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机场旅客航站楼建筑设计浅谈

2023-01-12李炯青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期
关键词:屋面板流线航站楼

李炯青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广东 广州 510470

1 总平面设计

1.1 交通设计

1.1.1 空侧交通设计。空侧交通主要是站坪飞机停靠流线、服务车道流线、行李车道流线、消防车道流线设计。飞机停靠流线、服务车道流线由飞行区设计单位负责;行李车道流线、消防车道流线需要航站楼设计单位配合飞行区设计单位一起设计。

1.1.2 陆侧交通设计。路侧交通主要考虑大巴车、出租车、普通旅客车辆、贵宾旅客车辆、货物运输车辆流线设计。两层式以上的航站楼一般都在楼前设计出港高架桥,以解决出发和到达流线交叉问题。分期建设的枢纽机场,如果后期交通规划设计跟前期交通规划设计有改变,带来的全场交通规划改变可能会比较大。例如,某机场施工完成的一期航站楼工程和规划中的二期航站楼出发和到达交通都是分区分流设计,但是二期航站楼工程施工时,将原先规划改为出发和到达集中分流设计,为了二期和一期交通规划相统一,在二期航站楼前做了立体交叉的好几座高架桥来衔接疏导交通,造成在进入二期航站楼高架桥前50m处,处于5个方向选择路段,场内工作人员在这里开车都要提前分辨好方向,场外人员就更容易迷失方向,经常在这里出现交通缓慢和兜车现象,影响旅客出行效率。

1.1.3 轨道交通设计。近年来,随着空陆一体化设计,枢纽机场和一些干线机场相继加入了轨道交通设计,例如城际轨道和地铁交通,都融入航站楼建筑设计里面。因为轨道交通的加入,目前大多数航站楼旅客进出港都是集中疏散设计,一般都是在紧邻航站主楼旁边设置交通中心换乘。例如白云机场一期航站楼的到达旅客是分区疏散,到了二期航站楼,因为城际轨道交通的加入,到达旅客改为在紧邻二期航站主楼的交通中心集中换乘。

轨道交通设计一般分属其他设计单位负责,航站楼建筑设计需要做好与轨道交通设计的衔接工作。轨道交通穿越航站楼的情况下,需要考虑轨道交通结构与航站楼结构共用部分的设计工作分工和协调,应遵循节约工程造价的原则多考虑共用结构设计。轨道结构变形缝和航站楼的结构变形缝最好是相对应,这个主要是有利于招标标段划分和施工组织需要[1]。

1.2 人行流线设计

旅客流线。旅客流线分为国内旅客和国际旅客流线、普通旅客和贵宾旅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工作人员流线分为公共区入口和控制区入口流线。

1.3 站前广场绿化设计

航站楼前一般都设计有站前广场,广场绿化不宜设计得太过花哨,植物高度不宜遮挡航站楼立面效果,给旅客的感受应该是进入一个机场,而不是进入植物园或者花卉世界。

2 建筑外立面设计

2.1 外形特征设计

北京大兴机场外形特点非常明显,结合五角星设计,彰显中国特色;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入口弧形白色张拉膜雨棚,显示蓝天白云特点;深圳机场卫星厅外形科技感强烈,突显深圳科技潮流;韶关机场入口体现南方骑楼特点。所以航站楼外形结合城市地方特征设计,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2 外墙材料设计

目前国内大多数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航站楼的外墙,基本上都是玻璃幕墙结合砌体外墙设计,就目前建筑材料来说,也基本上就这两个材料比较适合航站楼外观设计。首先是航站楼内部的大空间,需要有大面积的采光,所以玻璃幕墙可以满足这个需要;其次是一些不需要大面积采光的办公和设备用房,从工程造价角度出发,采用砌体外墙,砌体外墙装饰面,可以考虑采用外墙涂料或者局部铝板石材等幕墙。

2.3 屋面材料设计

2.3.1 金属屋面板材料类型。因为航站楼的大跨度设计,目前国内机场屋面材料基本都采用金属屋面板。按《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896-2013规定,压型金属板包括镀锌钢板、镀铝锌钢板、铝合金板、彩色涂层钢板和彩色涂层铝合金板,成型板纵向连接分搭接板、咬合板、扣合板三种形式。最近又出现了不锈钢金属屋面板,施工工艺有焊接法和咬合法,但国内目前缺乏这些材料的相关标准,所以不锈钢金属屋面板尚未列入《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里面。

