和动脑能力,更能有效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2 互动模式分析

德国社会学先驱乔治·齐美尔提出了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共5种互动模式[7]。根据民间玩具的互动关系研究,可将合作型和竞争型作为三者互动模式的类型。家庭环境中儿童合作和竞争互动对象更多的是父母,父母在互动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及言谈举止等传递给儿童,直接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合作型互动。在游戏互动中,创造家长参与合作游戏的机会,使家长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乐趣。通过亲子游戏过程中的合作,既能够培养儿童分工协作意识,又能使家长与儿童在情感交流基础上,建立平等的亲子依恋关系,有效改善民间玩具的互动模式。

2)竞争型互动。在亲子竞争性游戏中,作为思想成熟的父母应引导儿童正确看待游戏中的竞争性问题,以容易接受的方式培养儿童的正确认知,促使儿童努力完成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进而建立良性互动的亲子竞争关系,活跃家庭氛围。

玩具作为亲子游戏互动的载体,家长希望通过玩具给予儿童更多的欢乐和关爱。互动模式有利于增强玩具的趣味性、娱乐性和体验性,改变现有民间玩具的使用与表现方式。因此,互动模式对民间玩具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基于互动理念的传统民间玩具创新设计原则与策略

3.1 民间玩具互动设计原则

3.1.1 体验性原则

互动性的玩具可以开发儿童大脑、启蒙儿童认知、引导儿童情绪。而传统民间玩具互动设计主要体现于它的参与体验性,将玩具加入到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增加儿童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儿童各感官的健康发展,加深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效调动儿童游戏的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同时家长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到游戏互动合作中,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能够提高亲子游戏的质量。

3.1.2 趣味性原则

互动关系对处理儿童之间情感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而玩具的趣味性对互动关系有着直接影响。[8]民间玩具设计时应注重造型和功能的语意趣味化,适当加入轻松、幽默等新颖的设计元素,不仅能够吸引家长购买,也能使儿童对玩具保持好奇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游戏中互动的有效性。

3.1.3 挑战性原则

具有挑战性的民间玩具更适合多人游戏,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能显著提高儿童游戏过程的成就感,有利于儿童产生轻松、愉快、成功等积极情绪体验。在民间玩具的互动设计时,可根据儿童年龄设定阶梯性难度的挑战内容,若需在家长陪伴下进行游戏,可适当增加其挑战难度,在游戏中达到双赢的目标,使合作与竞争之间相互渗透,建立互帮互学、亲密互动的关系。

3.1.4 益智性原则

大多数传统的民间玩具具有益智性,而益智性是儿童互动玩具最重要的功能。具有益智性的民间玩具是开发儿童智力和塑造想象力的启蒙工具,通过益智玩具训练可以建立起儿童的手脚协调、手眼配合等身体机能,同时有助于儿童开发智力、锻炼感官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当益智玩具成为儿童的互动伙伴时,能够让儿童更好地感知事物。

3.2 民间玩具互动设计策略

3.2.1 完善民间玩具的娱乐、互动方式

注重玩具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来丰富玩具娱乐方式,具有语言互动、动作反馈等互动行为的玩具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将玩具学习、游戏、娱乐等功能融合在一起,注重玩具全新的娱乐方式与体验感表达来丰富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期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民间玩具在满足儿童游戏需求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功能特点及造型语义,增强了传统玩具的互动功能,进而满足儿童与玩具间情感交流。此外,强化民间玩具的挑战性与趣味性,能够使儿童—玩具—家长三者间产生互动关系,更能增进亲子感情,进一步提高民间玩具的价值性。

3.2.2 改善民间玩具的材料、色彩和造型等要素

传统民间玩具的材料使用上较为丰富,例如采用木、竹、泥、布、纸、铁等,大多是因材施艺,呈现出自然的美感。民间玩具再设计应继续采用健康环保的原木材料,但在表面工艺上采用环保水漆等处理方式,使手感更加温润。色彩表达方面,应保留传统玩具丰富且明亮的色彩,并选择适合儿童易识别的颜色。造型上,边缘应圆润,表面光滑无毛刺,融入卡通或趣味性元素,给儿童易亲近、柔和与可爱的印象,保证更好地实现玩具的互动性。

4 基于互动理念的传统民间玩具创新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案例以中国传统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为原型进行创新设计。造型设计借鉴北宋“燕几图”和明代“碟翅几”的设计原理,设计符合现代用户需求的互动玩具。如何在传统民间玩具互动设计中,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诉求与时代特征进行创新,不仅是对民间玩具的推陈出新,更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1 互动民间玩具设计定位

