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立骨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以《蜀相》教学为例
2023-01-12王雪
王雪
“一字立骨法”本指一种写作方法,在古诗文创作中比较常见,是清代李扶九总结归纳的二十种古文写作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早可在陆机《文赋》中找到相关论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1]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也有提及:“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2]这里的“片言”“骨”都是指能够支撑起整篇文章的主心骨。金圣叹在《才子必读古文》中将其概括为八个字:“一字之复,功莫大焉。”
所谓“一字立骨法”,是指写作文章时选取一个字作为整篇文章立足的根本,并以这个字为中心搭建起文章的结构骨架,然后运笔展墨,写成一篇结构严谨、中心明确的文章。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文本解读,将“一字”从诗文写作之骨转变为课堂教学之骨,通过紧紧扣住承载诗文主旨和作者情感的字眼来开展整篇古诗文的教学。
一、“一字立骨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字”凝结着整篇文本的精粹,是文本的核心,是主旨的浓缩,是诗文结构的支撑点。整篇文本围绕“一字”开合变化,一动万随。“一字”是文本的纲,纲举而目张,以简而驭繁。在古诗文教学中,“一字立骨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抓住“一字”可以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把握文本核心主旨和层次结构,避免陷入“东鳞西爪”的困境。
(一)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率
钱梦龙先生指出:“我们已经习惯于做‘加法’,备课时总希望让学生多学一些,生怕遗漏了什么,于是教学内容越加越多,教学环节越来越繁,形成了一种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教学结构,看似‘万无一失’,其实淹没了主攻目标,学生学得并不扎实。”[3]许多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习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介绍作者——讲解题目——逐字逐句翻译赏析——归纳文本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容易模糊重点,逐句讲解不仅将文本割裂成支离破碎的词句,而且显得繁琐,降低机械效率。运用“一字立骨法”,可以突出重点,提升效率。比如在进行《蜀相》的教学时,可以抓住一诗之骨——“寻”,层层荡开,带动整个教学的方法,如此,既简化了《蜀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轻松地理解杜甫的深层情感,达到突出教学重点,提升教学境界,优化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层层设问,深入剖析文本
有些看似寻常的字,字义也非常明白,却容易被忽视,但其实它们往往也代表着某种深层内涵,是古人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落笔写下的,甚至可能是通过反复推敲就能够解读文本的钥匙。运用“一字立骨法”能够加强教师对这类字眼的重视。教师可围绕“一字”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扎入文本,进行文本细读,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解,对文本形成全新认识。《蜀相》一诗的教学就可以围绕“寻”字展开设问,“寻”这个字看起来很常见,就是“寻找,寻访”的意思,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杜甫为什么要用“寻”这个字,让学生体会杜甫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寻访武侯祠的,杜甫“寻”到了什么。由“寻景”到“寻人”再到“寻己”,教师通过围绕“寻”字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并发掘其内核。
(三)建构框架,理清文本思路
古诗文教学需要整体感知文本,最忌将文本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字句,这样会破坏文本中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和严谨结构,很难从整体上赏析文本的意境和结构脉络。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一字立骨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层次结构,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因为诗文多围绕“一字”展开构思,抓住这个字就仿佛抓住了树的主干,由此再去延伸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便能将诗文的写作脉络了然于胸,背诵和理解也都能够按照文本的写作思路进行。比如解读杜甫的《蜀相》,抓住一个“寻”字就可以理清文本的结构脉络:寻景——寻人——寻己。《蜀相》写的是杜甫寻访武侯祠时的所见所感,“寻”字统领全诗,建构起杜甫寻访过程的框架。
