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有定,“揪”其根本
——以一道高三解析几何调研题为例
2023-01-1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214174)
陈 敏
一、引言
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数学解题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数学解题方法一般分为通法与巧法,通法着眼基础,巧法着眼提高.通法是巧法的基础,巧法是通法的升华.在目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一方面,一些教师对通法推崇有加,而对巧法敬而远之,甚至谈“巧”色变,学生习惯于套用解题的固有套路与程式,思维僵化而无创新色彩,“韧”性有余而“灵”性不足;而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巧法,轻视基础,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与训练,有时甚至陷入对通法不屑一顾而巧法又一时想不起的尴尬境界[1].当然,既要注重基础,守住通法,又适时适度个性创新,催生巧法,“通”“巧”结合,“韧”“灵”并举,这是我们解题教学的理想境界.但是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教学如何把握谈何容易.笔者认为,无论通法还是巧法,变中还是有定的东西,仔细分析题意、提高目标意识、充分利用条件、寻找解题思路、综合灵活选择方法、解题后的总结与反思等等这些都是变中不变的的东西.在新情境下,选择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才是根本之本.解析几何问题一般通法与巧法变化比较多、运算量大,解题要求高,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思路是变中之定,数学解题就像数学本身一样,应当是自然的、清楚的、明白的.本文从一道高三解析几何调研题说起.
二、问题呈现
图1
三、思路分析
四、解题研究
(一)设线法
解题反思:反观整个解题过程,目标很清晰,点P在第四象限、A,C,P三点共线等隐含条件条件的运用很充分,方法选择也较为恰当.其中关键是利用割补的思想,把△PCD面积可以表示为△PBC与△DBC面积之差,以直线BP的斜率k为参数建立面积目标函数(也可以以直线AP的斜率为参数),通过换元,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解题过程中要注意k的范围以及换元基本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否则,可以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
设线法是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0的前提下,应用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弦长公式等设而不求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方法趋于定式,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但这种方法往往运算量大,在考试的环境下,学生常常欲进维艰,耗时费力.
(二)设点法
(三)动中有定
(四)变式研究
图2
(五)转换他求
图3
2.判别式法:如图3,当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与椭圆在第四象限相切时,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此时点P就是切点.
(六)回归课本
图4
五、结语
以上对这道解析几何调研题的解析,我们主要用了基本不等式法、换元法、参数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线性规划法、导数法等思想方法,其中基本不等式法、换元法、参数法、判别式法属于代数法,数形结合法、线性规划法、导数法属于几何法,这些思想方法几乎涵盖了解析几何常用的思想方法.如何灵活选择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这才是重要的,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变中有定,“揪”其根本是实现这一根本要求的一条有效路径.这里变中之定,根本之本,一方面是指仔细分析题意、提高目标意识、充分利用条件、寻找解题思路、综合灵活选择方法、解题后的总结与反思等等这些都是多变解法中不变的的东西;另一方面是指课本,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本”.学好教材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我们要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而这样做的第一要义是理解数学:了解数学概念的背景,把握概念的逻辑意义,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挖掘知识所蕴含的科学方法、理性思维过程和价值观资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