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2023-01-11田少凤

当代体育 2022年47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新课标体育教师

田少凤

我国传统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提出了体育新课标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在体育新课标实施以来,不仅是体育教育教学,而且对我国所有基础性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映射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方面,主要是一方面能够解决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实现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让体育教育教学实现创新性发展,让创新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虽然体育新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治愈,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甚至是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往往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因为体育教学不注重分数,而被各种文化课所占用了上课的时间;一些学校更倾向于引进其他文化课优质的教师资源,而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匮乏;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循守旧并没有创新精神,导致体育教学的方式十分单一;多年来只依据着一个标准进行教学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提出了体育新课标的改革。体育新课标改革不仅可以解决以上提到的关于体育教学的问题,而且可以转变体育教学的教育模式,对体育教学进行彻底的创新。体育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是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的一面,它可以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可以让体育教学更加地契合于小学生的阶段与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让体育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有新意,真正做到有创意,真正地契合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不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为社会现实所制约,从而真正实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受教育,终身爱体育的根本意识,做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1 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小学体育教学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在我国相应的教育大背景下,不仅是老师,就连学生的家长都更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体育教育,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而且还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把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去学习文化课或者报补习班,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且就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还是会有许多学生为了偷懒,而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体育活动中,而更倾向于把这些闲暇的时间拿来做其他事情等。而且学校设置的有关体育教学的栏目也过于模式,且过于呆板,课程设置较少,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无味,让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也让体育教学失去了其本身应该有的意义。

1.1 重视体育教学,转变思想

对于体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思想没有得到合理转变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不仅仅应该打好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身心健康条件,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阶段打好基础的目的。在体育新课标改革后,政府和国家更加要求学校和教师重视体育活动本质的意义,重申了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分量。并且不止在思想上肯定了体育教学的价值,而且也在实际政策上对体育教学进行支持,明确规定了在学校管理教育中无故占用体育课堂的实施,从而保证体育活动与教育有一定的时间,并能够让体育教学顺利的开展,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1.2 改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带板教化,作为体育教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大部分学校因为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且存在呆板的情况。虽然小学体育教育的内容需要是最基础与最简单的,但如果内容一直都是直线走、直线跑这种基础性的,且为学生早已掌握的运动。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不愿意上体育课。而在新课标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后,相关部门要求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特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还要让学生的心理运动起来,要让学生有集体意识,在运动中得到心理的培养;并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还可以穿插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讲解这一项体育运动背后的故事。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单单只在操场上做简单的运动,也可以依据学校的不同环境来做创新性的运动。比如说在南方的部分地區,就可以举办赛龙舟的体育运动,教会学生划船;而在一些北方地区则可以通过冰场教会学生滑冰滑雪,这样因地制宜也能让学生感觉到体育运动是有新意的,体育课堂是能够吸引他们的。并且在赛龙舟,滑冰,滑雪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些运动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不仅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就真正实现了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地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游戏,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从而不让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真正地做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化,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1.3 提高教师水平

在体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教师也在学生教育教学的活动中产生着主导的作用。在以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老师往往因为有了固定的编制和工作,就不再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以前的教学大纲改成了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评价,都有了一定程度上严格的规定,这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完成我们的教学。同时还会让体育教师去认真地理解新课标的标准和内容,让体育课堂的进行有更加紧凑有效且预先的设计,也有了更加新颖的组织形式。并且新课标在一定程度上也更重视体育教学的成绩,让成绩成为体育教学的先导,并使体育教师真正地重视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发展。

与此同时,新课标要求下,体育教师的体育学习领域也得到了拓宽,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知识的教育,而是改成了全面且综合性对学生的教育。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而是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体育思维,那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体育老师就要拥有创新性的思维,这就是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基本点,要必须让体育教师做到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领域,也可熟练地能够掌握其他的运动领域,同时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在体育教学上,而是应该注重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能力的吸取和培养上,让这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从而让体育和其他学科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横向联系,让其融会贯通,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结合,才能够让体育教学变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使得相应的教学规律为体育老师所掌握,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个体育老师该做的事情,进而真正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2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

2.1 合并课程内容

在体育新课标改革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身体锻炼,心理训练,社会实践,学生参与还有运动。这五个部分固然都有其作用,但是分类还是过于分散,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合并,心理训练和社会实践,这两个部分被看作成为一个整体的大部分,且成为了新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合并之后,体育教师就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完成这四项部分,而不是把精力分成五个部分去完成,并且在这四个部分的完成过程中,也可以做到互利互通,在教学中进行对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训练,这样这几个项目都能够彼此帮助,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够真正地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运动技巧的参与与培养,才能够通过这几项的共同发力,帮助学生重拾他们的自信,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达成和同学友好相处,团结友爱,促进日常生活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2 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学生体育课程运动过程中,虽然教师可以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是如果学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那么学生只是根据课堂和学习的要求被迫参与,就会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提不起兴趣,参与度就会下降。而新课标要求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教学,而且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主体。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体育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教学是对自己有益的,是能够吸引自身兴趣的;再从这一方面着手,从而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内涵,也让学生真正地能做到享受运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是有着较强模仿能力的,他们能更好地接受一些新的知识,能够让新知识从外而内的内化为自身所拥有的东西。小学阶段侧重的就是模仿,即使有些时候学生并不理解体育老师所说东西的含义,但是也会像模像样的模仿体育老师的行为和动作,也能明白具体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所以体育老师其实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能够让学生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而不是负担,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爱上体育教学。

老师虽然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但是其可以采用在旁边协助和管理的方式保障学生的安全;并且可以通过作为游戏裁判的这一角色,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其实是一个自由,但不是完全自由的活动;同时也可以亲身地示范利用学生模仿的天性,来让学生意识到怎么样的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正确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喜欢上体育课程。

2.3 更新教學方案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可能已经比较陈旧。比如说,立定跳远教学内容,一直来讲都是小学体育教育中比较重头戏的部分,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立定跳远,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展示自己学到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立定跳远。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立定跳远,但是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和记忆,没有办法更好地自己进行探索立定跳远,从而缺少了探索的过程,也就无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且其教学的目的很可能只是完成了身体锻炼与运动的目的,而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参与感,也没有让学生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训练与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说,我提出立定跳远的相关要求,而不告诉学生具体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自己探索应该如何去进行立定跳远;然后我再进行示范和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以指点,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运动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样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让学生的创新性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彰显,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案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用一套相同的教学方案,会降低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会让学生认为体育教学是负担,而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应该增加更多新的体育项目,而不是固定在以前的几个体育项目过程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其实是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的欲望,这时就可以根据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来引进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南方有江水的地方,可以引进一些水上运动,比如说划船,游泳等。而在一些比较寒冷有大片冰场的地方,就可以引进滑冰滑雪,与此同时还可以和冬奥会的精神相呼应,让学生有着更强的现实体验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而一些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其实也是可以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这些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改编,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适合于学生的心理条件,在创新之后让学生更加享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

与此同时,我还运用了大学的选课机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愿意参与的体育内容和项目,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彻底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要求。

3 小结

综上,只有体育教师能够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学习,真正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握国家新课标的内在思想,才能够把体育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真正联系到一起,才能够实现体育新课标的落地,才能够真正让体育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影响逐步扩大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与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青岛同安路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新课标体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老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育老师生病了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