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与路径
2023-01-12曲鹏飞
曲鹏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世界发展大势,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这一论断指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指明了具体方向和路径,对于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大意义
回顾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做好国际传播事业,提升国家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完成的任务与要求。
(一)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近代以来,西方先后涌现出一系列全球性大国。这些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除了厚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也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通过国际传播将自己的政治理念、思想文化和价值规范推广到全世界各地,试图获得世界各国的支持肯定、跟随学习,助力国家快速崛起。
现代印刷术产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传播《圣经》等宗教书籍,试图通过传播宗教文化巩固自己建立的庞大的殖民帝国。工业革命以后,以报刊为代表印刷媒介在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构筑起世界性的传播网络,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纷纷使用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宣传自身政治主张,争取同盟支持。《泰晤士报》等标榜“真实客观”“独立权威”的“高级报刊”成为影响各国政界、商界和知识界思想的重要媒体平台,备受推崇。电子通信手段普及后,国际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障碍,达到了崭新高度。电报和电话的普及,催生了专业的新闻采编机构——通讯社。1835—1848年间,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先后成立哈瓦斯社、沃尔夫社、路透社和港口新闻社等专业通讯社,成为大众媒体国际新闻来源的垄断机构,对塑造国际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广播和卫星电视的发展也很快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国际广播、电视进行的国际政治斗争随即展开。1925年,苏联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短波广播电台,面向西方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二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之音(VOA)等国际广播成为激励己方士气,扰乱敌方军心民心的“第四战线”。冷战期间,美国之音电台、英国广播公司、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不同程度参与了国际传播的“电台之战”,[2]P26-27这场宣传与反宣传,干扰与反干扰的国际传播斗争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卫星电视的产生进一步消除了传播障碍,各国政府也纷纷投入资源建设面向全球的卫星电视台,美国等西方大国一方面通过直播阿波罗登月、奥运会开幕式和海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直观展现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好莱坞影片等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推介自身价值观。当前,互联网、新媒体和数字技术井喷式发展,展现出不同以往的互动性、开放性、快捷性和灵活性,对既有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格局构成了重大冲击。同时,国际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争夺国际话语权成为大国博弈的重中之重,国际传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国家在国际权力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各大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百年大党成功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传播事业的起步甚至早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成立并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中俄通讯社”(1921年改称“华俄通讯社”)是在中国土地上设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通讯社,它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报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国际传播的滥觞。[3]P20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团组织在海外创办了《少年》《赤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报刊,成为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的重要平台。由中共党员陈延年、陈乔年、毛泽民等人经营的“巴里中国书报社”和“上海书店”积极向海外经销中国共产党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和书籍,通过在海外设立代售处,形成了一个连接主要国际大都市的海外发行网络,[4]P60-68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与思想,加深世界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争取共产国际和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一大批优秀的海外华人受此感召走向了革命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为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定下了“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总方针。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政军民学各条战线的具体政策与成绩宣传出去,同时在国际舆论中扩大影响,争取国际友人与国际合作。[5]P10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出版发行英、俄、法三种语言的《中国通讯》,开播“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英文节目,并通过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国际新闻记者,突破重重新闻封锁,向世界传递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描绘真实可信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安全形势,新中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国际传播的内容往往凸显“斗争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受极“左”路线影响陷入挫折。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传播突破了西方阵营和苏联的封锁控制,团结了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助力了中国同日本、欧洲等“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帮助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合法席位,重新走上国际舞台。[6]P7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任务是恢复与世界各国正常交流,建立和巩固与不同政治制度国家间的友谊,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97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对外宣传的任务是:“为了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谊,为了创造有利于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也包括尽可能有利于国际反霸斗争。”此后,中国的国际传播服务于改革开放这一中心任务,对外宣传改革开放路线、方针和政策,吸引外资“走进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7]P36-4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传播深刻把握“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深入推动旗舰媒体发展,初步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体系,有效扩大了中国声音传播力度与精准度。中国国际传播深入实施全球化、本土化、融合化、品牌化战略,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实现更大突破,塑造面向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立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主动权,形成中国特色的叙事框架和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人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和故事讲好了中国的革命故事和建设故事,为做好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教益与激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永远焕发时代光芒。
(三)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国际舆论斗争的客观需要
国际舆论斗争是大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必修课,一个国家如果不熟悉舆论战的表现、特点和本质,不仅难以实现和平发展,甚至连维护正当国家利益都举步维艰。不懂得舆论斗争的策略与艺术会导致话语权丧失,国际处境孤立,严重危害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提升国际舆论斗争水平,加强重大问题对外发声的能力,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题中之义,也是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工作。