(四)以读促写,助力学生写作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尤其是统编教材提倡“以读促写”。“一字立骨法”既可以运用到古诗文的文本解读中,同时又能促进读写结合,有助于学生解决写作中的一些难题。写作要围绕“一字”展开,建立起文章的层次结构,生发开去,到结尾再落回到“一字”。这里的“一字”一般是主旨的凝练或是与主旨密切相关的一个“字”,整篇文章要立足于这个“字”来构思布局。学生写作时如果可以借“一字立骨法”将主旨、立意凝练、明确地表达出来,再基于立意选取材料,让文章丰满起来,就能尽量避免立意不准、主旨模糊的问题。“一字”相当于一根线,写作的材料相当于一颗颗珠子,紧紧抓住这根线,将珠子串联起来,以“字”统领材料,使得各个材料安排妥当、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从而避免大量材料充斥而导致文章线索混乱、连篇累牍的现象。运用“一字立骨法”,围绕立骨之字来搭建文章框架结构是提高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一字立骨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选字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字立骨法”在选取立骨之字上有一定的原则和途径,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并引导学生掌握。
(一)选取立骨之字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指在选取这个字时需要立足于文本的实际情况,应该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立骨之字有直接选取和间接选取两个途径:直接选取指的是立骨之字选自古诗文的文本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文本内容,从文本中选取最能立起全篇的“字”作为整篇文本教学的支撑点;间接选取是指在古诗文文本中没有明显的字眼作为立骨之字,但文本又可以运用“一字立骨法”进行教学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其主旨或者线索或者情感加以概括,进而凝练出一个立骨之字。选取出来的立骨之字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立骨之字要能够成为文本的切入点。合适的切入点,能够促进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加深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深入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有学者言:“语文教师要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来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的教学。”[4]比如《蜀相》从一个小小的“寻”字作为切入口,集写景、抒情于立骨之字,逐渐深入挖掘最深层的情感。通过“寻”字,非常迅速地抓住了“寻景”“寻人”“寻己”这三部分来赏析《蜀相》一诗,学生容易概括出“寻景”“寻人”两部分,这是表层的内容,更深层的情感是杜甫与诸葛亮的共鸣,二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杜甫想到诸葛亮的经历,难免更加感伤,感叹自己虽与诸葛亮一样怀有报国之志,但自己却无明主赏识,最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第二,立骨之字要能够统领全篇。以《蜀相》为例,抓住“寻”这个立骨之字就能统领全诗。“寻”字与诗歌中的景色、历史人物典故和诗人情感都能组合,杜甫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专程寻访武侯祠,引出对武侯祠周围景色的描写,借景色抒发诗人的情感,借景色睹物思人,引出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怀念敬仰之情,继而借诸葛亮的经历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痛之情。因此,“寻”字就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抓住“寻”字,也就抓住了解读本诗的密码。
2.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指选字要综合考虑文本、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因为有一些古诗文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会选取不同的立骨之字。如在《蜀相》一诗的教学中,教师认为“寻”字是立骨之字,但到了实际课堂中,学生可能会觉得“泪”这一明显代表诗人情感的字是最适合的。因此,教师除了要考虑文本实际和立骨之字能否做到统领全篇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设,考虑到不同的立骨之字对学生来说难点在哪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个难点,还要尽量贴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活选取立骨之字,尽量让学生在通读古诗词以后加以思考,选取他们认为最恰当的立骨之字并阐释自己的理由。所以面对这个超乎预设的答案,教师可以顺势问道:“你觉得‘泪’是如何统领全诗的?”学生回答“景色悲”“故事悲”“自身悲”三个方面,因而诗人流泪不止。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的祠堂如今也已经人迹罕至,一片凄凉孤寂之景,景色令人悲切;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两代君主开创基业,壮志未酬人已先去,这样的历史故事令人悲叹苍天不公;杜甫自身满怀抱负,却生不逢时,难遇明主,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令人悲痛。这三点都使得杜甫“泪满襟”。总之,学生有时候会提供教师意想不到的思路,这样的思路正是激活课堂的一湾活水。
(二)选取立骨之字的途径
1.以线索立骨
