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垦利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践

2023-01-12崔振军黄滨滨

山东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垦利集体经济水库

丁 鑫,崔振军,黄滨滨

(东营市垦利区水利局,山东 东营 257500)

1简述

东营市垦利区地处黄河入海口,辖5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 331 km2,常住人口27.5万,现有移民分散安置村53个,移民3 301人,移民村大多位置偏僻,地块分散,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人均耕地不足0.2 hm2,主要以种植棉花、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农业产业难以大规模集约化发展,农业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低,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超过80%,村庄人口少、规模小,乡村振兴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尤为突出。面对重重困境,垦利区委、区政府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将高质量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一项重要“加速器”,积极转变思路,改革创新,组织移民村“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新路子。

2 主要做法

2.1 打破传统思维,扶持模式上求“变”

结合移民村发展实际,立足“规模化、集约化”,敢于打破常规、积极创新思路,扶持模式实现“两个转变”。一方面,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聚焦移民资金少、移民村居多、扶持效果差等瓶颈难题,打破以往追求均匀分配的旧模式,聚力突破村域限制,将黄河口镇15个经济薄弱移民村联合起来,把农户组织起来、土地整合起来、管理统一起来,让群众和集体抱团发展,扶持模式实现了由“小、均、散”向“高、精、尖”转变。另一方面,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转变。聚焦移民村先天条件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现实情况,推动从直接发放移民后扶资金向引进培育产业项目转变,整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851万元,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6座,积极发展无花果种植产业,以实施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移民致富增收。

2.2 引入市场机制,产业发展上求“新”

一是产业运营“市场化”。引进山东省寿光市农业龙头企业山东景檀新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黄河口镇政府组建东营市垦利区润恒农业服务公司,润恒农业服务公司与15个移民村签订8年合作协议,约定固定收益加利润分成模式,前两年按照建设资金的6%支付租金作为移民村固定收益,后6年在缴纳固定收益的基础上,按照3∶7比例进行利润分红,探索形成了“政府+公司+移民村”运作模式。

二是技术支撑“专业化”。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林果技术服务协议,郑果所东营专家工作站落户项目区,通过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为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三是资金投入“集成化”。坚持以后期扶持资金为引导资金,充分发挥杠杆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形成“移民资金投资一部分、企业资金配套一部分、群众投资持股一部分”投入机制,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探索“保底收益+入股分红”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四是移民群众“职业化”。破除“等、靠、要”思想,打破“只分红不出工”的“懒人入股”模式,根据持股比例确权到村,各村由党支部带头认领“责任田”,鼓励引导移民群众参与到种植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中来,带动群众学技术、抓管理,激发群众致富增收内生动力。通过让移民迅速融入到已经相对成熟可靠的产业当中,有效降低了投资风险,切实保障了分红收益,使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当起“蓝领”,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2.3 聚焦关键环节,项目质效上求“细”

一是健全完善指挥调度机制。建立“政府引导、龙头带动、扶持到村、受益到户、全民参与”工作机制,构建区、镇、村三级推进体系,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按月清单式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完善分工协作机制。确定垦利区水库移民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移交监管等工作;郑果所东营专家工作站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新组建的平台公司,负责项目的农资采购、技术指导和销售统一运作。移民村为项目受益者,参与项目监督管理、持资入股、收益分红等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监督问效机制。实行考评打分制度,从15个移民村中选择3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技术能人作为群众代表,创新组建水库移民产业扶持项目“监考员”,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选址、建设实施、资金拨付、验收移交,每一个环节都实地“阅卷”、现场“打分”,“成绩好不好、移民说了算”。完善公告公示制度,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一律实行“区上网、村上墙、户知晓”,自觉接受移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构建资金监管体系,采取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项目稽察、监测评估“四位一体”监督管理方法,加强对水库移民资金的使用监督,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合规、移民受益,切实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3 取得成效

3.1 移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垦利区始终把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第一要务,为确保移民村获得最大利益,制定出台了扶持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政府保底,并且不参与产业园利润分配,镇级利润全部由移民村集体分配,约定移民村集体每年可实现投资额6%的固定收益,并且从第三年起享受项目30%的利润分成,15个移民村10年内年均收益率可达到15%以上,2021年带动4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

3.2 移民村群众积极性显著提高

坚决打破“只分红不出工”的“懒人入股”模式,号召移民村党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项目,激发移民村内生动力。根据各移民村持股比例确权到村,强化村级“主人翁”意识,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各村由党支部带头认领“责任田”,带领群众参与无花果种植、管理,制定产业农民“首选”“优选”方案,在党员群众中选拔、培养产业农民包片包棚,带动学技术、抓管理、促生产,一个合格的产业农民可实现年收入10万元。

3.3 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垦利区高度重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不断放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产业项目的引导效应,在管理运营环节,实行农资统一采购、技术统一指导、销售统一运作、品牌集中培树运作模式,搭建起了科学规范的成长平台。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移民村服务群众能力的提高,相继打造出“金果绿地党旗红”、“硕豪蔬菜”等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各移民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积极向上、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殷实。垦利区通过实施产业扶持项目,共惠及移民544人,15个移民村集体经济实现“破壳”,增加村集体收入51万元,激活了“造血干细胞”,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成功转变。

猜你喜欢

垦利集体经济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出山店水库
垦利街道:为了群众的安全,人大代表在一线
祝贺《中学时代》杂志社东营市垦利区第一中学记者站成立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东营市垦利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