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打压和战略遏制。对华开展舆论斗争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领域全方位遏制打压中国的重要工具。在国际舆论斗争中,首先,要敢于斗争,直面核心问题,阐明中国立场。在舆论斗争中发声,需要针对事实真相,做到正本清源,给国际社会以权威性的解释和回答,在涉及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舆论斗争。通过披露事实主动出击,阐明中国态度,表达中国立场。其次,国际舆论斗争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国际舆论斗争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有的话语、媒介、资源和谋略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最大限度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国际舆论斗争不是为斗而斗,也不是单打独斗。要运用一切对中国有利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媒介力量,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打破西方舆论对中国的肆意围攻。第三,在重大问题的舆论斗争中要注意提升传播艺术。国际舆论斗争的有效性不取决于哪一方的调门高、话语狠,而是取决于斗争的策略与艺术。在舆论斗争中,要善于借筒传声、借梯上楼,运用第三方传达中国声音,扩大自身舆论影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在融媒体时代,要推动政府、媒体、智库、国际NGO、国际公关公司、调查公司、跨国企业、意见领袖多元主体联动,就关键议题构建协同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主体联动效应。[8]P96对可能产生的重大舆论斗争议题进行动态评估和实时预警,加强议题管理和设置能力,通过“先声夺人”、配合发声、抢占舆论先机等方式,牢牢掌握舆论斗争主导权。
二、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主要内涵
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不仅要致力于传播好中国声音,还要塑造好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塑造力,争取国际认同与支持。必须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与研究布局,本着全局观念,谋划、动员、协调、使用国家整体资源,设计中国国际传播路径,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一方面,要引导国际受众接受中国的话语与叙事,唤起国际受众对涉华信息进行客观思考,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要使中国擘画的人类未来以及对全球性问题的治理方案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同,将中国提出的主张、智慧与方案融合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产,回应世界人民祈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景,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说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息息相通、交相辉映。
(一)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话语(discourse)是人们在特定社会语境中进行沟通和表达看法所使用的工具,它的载体是具备完整内涵的语言和文字。1970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不仅是手段和目的,也是一种权力运作的方式,对“话语权”的研究随即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话语权通常指言说者以语言、文字或其他的文化形式为载体,表达思想观点、解释现象、传播信息、影响舆论的权利和权力。[9]P2在国际社会,话语权体现在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10]P1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话语权建设问题,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其目的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1]P197-198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和运用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11]P2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挨打”“挨饿”问题基本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2]P159。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1]P203
话语的表达要依托叙事,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要依托战略叙事。战略叙事(Strategic Narrative)是一个组织表达未来愿景和战略的能力,通过包括情节、人物、高潮和结局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描述该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3]P36战略叙事是大国确立和争夺话语权的工具与武器,在国内政治中可以调动资源、动员民众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舞台上,可以削弱对手的声誉,提升自身行为的合法性。[14]P5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中国的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的叙事体系从哪里来?从中华文化千年传承中来,从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从国际传播工作的创新中来。在国际传播工作实践中,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国际社会展现“美丽中国”形象,“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15],提升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同度与美誉度。争取中国话语权重在对话语文本与内涵的打磨,集中体现适应时代潮流又凸显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则要求体现语言的穿透力与艺术的表现力,旨在于通过富有张力且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使受众形成对中国积极正面的观感。中国话语体系与中国叙事体系贯通相连、相辅相成,共同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负责任、有担当且富有亲和力的大国形象。
(二)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首先要塑造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16]在国际传播中,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优良传统和辉煌成就中发掘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使各国民众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积极参加全球治理,推动发展起来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树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的光辉形象。
新时代国际传播要通过丰富的传播内容,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转化为贴近各国受众的话语,切实满足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在国际传播中,要以领导人的话语为切入点,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体验感,重点体现中国共产党超越民族、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界限,放眼全人类福祉的“天下胸怀”。在做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执政理念的“宏大叙事”的同时,还要做好细致描绘,讲好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艰苦创业、不负人民的故事,阐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联,使不同国度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心中产生共鸣,增强国际受众对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认同感。[17]P18在当前大变局大乱局国际背景下,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损害中国共产党正面形象,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感召力的严峻挑战始终存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既要对各种污名化宣传进行回击,推动“负面修正”,也要通过正面宣传和引导进行“正面强化”,积极建构一个胸怀天下、敢于担当、立体全面的世界大党形象。
(三)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大国崛起中具有重要战略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把握好国际传播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强调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断深化,也对中国形象塑造提出更高要求,是新时期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