文章的线索不论是明线、暗线还是单线、双线,基本都是贯穿全文的,所以抓住文章的线索可以梳理出文章的层次结构。我们可以将能够统领全篇的线索加以概括总结,凝结出与古诗文主旨密切相关的立骨之字,理清文本的层次,深入解读文本。比如《蜀相》写的是杜甫寻访武侯祠的所见所感,那么就可以抓住“寻”这个线索,跟随杜甫的脚步和视角,首先寻到的便是武侯祠的春色,其次便是通过武侯祠想到了受人敬仰的蜀汉丞相,最后从诸葛亮身上想到了杜甫自己,杜甫认同诸葛亮积极入世、扶危济难的态度,又惋惜他壮志未酬,从某种程度上说杜甫认为二人同病相怜。这样就沿着“寻”字这条线,把“寻景——寻人——寻己”三个部分串联起来,层次清晰。
2.以情感立骨
现实世界的景色和事物引发作者情感,这种情感推动作者进行诗文创作,即“情动其中而形于言”。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若能选取代表作者情感的字作为立骨之字,就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比如《蜀相》也可以抓住“泪”这一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作为立骨之字,但要注意人的情感都是复杂的,每一种情感背后都有多种原因。“泪”中不仅包含诗人对于原本受人敬仰的武侯祠如今人迹罕至,只剩碧草黄鹂的悲伤,也有对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却未能实现一腔抱负的悲叹惋惜,更有对自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痛。
3.以总括立骨
所谓总括,就是指能够概括全篇、提纲挈领的立骨之字,作者创作时主要围绕这个枢纽来展开构思,比如《出师表》的“忠”,《陈情表》的“孝”,《陋室铭》的“德”。在《蜀相》教学中,“寻”字总括了整个寻访武侯祠的过程,包括其中的所见之景、所念之人和心中所感。在诗歌首句中就提纲挈领地点名“寻”,诸葛亮曾经在四川尤其是在成都非常受人爱戴,然而当年如此受人敬重的诸葛亮的祠堂如今已经是碧草映阶、非常荒芜了,需要杜甫去特意寻找。杜甫初到蜀地,对当地事物感到陌生,更重要的是突出武侯祠人迹罕至、无人问津的现状。“寻”字说明杜甫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游玩路过,而是怀着虔诚的、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的。《唐宋诗醇》中写道:“老杜入蜀,于孔明三致意焉,其志有在也。”[5]
三、“一字立骨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用字策略
如何运用选出来的立骨之字进行教学也有具体的策略。教师在运用“一字立骨法”教学时可以适当运用这些策略,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一)用字划分,版块教学
版块教学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版块状分布排列”[6]。将其与“一字立骨法”结合起来,先用立骨之字划分出文本的各个层次,然后将这些层次划分出不同的教学版块,组成整节课的框架,突破了以往从头讲到尾的、单调的线性思路,使课堂井然有序、思路清晰。
以《蜀相》为例,以“寻”字立骨,围绕“寻”字划分出“寻景——寻人——寻己”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作为三个教学版块逐步深入。第一个版块是寻景。杜甫寻访武侯祠,映入眼帘的是锦官城外的森森柏树,接着就是覆盖着祠堂台阶的青青碧草,入耳是枝头黄鹂鸣叫,从柏树这种祠堂外面常见的意象,可以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气氛。而恣意生长的青草和婉转鸣叫的黄鹂可以感受到这里人迹罕至,环境清幽凄冷。第二版块是寻人。杜甫进入武侯祠,想起诸葛亮的才干和品行,心生敬仰,认可诸葛亮扶危济困、匡扶江山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再想到安史之乱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杜甫也渴望能有像诸葛亮这样的贤臣救国救民,有像刘备这样的明主能够礼贤下士。第三版块是寻己。杜甫与诸葛亮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他们都身处乱世,都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也都壮志未酬,但诸葛亮得有刘备知遇,报国有路,而杜甫没有明主,报国无门。想到这里,杜甫除了惋惜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更对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感到悲痛和无奈。上述三个教学版块都立足于“寻”这个立骨之字展开教学,每个版块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第一个版块的“寻景”侧重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赏析,第二个版块“寻人”侧重对诗歌浅层情感的体会和分析,第三个版块“寻己”侧重对诗歌深层情感的体会与分析。这样三个版块依次展开,教学思路明确,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依字设问,逐层展开
围绕立骨之字展开层层设问,但这些问题应该是教学主线的问题,不是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将立骨之字和课堂主要问题结合,围绕立骨之字引出问题,由问题推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解文本,深入学习。
