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与健身目标的构建途径
2023-01-11石志勇
石志勇
体育教学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长久以来,我国大多高职院校多是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没有对体育教学予以一定重视,致使大多数学生也忙于学业、苦于就业,而缺少对自身身体素质的了解和重视,长此下去,我一国之青年身体素质、体育能力都得不到显著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都是百弊丛生的,若高职学生身体孱弱、体不健康,势必难以满足高职教育中为国家培育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阻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未来规划、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制约作用。若要兴教育人,必要发展体育、重视健康。由此可见,在新时期背景下,构建一套长远、清晰、科学、合理的高职体育教学与健身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领域,也是高职院校强化自身办学宗旨、实现长远发展的软措施和硬道理。
1 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
在全民重教的背景下,素质教学理念已经全面地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这也使得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职能得到了有效凸显,同时也对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其自身的教学模式依然呈现严重的滞后性和单一性,教学能力也过于薄弱。存在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教学资金、环境、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其体育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体育教师的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也有待完善和提升。基于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薄弱,再加之对高职生实际身体情况缺乏系统、深入地了解,致使其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难以真正意义上给予高职生规范的体育指导,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高职体育教学成效,难以发挥出体育育人的优势,也极大程度程度上弱化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1.2 体育课时缺乏,课程内容单一
体育技术是需要充分时间和训练才能够中能够掌握的,而高职体育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结合教学大纲来安排的基础课程,是不能随意删减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时安排、内容教学环节都不够完善,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是课时上存在严重不足,这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呈现严重的滞后性,在教学中还是延续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没有融入创新性元素,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3 场地设施等硬件投入不足
想要提升高职体育教学质量,让高职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于体育教学中,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体育设备、场地设施的投入,可以说,一个高效地体育教学模式离不开充足的场地设施等硬件设备的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依然仅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相关教学设备的投入日益增加,而对于场地设施等硬件投入则趋近于保守,这也极大程度上遏制了高职体育教学体系的优化发展,不利于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高職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健身目标的构建
2.1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在教育现代化推动下,高职体育教学理念需要推陈出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体育课程体系予以不断完善,保证体育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导向性以及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强化两者之间的融合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深入挖掘体育学科的育人职能,让体育学科的多元属性能够得到有效拓宽。具体言之,高职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分支,是自身的一项教学工作,还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要将体育教学和学生身体健康程度、未来长远发展规划、坚忍意志力的培养等有机结合,使学生从了解体育再逐步到爱上体育,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鉴于此,在当下高职院校具体教学过程中,院方领导、体育教师需要密切交流,结合体育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高职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等,来设计出一个适应高职生发展需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体系的实际进展情况,来加以科学调整和规划,使得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导向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还需将相应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俱乐部活动课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中,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1)必修课:高职院校需要在大一阶段必修教学内容。其主要的教学内容需要囊括健身方法、健身原理、基础专项课程等等。其中,在开展基础专项课程时,需要对学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方式予以着重培养,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体育动作,意在为后续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学生有效练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2)选修课:高职院校需要在大学二年级开始选修课程,基于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三年制,甚至存在部分专业为期只需要短短两年,所以到了大学二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身体素质特点,开始选修课。
(3)俱乐部活动课。高职体育教学中开设俱乐部活动课的实际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训练需求。在具体开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别比例等等,来优化设置体育俱乐部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2.2 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办学特点,来适当地添加一些一般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拓展和延伸这类体育教学的时间,同时还要适当地删减一些技能型练习课程和对应的教学时间,以来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实际目的以及实现构建高职体育教学与健身目标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上述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对传统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作到颠覆性转变,同时还有利于建立科学、系统的体育课程体系,对于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完善和深入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以及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需求,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机制,在强化学生身体机能、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来不断强化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锻炼,最终使得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体育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方法来自主地投身于日常体育锻炼中。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开始深化课程改革的落实,针对于其课程改革需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实现对体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即如何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程时间,让体育课堂效率能够实现最优化,即如何在同一个体育项目的不同教学环节中科学且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时间。(2)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划分各个体育项目的学习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体育时间内,进行更为高效、系统的体育练习。
鉴于此,在实际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改良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导向作用,可以将“分层差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有针对性地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让学生由传统被动学习、被动锻炼逐步转化到自主锻炼、自主学习。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来优化选择教学方法,以契合高职教学改革的标准。
2.4 改变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
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便于学生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持续动能。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措施。为了能够深化体育育人的教学机制,完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高职体育教师需要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计考核方案,以此来发挥教学考核的实际作用。总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不仅是高职体育教学工作高度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深化师生“教”与“学”之间融合机制的需求。
(1)教学评价。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评价并不具备有效性,仅仅是根据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来进行点评,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此种“一评定优劣”的方式是有失偏颇的,也难以体现出评价机制的公正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融入于总体评价中,深化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融合机制,以此来凸显出评价结构的合理性,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满意度。过程评价,指的是,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而结果评价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有效评价学生完成课程任务和课程目标的具体情况。此外,在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导向性等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制定训练为主、理论为辅的体育教学体系,以强化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基于此,在进行体育教学考核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来优化制定体育健康个体评价指标体系(表1),意在推进体育教学成效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2)教学考核。首先,教师需要科学设置考核标准,如可以设置成:学习态度10%+必修课程40%+选修课程25%+身体素质10%+课外活动课15%;其次,教师需要优化选择考核内容,要注重考核内容的代表性、实践性,保证考核内容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多项运动能力;再次,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方法和考核评分。在评价学生技能时,需要将学生的动作规范和实际运动效果予以有机结合,立足于学生体育能力为基础来制定评分标准,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及格标准之上;在对总评成绩予以考核时,还需要尽量地加强评技和学习态度的比重,适当地减少达标的比重要求。最后,教师还需要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予以高度重视,即在实际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考核的激励功能,让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足之处予以客观地了解。此外,还需要不断强化教学考核的改进功能,即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教学成效,来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来矫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意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高职院校实际教学特点来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要远远少于普通高校,他们的学习时间也都较为短促,多是2-3年。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上发挥体育育人的教学价值,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重要研究的课题领域。从高职体育教学与健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目的来看,高职院校除了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机制,还需要对培养学生实践学习能力予以高度重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的特征、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出可行性、科学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高职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