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高四新”战略下碳审计制度构建研究

2023-01-13陈东升赵珍华

上海商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核算监督

陈东升 赵珍华

一、引言

碳审计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其被大众广泛定义为环境审计的分支。“碳”作为一种消耗性的资源,在其燃烧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存在“碳”物质的资源种类很多,石油、煤炭等常见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碳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继承了传统审计逻辑的独立机构,对被审计的相关主题进行碳排放量的查证与鉴别。在核实过后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与监督,最终为其出具相应的审计情况报告。

二、我国碳审计目前面临的问题

1.碳审计重视程度不高,信息可靠性较低

发达国家是碳审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地,在引入碳审计概念后对其进行了符合国情的改良。然而,由于发展时间的不充分,对碳审计认识的不足,国内的应用和审计结果的落实还是存在困难。在企业角度上,目前仍然有很多的碳排放企业为了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环境效益,企业对碳审计的应用并不广泛,许多企业由于国家并未出台强制性的碳审计制度文件而继续罔顾环境效益。在公民的角度上,大众对碳审计的认识和关注度较低,公众的环保意识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行动上仍然存在着低碳行为的缺乏。与此同时,国内的碳审计普及工作还在初级阶段,对于碳审计流程与监管范围也存在着争议,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碳审计应该是对企业碳排放量的监控与监测,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应是对低碳相关政策的落实与碳排放的能源使用信息进行审计。在企业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于碳排放的统计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存在下述问题。

首先,在碳排放的披露中,主动向公众公开碳排放指标的公司少之又少,大多选择公开碳排放量的都是能耗较低的服务行业。对于传统的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来说,碳排放数量的统计是首当其冲摆放在审计人员面前的难题,数据核算的难题导致其审计的内容表述多以文字或者比例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定量的数据信息是较少的。对于关键的能源消耗量更是无法下定论,这样的审计数据对于政府制定经济以及环保决策都是十分不利的。其次,传统的能源消耗型企业其经济利益的发挥主要来源的就是对能源的消耗,一旦减少碳排放量,其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较少的能源消耗企业会披露对自身不利的数据,在会计的核算中也会因为缺乏数据而对审计的完整与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碳审计组织机构缺失,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审计机构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企业内部审计这几大形式。我国目前碳审计的发展还比较初级,碳审计的主要行为主体还在政府的层面。由于碳排放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碳审计与企业内部的碳审计开展得比较少。由政府主导的碳审计工作辐射范围有限,政府的碳审计仅能针对部分企事业单位,让碳审计的工作停留在了小范围内,对于碳审计工作的全社会普及与开展还是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很多的研究学者认为我国的碳排放已经逐渐地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社会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将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逐渐显露。然而,目前碳审计制度的缺乏让社会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缺乏公信力以及制度保障,在解决碳审计组织机构单一的问题上,首要的还是要对碳审计制度进行构建,更好地保证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碳排放数据获取与核算困难,缺乏标准

碳审计的数据收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对于重点高污染的碳排放企业,数据的持续性收集是十分关键的。碳审计中除了传统的会计数据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碳排放相关资料,在数据收集与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现实问题。首先是由于碳审计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很多的企业负责人并不愿意提供实际的排放资料,甚至会担心对排放数据的公开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商业危机,企业的负责人对实际的数据往往三缄其口,或者不去统计此类信息,这无疑对碳审计的核算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碳排放的数据测量不仅涉及碳排放量这一个方面,还涉及企业能源消耗量的核算问题,由于目前碳审计的审计人员还不够专业化,对于如何进行各类碳排放指标的计算往往是五花八门的,其计算的方式与标准并未形成系统,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的审计行为也是阻碍碳审计行业发展的。最后,在不同类型的能源使用企业对于碳排放的标准与核算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目前比较科学也比较受人认可的碳足迹核算生命周期法在具体应用上,还是存在着对某些特殊能源利用企业的数据核算中不能进行使用。碳数据核算的系统与标准规范的出台已经迫在眉睫。

