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利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思考
2023-01-12赫淑杰
赫淑杰,刘 凯
(1.山东省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水利综合事业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舆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对各自领域带来的影响。新时期水利改革逐渐深入,农村饮水安全、水旱灾害、河湖管理等突出问题引发的舆情信息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强化水利网络舆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心的涉水问题,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成为不断改进水利工作提升水利为民服务质量的新课题。
1 山东水利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现状
水利网络舆情是在网络媒体上,公众对有关水利事务所具有的态度、意见、情绪等,是集中反映公众民意与合理诉求,掌握新时期水利工作情况的重要渠道。水利网络舆情既具有主体广泛性、过程匿名性、关注内容集中、影响范围广等普遍性网络舆情特征,又具有主汛期等敏感时期舆情信息增多的周期性及与水利重点工作内容密切关联等自身的特点,因此,充分认识水利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切实做好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对水利系统牢记初心使命、提升服务民生质量、深化落实水利强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步建立起水利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体系,形成了舆情信息监测、分析研判、应对处置闭环管理,各部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共同做好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的工作机制。通过与专业机构协作,对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发布的涉及山东水利方面的舆论信息进行24 h全天候跟踪收集,定期形成舆情监测报告,向有关部门预警,为做好舆情处置工作争取主动。建立起定期会商研判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性舆情事件,随时组织召开;每个单位设有舆情工作联络员,负责舆情工作联络,收集、报送突发敏感舆情信息、舆情风险、舆情引导管控和处置情况等;初步建立起舆情工作责任追责制度,对在舆情事件处置中工作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水利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2019年7月,山东卫视《调查》栏目以“用不了的水利工程”为题,报道了临沭县、泗水县农田灌溉设施运行不正常的问题。此次媒体报道主要围绕农田灌溉设施不能适应当地农田的种植结构以及管护不到位,如何确保全省农田灌溉设施正常运行等展开了舆论热议,一经报道立即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热点。
2.1 实地调查,摸清基本情况
节目播出后,水利部门密切关注舆情动向的同时,立即抽调专家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赶赴临沭县、泗水县对媒体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并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涉事单位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情况。同时,邀请《调查》栏目组记者全过程跟进报道整个调查过程,始终保持积极、真诚态度与媒体对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正面回应。
2.2 及时跟进,做好问题处置
在全面调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调查组督导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台账,举一反三,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2.3 沟通媒体,发布整改措施
在随后的节目中,《调查》栏目将本次舆情事件的原因、发展情况及整改处理措施及时向公众公开,各媒体平台纷纷转发。齐鲁晚报网站刊发了题为《精彩回顾!水利设施如何不再成“摆设”?》的文章;西瓜视频网站转发了有关整改视频;搜狐网发表了题目为《重金建设的水利工程成立“摆设”?!这么整改》的整改意见,及时缓解了公众的质疑情绪,有力维护了水利行业为民服务的形象。
2.4 经验与教训
此次舆情暴露出水利舆情监测手段单一,偏重网络评论监测,对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平台播报信息监测不及时,容易造成舆情发现滞后,导致工作被动。
此次舆情事件监测与处置及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一是直面问题,与媒体真诚沟通。节目播出后,水利部门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接受栏目报道,正面回应群众关心的涉水问题,承认并及时纠正不足,跟踪事件处置情况,有效化解舆情负面影响。二是狠抓整改落实。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栏目报道发现的问题,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向公众公开处置意见,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山东水利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了舆情信息监测、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汛期、事故高发时期对山东水利舆情工作起到了信息支撑作用,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舆情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水利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缺少既熟悉水利业务又具备与媒体交流沟通、舆情研判能力的工作人员。二是舆情监测手段有待丰富,由于受工作经费的限制,目前山东部分地市仅靠人工搜索网站、贴吧等获得舆情信息,在新形势下这种单一的监测手段严重影响了监测信息的时效性与全面性。三是水利舆情工作评估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在山东水利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中未单独制定山东水利网络舆情评估方法及详细的考核指标。
4 山东水利舆情工作思考
1)提高水利舆情监测与研判能力。近几年,山东省水利舆情事件的发生,与网络舆情监测、研判能力薄弱密不可分。一是优化升级山东省水利舆情监测系统。加强24 h网络舆情监测,利用网络舆情系统设立关键词、敏感词,搜索网站、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涉水负面舆论,同时实地调研、深入基层、广泛搜集公众的意见,全面掌握公众关心的涉水问题,避免虚假不良信息外溢至公开的网络信息平台或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微信群。二是加大舆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舆情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加强舆情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舆情监测、研判、处置能力,形成山东舆情工作智慧库,培养水利网评人员负责对分散的舆情信息进行梳理,在水利舆情事件演变为负面舆情事件之前,做好必要的措施,抢占处置工作先机。
2)强化舆情处置与舆论正面引导能力。一是实施分级舆情监测管理,按照舆情等级分层果断处置负面舆情事件。做好舆情应对准备工作,抽调骨干力量前往现场,准确掌握舆情事件现场情况并提出处置建议,根据相关线下活动人数及变化情况,加强与保安、公安等安保力量的联系,做好现场维稳工作。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舆情应对信息发布工作,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话语权。保持真诚的态度与当地宣传、网信部门和电视等相关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形成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全面公开信息,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知情权,抢占舆论先机,化解舆情危机。同时,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正面发声、澄清事实,组织相关专家、网评人员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和撰写评论文章进行及时回应和正面舆论引导,尽最大努力消除或降低虚假不良舆论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
3)做好舆情处置总结工作。一是结合当前山东水利重点工作,立足岗位工作,增强危机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涉水舆情,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原则,将水利舆情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从根源上防止负面水利舆情事件的发生;二是在舆情事件妥善处置后,深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措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善后工作;三是深入做好水利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推送山东水利重点工作、水利榜样人物事迹,传播正能量,切实维护山东水利为民服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