“可信、可爱、可敬”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大国形象的新视角、新目标。从受众感知的角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作出预期和要求。“可信”意味着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能力、实力、诚意能被世界认可,这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基础与前提。“可爱”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受众眼里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值得喜爱甚至热爱的国家,这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进阶与情感升华。“可敬”意味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模式、责任担当、国内发展、国际贡献得到国际受众深层次的认同与敬重,这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落脚点和理性升华。可信、可爱、可敬分别强调中国形象的不同层次,但同时也互相关联、层层递升。[18]P38-39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求国际传播的话语自信不自满,既开放创新也谦逊谦和。讲出中国故事背后的温度,以全人类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和渠道,增强形象塑造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用各种生动事例说明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样需要推动政府、企业、民众等多种传播主体实现联动,采取以用户为中心,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动中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部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受到冲击,一些反华政客煽动民粹主义思潮迁怒于中国,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冲击与不良影响。在国际传播中要特别强调国际团结抗疫的重要性,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着力点,讲好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抗疫的故事。要大力宣介“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对助力各国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及民生改善的重要价值,为深化国家间良好关系营造更加积极的民意氛围。
(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9]中华文化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有助于发掘其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让世界人民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行为与思想表示理解与支持。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深挖中华文化的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传播影响力,三者相互融通支撑,合力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价值吸引力是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基础。在国际传播中要展现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在驱动。通过提升中国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可以形成中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产生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跨越式发展。文化传播影响力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强力支撑,决定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及意义。[20]P74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归根结底必须依托紧跟时代、内容精良、引人入胜的好作品。回顾既往的中华文化传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存在内容浅层化和定位偏差的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的良好传播效果。对中华文化的宣传推介既要有政府担当传播主体的拳头产品,也要发挥民间主体作用,鼓励公众以“百花齐放”的姿态进行国际文化传播。官方的文化产品侧重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民间的文化传播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习俗文化,这是对中华文化扎根生活的柔性呈现,[21]P83在潜移默化的传播过程中培育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及好感。
(五)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和依据。另一方面,也要讲好中国发展实践如何助力解决世界难题,彰显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明确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定位,把中国外交理念的创新之处、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讲清楚,唤起国际受众的情感共鸣。
讲清楚“中国发展是对世界贡献”的第一层逻辑是“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治理的提升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必须善于发现、提炼和传播中国发展过程中各种生动案例,以客观翔实的数据、生动鲜活的画面,打造便于国际受众理解的中国故事,回答国际社会最为关切的中国问题。叙事的角度一方面要落脚微观,贴近国计民生,以小见大,聚焦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一方面要用大量宏观、直观、清晰的数据,使受众从海量数据中直观感受到中国发展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例如,在消除贫困议题上,既要通过个案展示中国式脱贫的典型案例,体现中国脱贫攻坚在提升全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也要通过直观的数据体现中国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阐释好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所蕴含的世界价值。
讲清楚“中国发展对世界贡献”的第二层逻辑是阐释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和程度不断拓展。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还是在应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方面的影响力,中国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以实际行动承担与其地位相匹配的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持续做出贡献。“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被载入多项联合国决议,获得各国政要及学者的积极评价,成为境外媒体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进一步高涨,摒弃零和思维,加强协调合作,结成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符合各国利益的共同诉求。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面旗帜高高飘扬,既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当前讲好中国故事的焦点、重点和立足点。在国际传播中,必须精心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叙事模式与叙事落点,讲清楚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过程中如何秉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价值基础,使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讲清楚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倡导文明互鉴等思想如何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
三、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基本路径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使中国国际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在总结以往国际传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广泛整合各种传播力量,补齐现有短板,运用系统思维做好战略谋划,全方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一)加强党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工作,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1]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22]P27,“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起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11]P211。奏响国际传播大合唱,一方面要求党的各级部门、各条战线的同志都要有国际传播意识,肩负起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宣传本领与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1]另一方面,党的领导要实现对国际传播领域的全覆盖,做到“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12]P355。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12]P357。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斗争水平的重要途径,提升全党的国际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宣传部门的重要任务,也必将逐步成为全党的政治自觉。
(二)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丰富和优质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个人和组织的国际传播能力空前增强,具备宽广全球视野的传播人才成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资源。中国需要突破知识局限、具备宽口径知识储备和熟悉全球各区域国别特点的专门人才,以国际传播促民意畅通,推进国内舆论环境与国际舆论环境的接轨,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工作,特别是“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和“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的选拔培养,鼓励他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2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1]。