4.1.1 用户定位

本设计研究主要针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3~6岁是儿童智力发育关键期和模仿的敏感期。学龄前儿童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容易理解家长的语言表达,且对图形的组合、拆解等具有浓厚的兴趣。七巧板可以帮助此年龄段儿童学习基本的图形排列、组合等,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适合家长参与游戏的互动,提高亲子教育质量。

4.1.2 功能定位

在设计时应着重体现其互动功能,将互动玩具作为游戏的媒介,家长在游戏中选择合作或竞争的角色,提升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次,玩具的再创造需要结合新技术,例如将增强现实技术(AR)或虚拟现实技术(VR)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民间玩具设计中,使传统民间玩具能够跟随时代发展节奏,满足现代用户的功能互动需求。这不仅是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玩具的革新。

4.1.3 材料、色彩及造型等定位

材料与玩具质量直接相关,也影响着儿童的游戏质量。本案例采用榉木材料,该材料具有纹路均匀、结实且耐摔的优点,表面工艺上采用环保水性漆进行处理,质感强、安全且不易掉色。选用安全健康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来制作玩具是民间玩具设计的重要前提。在色彩选择上,3~6岁的儿童已经对色彩有明显认知,因此,本案例产品选择7种较为艳丽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选择简单、明快且细节较少,这些颜色大多符合此年龄段儿童基本的色彩认知,避免混杂的颜色给儿童带来不适。结合特定的造型设计,培养儿童识别颜色、图形分割及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这些都为儿童带来视觉及触觉感官上的互动刺激。

4.2 互动民间玩具设计方案

本案例设计一款名为“Double”双人互动七巧板玩具,如图3所示。“Double”七巧板拼图玩具由7块大图形和内嵌7块小图形组成,可以拼出各种形态与实物相对应,如人物、动物、房屋、灯塔等,也可自由拼搭出各种生动有趣且变换多样的形状,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结合互动理念,将体验性、趣味性、挑战性、益智性集中于玩具设计中,极大提高了民间玩具的价值性。

图3 “Double”双人七巧板

第一,在玩具互动关系中,“Double”七巧板是一款具有挑战性与特定拼图方式的双人玩具,能更好地促使家长参与其中,也体现出七巧板玩具的体验感与趣味性。在玩具使用场景下,通过玩具的互动体验,促进儿童与玩具、家长与玩具及儿童与家长间的全方位交流互动,有效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在玩具互动模式上,“Double”双人七巧板适合家长与儿童共同游戏,不仅可以合作拼图,还可进行比拼速度的拼图比赛,形成合作或竞争的良性互动。其次,为玩具专门设计了卡通AR贴纸,只需将贴纸粘贴在七巧板上,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即可生成3D立体的虚拟图形。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使七巧板具有动态互动功能,例如可以实现握手、眨眼和飞行等行为,让亲子共同体验AR技术的魅力和玩具趣味性,从而迎合目前家长与儿童对玩具的功能需求,能够让儿童的视觉、触觉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在收纳包装上使用涂色木质方盒,方便携带。内部还包括各种图形图案设计绘本,帮助年龄3岁左右儿童用形状拼搭出各种有趣的图形。4~6岁儿童可根据想象的图案进行DIY拼图,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空间与图形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七巧板玩具的益智功能。

4.3 互动民间玩具创新设计点

第一,传统民间玩具再塑造。七巧板再设计离不开对传统玩具的继承和创新,将单人七巧板玩具设计成双人七巧板,注重游戏中用户与玩具本身的互动体验,不仅体现在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也注重家长与玩具、儿童与家长的互动,在游戏中产生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功能需求,使得传统民间玩具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强。

第二,结合最新AR技术。将民间玩具结合AR技术,推出可与智能设备互动使用的创新玩具,使得传统民间玩具被赋予新的功能与设计形态,既适应了时代发展,又是传统玩具的一项重要突破。通过使用AR技术作为玩具的一部分来创建新的玩法,扩展了传统拼图玩具的功能,增加了用户与玩具间的合作与竞争互动。新技术玩具改变了传统民间玩具枯燥乏味的游戏方式,使七巧板的趣味性增强和附加值增高,以此开阔民间玩具的新市场。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传统民间玩具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并探究了其创新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在民间玩具创新实践中,将互动理念引入到民间玩具设计中,同时融合现代AR技术,改变了传统玩具的互动方式,建立了“儿童—玩具—家长”三者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有效提升了民间玩具的趣味性、益智性与体验感等,激发儿童的创造和探索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未来民间玩具的发展应加强其互动性并紧密结合最新科技,这不仅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同时对于探索新时代下的儿童玩具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七巧板益智亲子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益智故事会
炫彩七巧板
益智大比拼
NO.1 七巧板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