例如《蜀相》的教学设计,可以先引导学生抓住“寻”这个立骨之字,然后展开层层设问:第一,“寻”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第二,杜甫为什么要用“寻”这个字?第三,杜甫来到武侯祠“寻”什么?“寻”是寻访、寻找的意思。杜甫这里用“寻”字,也许是初到蜀地,人生地不熟,更重要的是结合颔联清幽的景色可知此时的武侯祠已经是人迹罕至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也逐渐被人遗忘,所以杜甫才用“寻”这个字。从情感方面解释,“寻”字说明了杜甫是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寻访,表现他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从最表层看,杜甫“寻”到的是武侯祠的清幽寂寥的景色;往深层挖掘,“寻”的是他心中仰慕的诸葛亮,代表着能够救国救民的贤臣;最深层面上,杜甫还从诸葛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看到了自己那份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痛。从“寻”字引发出诗歌的主旨,层层深入,统领全篇,使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思考中读懂文本。要注意主问题与立骨之字之间的关联性,主问题要能够聚焦在立骨之字上,并且具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去深入思考。
(三)绕“字”延伸,丰富内容
围绕立骨之字确定教学版块和主问题以后,课堂的基本框架就已经大致确定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增添详细内容,让课堂丰富起来。
古诗文的创作年代距今久远,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丰富已有知识,理解文本。对于比较简单的文本可能不需要教师多做补充,比如《卖油翁》《黄鹤楼》等诗文。但也有一些诗文必须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文本中的真正内涵。比如《蜀相》一诗,尤其是讲到“寻人”的颈联内容时,教师要补充诗歌的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肃宗时期,当时安史之乱仍未结束,唐肃宗昏庸无能,信任宦官,朝廷之中没有可以匡扶江山的忠臣,这才更加衬托出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定国安邦大计的贤明,衬托出诸葛亮能够扶危济困、辅佐两代君主开创基业的品行和才干。结合背景,体会杜甫对国家大事的忧心,对明主贤臣的渴慕,对自身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痛。
开展对诗文炼字的赏析,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意境,欣赏诗文的语言之美。比如《蜀相》第一个层面“寻景”的教学中,主要是赏析诗人对景物的描写处理。诗歌首联就专门写了柏树这一意象,可以围绕柏树展开分析,诗人写柏树可以概括为三点原因:因为柏树是祠堂外面常见的景物,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柏树常年青翠,象征着诸葛亮高洁的品格;卢求《成都记》记载:“庙前有双大柏,古峭可爱,人云诸葛手植。”[7]田况的《儒林公议》中也有相关记载:“祠前有大柏,系孔明手植,围数丈。”[8]武侯祠外的大柏是诸葛亮当年亲手所植,物是人非,杜甫睹物思人,所以特意写了柏树这一意象。诗歌颔联的“自”和“空”最能体现杜甫的情感,一派充满生机的春日美景,然而在杜甫看来却都是徒然,因为这样的美景无人欣赏,“空”和“自”表达了杜甫内心的凄凉寂寥之情。金圣叹有言:“三、四,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9]教师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拓展延伸,举出“花自飘零水自流”等例子加深理解。
“一字立骨法”本就是写作技法,解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做到读写结合,适当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延伸写作内容。比如练习游记写作时可以围绕一定的线索,如《蜀相》将“寻”字作为游览线索,从所见之景到所念之人再到内心所感,做到情景交融。描写景物时还应该抓景物的主要特点,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可以参考《答谢中书书》一文在写景时以“奇”字立骨,然后从景物色彩、光线变化和动静结合等方面描写景色,表现景色的“奇”这个总特征。《与朱元思书》围绕“独绝”这个特征写山水之景。学生在写作中也应该抓住景色最突出、最动人的总特征展开描写,再以多种角度和多种手法表现景色的特征,做到以读促写。
四、结语
“一字立骨法”原本是写作技法,读写关系密切,将其运用于文本解读亦有其独特的运用价值。笔者以《蜀相》为例提出具体应用策略。可从选取立骨之字的原则、方法和运用立骨之字的策略等方面发挥学生主体性,举一反三,延伸运用到其他文本中,让学生掌握“一字立骨法”,学以致用。
注释:
[1]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2]黄叔琳、李祥:《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388页。
[3]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4]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镜头·初中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31页。
[5]《唐宋诗醇:乾隆钦定·御选·御评(上册)》,冉苒校点,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第302页。
[6]余映潮:《简说“板块式”教学思路》,《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第70页。
[7][8]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1359页,第737页。
[9]金圣叹:《金圣叹选批杜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