2.3.2 金属屋面板材料选用应与屋面造型相匹配。金属屋面板采用何种材料,与屋面造型有很大的关系。铝合金板刚度低,延性好,容易弯折加工安装,适合弧度较大的屋面造型。钢板刚度高,延性差,不容易弯折加工,适合比较平缓的屋面造型。

2.3.3 金属屋面板上应区分对待是否需要增加铝板装饰外皮。一些航站楼金属屋面板上面增加了一层铝板装饰外皮,起到遮挡屋面抗风夹的装饰效果,但是增加的造价比较多。这个铝板外皮需要结合航站楼的重要性来考虑,特别重要的大机场航站楼可以考虑设置,但是小机场航站楼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建议不采用装饰外皮,如果确实需要考虑遮挡屋面抗风夹的装饰美化问题,可考虑增加装饰条掩盖抗风夹等措施[2]。

3 室内空间设计

3.1 功能分区

航站楼从功能方面划分分区有:国际区、国内区、出发区、到达区、公共区、办公区、候机区、行李分拣区、行李提取区。从民航安检方面划分分区有: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以前的航站楼国内出发区和到达区是分开设置的,最近的航站楼设计趋向于国内出发区和到达区有一定区域是混合在一起的,就是在国内出发候机区和到达区混在一起,叫国内混流设计,可以起到节约建筑面积和节省运营成本的作用。

3.2 室内流线

室内流线比较复杂,主要有旅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旅客流线又分为国际旅客、国内旅客、重要旅客和各类中转旅客流线。

3.3 室内空间

3.3.1 出发区和候机区的高大空间。设计师通常都把出发区和候机区设计成高大空间,这两个区每天都是人流集中最多、等待时间最长的地方,设计成高大空间可以提高旅客的舒适性。

3.3.2 走道天花高度设计。虽然相对于出发区和候机区,航站楼各类走道可以设计得低一点,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里面的标准,航站楼室内天花高度不宜低于2.5m,但是,很多航站楼的通道天花由于受通道上方各类管线安装的影响,高度达不到2.5m要求,解决的办法可以在通道处的结构梁内预埋套管,一些比较大的消防管线等,可以穿这些预埋套管,以便提高通道天花高度。

3.3.3 空间气氛营造。空间气氛营造给人的感受特别明显。出发区设计的花样多一点,造型变异一点,可以让旅客兴奋一点;到达区可以设计得沉稳平缓一点,让旅客感觉到了一个宁静的港湾,有一种回家的感受[3]。

4 防火设计

4.1 航站楼防火设计特点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特点是防火分区面积大,疏散距离长。很难达到《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有必要时,需要通过消防性能化评估,以解决一些超规范的问题。

4.2 登机桥消防栓设置

越来越多的航站楼登机桥采用成品安装方式,登机桥也作为一个消防疏散通道设计。但是成品登机桥厂家一般没有在桥内设置消防栓。某航站楼建设过程中,设计院要求在航站楼内登机桥登机口门位两侧各设置一个消防栓,以解决登机桥内有两个消防栓同时抵达的要求。后来觉得美观上实在难以接受,只好取消了一个消防栓。因为登机桥内没有可燃物,硬性套用规范,美观上难以达到要求,这些地方,需要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沟通,或在消防性能化评估时提出解决。

5 标识设计

航站楼标识设计尺度把握要恰当,字体太小,旅客可能看不见,字体太大,又显臃肿。标识个体之间距离太远,指引效果不好,距离太近,又显繁杂。

6 商铺设计

航站楼业主出于追求经济效益考虑,一般要求商店越多越好,某航站楼交付使用后,业主重新规划增加了很多商店,感觉像是进入了超市。设计师和航站楼业主都应统一考虑商铺布局,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现象。例如可以统一规划设计门头灯饰广告灯箱规格等。