从国家战略高度培养国际传播人才,首先要增强国际新闻教育的定位,进一步科学规范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夯实新闻学教育的人文积淀,在现有新闻学基础课程之上增强世界历史、宗教、哲学、文学等人文知识和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法等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历史的、思辨的、文化的和跨文明的眼光,既能做出基于事实的客观报道,也能用知识性、普及性、准专业的报道引发受众思考,展示国际国内社会的真实面貌。
其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并非“一锤子买卖”,要持续培养,为人才的成长提供“终身教育”。要深刻认识到国际传播人才是涵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是必须重点培养的战略储备性人力资源。必须建设梯次结构合理、能力结构完备、衔接有序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对国际传播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不断充电、终身培养,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完善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系统性继续教育培训体系。[24]P16-18
第三,要特别重视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才培养。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多元化、移动化、社交化、全能化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全媒体时代,掌握先进数字技术的新型传播人才至关重要,必须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通晓传播技术与规则的国际传播人才。在国际传播教学中增强虚拟现实、移动互联、融媒体、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手段的推广与实践。[25]P36-37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国际传播本科生教育立足于培养宽口径、具备国际视野的通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则要侧重培养跨学科、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尤其要重视国际传播创新性、尖端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培养研究型高层次人才。
(三)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际传播是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它的主要理论来源为传播学、新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要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效能,不能奉既有的西方国际传播理论为圭臬,要积极寻求以中国视角描述诠释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热点、中心议题和理论转向,追踪国际传播的中国式建构的学术轨迹,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寻找现实与理论对策。[26]P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研究当代人类社会精神交往现象,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宣理论和工作方法,指明了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目标使命、路径方法、主要力量和国际传播工作者的素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总遵循。[27]P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系列论述为新时代探索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素材,应当充分挖掘其中对国际传播规律的探索与总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突出中国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新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理论的“定盘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精神交往、国际交流的相关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媒介技术观,继承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立足中国实践,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用理论阐释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更加及时地发出中国声音、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12]P160,使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境界、新成就成为向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
(四)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打造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在国际新闻界和受众当中具有强大公信力和感召力的王牌媒体。国际传播强国均高度重视并着力打造传递自己声音的“旗舰媒体”。由于先发及累积优势,西方国家媒体在全球新闻信息、娱乐节目等精神性产品的传播方面居于垄断性优势。据统计,西方50家旗舰媒体占据世界95%的传媒市场,控制着全球媒介体系和海量媒介资源。[2]P127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四大通讯社长期垄断国际新闻的叙事话语权,CNN、BBC、《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朝日新闻》等媒体平台则利用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体系扁平化、扩散化的契机进一步夯实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地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媒市场拼得一席之地,必须打造精干高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旗舰媒体”。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1]P214这是党中央在洞悉国际传播规律基础之上,为中国国际媒体建设规划的蓝图。打造外宣旗舰媒体,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塑造世界的战略需要,必须对标世界顶级媒体平台,从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人员技术配置、拓展国际传播渠道与网络。
2016年12月,立足于国际传播的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正式开播,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级媒体平台。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国主流媒体也不断提升全球新闻采编能力,新闻信息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等传统的权威媒体也纷纷利用社交媒体“借船出海”,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优兔(YouTube)等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发出中国声音,成为中国国际传播重要信息出口。此外,抖音国际版(TikTok)也成为中国传递声音、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体平台,透过各种关于中国的“爆款”短视频,用减少说教、易于接受的形式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在国际受众面前,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作出重要贡献。未来,中国的外宣“旗舰媒体”还需不断对标世界一流,遵循国际传播准则与规律,注重国际传播的本土化,打造针对不同人群、贴近受众生活的拳头产品,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公信力,形成具有高美誉度和中国气派的外宣旗舰媒体。
(五)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搞好统一战线工作,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当前,面对国际传播格局中“西强我弱”的基本态势,一方面要靠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中国赢得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争取境外知华友华媒体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和可行途径。要团结知华友华媒体力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真实的中国,通过“借船出海”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前,国际反华势力频繁炮制涉华谣言,国际舆论斗争成为中国外交工作重要任务。必须团结境外新闻界的知华友华力量,与反华新闻报道针锋相对,及时消除国际受众的误解,用生动的案例诠释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政党,中国人民是值得信赖的人民,中国是值得信任的国家。
除了培养与知华友华新闻工作者的友谊,还要培育知华友华的“意见领袖”,加强对政治人物、著名学者、明星艺人等的引导,以“意见领袖”的人格魅力向国际社会传递真实可信的中国信息,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平台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网红”成为不容小觑的平民“意见领袖”,他们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文化创作,具有可观的传播影响力和话语权。要重视跨国婚姻人士、跨境商贸人士和留学生等知华友华“网红”的传播力,积极引导、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借助他们的智慧与力量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成为国际传播的使者,为争取国际舆论支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