4.缺乏复合背景碳审计专业人才

碳审计涉及的领域众多,在化工、环境、材料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有着对多个专业的知识和对碳审计全方位的技术把握。然而,目前的碳审计人员大多都是从传统的财务审计上抽调组成,并没有关于化工领域等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处理能源消耗问题上不能对症下药,只能照搬照抄传统的财务审计视角,这种模式显然是不适合我国碳审计发展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富有能源处理经验的化工能源企业的内部工作者却也不能从事碳审计的工作,审计工作中对于财会、审计知识的要求也十分重要,专业环境的科研人员或者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往往不了解审计工作的流程,很难进行审计风险的审查。我国目前碳审计的发展急需专业性的碳审计人才,要在政府层面出台制度与规范进行倡导和建设,对于碳审计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另外,我国目前并没有对碳审计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碳审计人才的分级与考核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职业市场存在着鱼龙混杂的局面,这种情况不仅会让碳审计工作的质量下降,更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三、基于“三高四新”战略下碳审计制度的构建路径

1.制度建设要持续强化碳审计的政治监督

基于“三高四新”战略下,碳审计的制度建设要持续强化碳审计政治监督,立足于我国经济新的发展的形势上,碳审计的制度建设要用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起新的碳审计领域发展格局,在不断推动碳审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持续跟进碳审计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政治监督,以审计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的模式,督促各级政府对于碳审计制度的建立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持续强化碳审计业务与碳环保意识的普及,提升整体制度构建队伍的政治素养及专业知识的把控。

面对当前碳审计制度不全面的情况,在政府的角度,首先,要切实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企业以及社会机构的引导和宣传工作,通过收集各方的实际数据资料以及工作难点,对症下药地进行碳审计制度的完善,政府也应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碳审计工作的宣传工作,以政府审计机构为榜样,树立典型模范作用,在相关的政府审计部门、国有企事业审计单位中率先开展碳审计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碳审计结果,带动大众对碳排放的重视。其次,碳审计工作还需要以新风气为引领,加强“四风”顽疾的治理,对政府审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瞒报、贪污等情况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并对其行为在法律层面上予以处罚,坚决杜绝“四风”行为在审计过程中的出现。

2.制度建设要不断完善碳审计的单独立法

碳审计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碳审计学术理论的指导以及实践经验的双轨并行。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碳审计的制度性文件,但由于其缺乏系统的框架,制度的出台较为零散,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审计过程中的很多环节以及审计人员的职责没有划分清楚。

碳审计工作的单独立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政府应完善国家目前已经出台的政府审计准则、企业内部独立审计准则和社会审计准则的相关文件,将碳审计的业务流程指南纳入相关准则体系之中。其次,碳审计目前很多工作流程的进行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碳审计工作的学术理论研究才能明确,因此为了深化碳审计工作理论框架的研究与落实,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碳审计科研工作的投入,引导相关的审计机构以及财经类高校进行碳审计理论制度的研究,这种模式不仅能加快碳审计相关制度以及理论框架的出台,更能引导碳审计专业的学术理论发展。最后,我国碳审计的法律制度建设缺少完善的顶层设计,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构建纲领,建议我国碳审计工作对于不同的审计主题建立不同的、差异化的独立的审计准则,并且将碳审计的工作纳入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度当中,让碳审计有据可依,相关工作得到制度的保障。在制度中也要明确碳审计数据及证据收集、评估、核算的行为标准与法律责任,并相应出台相关流程应用指南用以指导各级单位的审计程序和各种类别的核算方法的运用,进而规范我国碳审计市场。

3.制度建设要创新开展碳审计的外部监督

基于“三高四新”战略下,在建立完善的碳审计相关制度及规范后需要配合进行相关的法律督察落实工作,在“三高四新”的意识形态下,碳审计工作需要采取外部监督的模式对审计的过程进行合理化监控。

首先,政府部门应着力确保碳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设置独立的碳审计机构,或者引入社会专业的碳审计专业人才进行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政府应该定期对需要碳审计的企业进行抽查与巡检,确定企业的碳审计过程合规合法。其次,碳审计的审计报告应进行政府备案,审计报告的备案环节是监控监督审计过程合法性的必要环节,且审计报告的留存也可以加强未来责任追查工作的效率性。最后,政府部门应建立碳排放的信息公开平台,对当地重污染企业进行政府层面的排放管控,并引导大众进行监督,逐步形成政府把控、企业自查、社会监督共存的碳排放管制体系。

四、结语

碳审计对推进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碳审计的建设要基于“三高四新”战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科学地解决,推动碳审计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推动我国碳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核算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夯实监督之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