7 细部设计

7.1 航站楼观光电梯钢结构和主体砼结构需要连接

某航站楼观光电梯钢结构上部与主体砼结构没有有效连接,导致电梯上下运行过程中,出现钢结构晃动现象,后来在钢结构上加装了与主体砼结构的连接构件,才解决晃动问题。

7.2 紧固件选型问题

7.2.1 金属屋面板。某航站楼不锈钢金属屋面板的几字形支座,原设计方案紧固件为不锈钢自攻螺丝,施工图深化时候,设计院强烈要求更改为螺栓连接,理由是加强抗台风措施。建设单位考虑到更改为螺栓连接,一是加大了工程投资;二是增加了施工工期;三是螺栓连接会破坏防水层构造,同时通过计算不锈钢自攻钉已经满足风压要求,因此没有同意设计院的意见。对这个屋面板紧固件的使用方案,设计院在其他工地上已使用了螺栓连接的方案,下一步,设计院应对比不同项目的使用情况,总结这个紧固件的使用效果。

7.2.2 玻璃栏板紧固件。设计院在某航站楼采用下部悬空的室内玻璃栏板方案,在确定玻璃爪件紧固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紧固件会跟随玻璃重力转动的影响,导致安装玻璃后,爪件旋转致使玻璃外突,存在玻璃坠落的安全隐患,后来在爪件上增加了焊接固定措施,才解决了问题。因此,玻璃爪件紧固件必须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同时,在航站楼室内尽量避免设计下部悬空的玻璃栏板,尽可能把玻璃栏板设计为底部有楼板支撑的方案。

7.3 室外雨棚和挑檐不需要采取保温、防水、隔音措施

某机场航站楼工程,设计单位设计的金属屋面板有保温和吸音构造层,但是这个处理方式,设计单位沿用到室外雨棚和室外挑檐部分,而室外部分是完全可以取消吸音和保温构造的,也可以节约工程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

7.4 门头上方设备安装位置设计

航站楼的防火门、登机桥门头上一般都有门禁、推杆锁、闭门器、消防感应器等设备,一个门上安装这么多设备,经常会引起安装位置定位冲突,需要各专业设计师提前协调好安装位置,避免设备采购回来后不能安装而带来的风险。某航站楼防火门框上端中间位置按原设计安装了隐藏式顺位器,后来安装防火门门禁电子锁时,与此顺位器位置冲突,只好改变原隐藏式顺位器为明装式顺位器。

7.5 大空间天花龙骨颜色处理

某设计单位前后设计的三个航站楼大空间天花吊顶工程,均采用米白色镂空铝合金面板加配套龙骨,施工过程中,第一个航站楼设计要求现场的镀锌龙骨喷成黑色龙骨,第二个航站楼设计要求现场的镀锌龙骨喷成白色龙骨,当第三个航站楼设计要求现场的黑色龙骨喷成白色龙骨时,业主单位不同意更改了。大空间天花高度比较高,镂空面积小,至于天花龙骨的颜色基本不影响装饰效果,同时设计师应该提前预料观感效果,不应在施工时候才提出更换龙骨颜色,增加业主投资。

7.6 卫生间厕位孔洞后开

因为结构施工时卫生间厕位孔洞设计预留位置不准和后续卫生间平面布局调整,某机场集团的几个航站楼卫生间厕位预留孔洞基本没有利用上,需要重新定位开孔,没有利用上的孔洞还要进行封堵,增加漏水隐患。因此在建筑设计和结构施工阶段,没有必要预留卫生间厕位孔洞,可以在机电安装和装修阶段重新定位开孔。

8 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

航站楼设计涉及专业多,专业之间影响大,因设计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工程返工、业主投资增加现象非常普遍,因此需要建筑专业负责协调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抓实抓细,落实到每个节点,尽量避免工程出现返工和浪费问题。

猜你喜欢

屋面板流线航站楼
高速铁路沿线轻钢类建筑物失效运动路径数值仿真研究
作者更正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高大跨度钢结构钢框轻型屋面板维修用自制小车安全分析
村镇新型夹芯式保温屋面板构造成型技术及性能研究
几何映射
航站楼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铝镁锰合金板金属屋面施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