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体育社团活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2023-01-11白鸿英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社团体育锻炼体质

白鸿英

体育社团属于一种课外学习组织,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为前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体育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和枯燥的体育活动相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在提升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就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进行探析。

国家数据库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优秀率、达标率在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小學生出现生理机能水平下降、运动能力欠佳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中小学要积极开展体育课,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条件和机会。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加强体育社团建设、积极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从教室走向操场,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1 体育社团活动对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

1.1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新课标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并能够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局限于体育课堂上。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就是一种将体育活动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举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社团,积极参与其中,在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有效缓解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渐渐地将其当成一种生活常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中小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难以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体质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难以产生体育锻炼的内驱力。而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社团活动中,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形成健康意识。

1.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除了体育课之外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少,体育课时非常有限,难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大大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社团活动的类型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在体育社团活动中感受体育文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中小学校可以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开展社团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改善学生不良的作息方式,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1.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社团活动是团体性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认识新的朋友,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在团体性的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怎样高效合作,能够处理好自己和团队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烦恼,而体育锻炼是释放烦恼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缓解不良的情绪,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总之,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中小学体育社团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

中小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建设体育社团。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出发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比如跳绳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排球社团、体操社团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运动需求。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可以根据本校的特色项目建立体育社团,科学确定社团活动项目。学校还应该考虑自身现有的资源,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长项和优势建立社团,发挥出每一位教师的优势,提升体育社团的可行性。学校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运动项目,比如飞盘、轮滑等,深入挖掘学生的体育爱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如果本校的教师专业能力有限,也可以针对具体的体育社团的类型和活动外聘专业教师,支撑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展。

在体育社团组建的初期,学校要加强宣传工作,让全校的师生都可以深刻认识到体育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将艺术、文化、科学还有体育等多元文化都融入到体育社团中,发挥出整体育人功能。为了提升体育社团活动的质量,学校要明确社团开展的目标,并组织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以社团为单位组织各种友谊赛,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

2.2 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教师也应该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工作,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应该以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作为落脚点。体育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最新的教育理念,围绕体育核心素养落实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工作。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运动习惯、运动能力、体育品格、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这些都要渗透到体育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还能够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情感,并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社团也要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从跳、跑、翻、滚、爬等方面设计社团活动项目,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教师还要针对性渗透体育健康知识,将科学健身以及安全防范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融入到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

2.3 加大经费支持

建立体育社团需要依赖相关的硬件设施,确保社团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当前部分中小学的体育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各种体育器材的数量不足,运动场地的面积也不够大,这些都会阻碍体育社团的建设。要想有效推进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保证拥有宽广的活动场地和重组的体育器材,因此学校要增加在体育社团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严格把关经费划拨和经费申报。为了确保体育社团经费能够合理运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通过校内监督和校外监督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督力度。每一个社团都要选择一名负责人监督经费使用,购买社团材料时,要先整理社团的体育材料,通过表格的方式提交给年级组长,审批之后报送到学校的相关负责人,由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进行采购,由学校投放资金。在体育社团资金管理方面也应该建立有效的制度,学校会计还可以设立专用社团账册做好体育社团方面的资金管理。

2.4 提升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

社团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因此一定要提升社团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自身要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按照计划展开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和路径学习更丰富的体育社团理论知识,学习更多专业的体育项目技术技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要有明确的方向,可以从教师自身的特长、有点、爱好以及教育经历出发做好自我分析,结合自己的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规划。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分享社团活动开展的经验,在交流研讨活动中提高业务水平,发挥出群体效应,研讨体育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方案。

教师自身要积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社团活动,不能敷衍了事,要做好科学备课,提高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质量。教师备课时要按照学校的场地、社团活动开展的计划安排做好备课,可以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质的方面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做好备课。要通过体育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师就要对学生现有的体质健康水平加以分析,立足学生的现实情况安排合适的社团活动强度和时间,科学设计课堂任务。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安排社团活动的强度,确保学生的体质增长。

要及时反思教学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过程,还要关注最终的结果,总结社团活动中的优点,并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加以纠正,不断提高社团活动效果。

2.5 建立完善的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要发挥出体育社团的重要价值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学校以及教师还要建立完善的体育社团管理制度,让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更科学、规范,最大化发挥出作用和价值。当前部分学校虽然设立了体育社团,但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是没有严格落实,导致体育社团的开展无序混乱,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出效用。针对这一现象,要求中小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体育社团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社团管理制度可以从体育社团建设以及活动开展等方面建立。在人员招收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招生制度,体育社团建立的初衷是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课后锻炼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因此要遵循自愿原则,加强体育社团活动的宣传,让有意向的学生到对应的社团申报参加,由社团的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统筹协调好学员,把控好人员的流动,让社团内部的管理更科学规划。社团活动属于课后活动,在社团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点名制度和请假制度,学生一旦参与社团,原则上应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不能随心所欲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如果实在有事没有时间参加要请假,每次开展社团活动会点名,以此促进社团内部活动的有序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中学生要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还要建立完善的社团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种运动损伤的预防管理,及时分析社团活动开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此外,为了推进体育社团的有效开展,学校还可以建立考核制度、竞争激励制度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出社团的功能和价值。

2.6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要发挥出体育社团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学校开展体育社团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要同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过程和结果,将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运动态度、社团活动参与积极性、配合程度、动作标准程度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出发确定评价指标,定期进行体能测试,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展,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反馈出发调整体育社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社团活动的开展水平。

3 发挥体育社团活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参与要适度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开展各种体育社团活动时也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要成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教师不能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也不能抢了学生的风头成为了社团活动的主角,而是要遵循适度参与的原则。体育社团活动应该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展为中心,不能受到教师个人意志的影响,要真正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开展工作。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社团活动,参与体育训练,制定训练计划等,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体育社团的主人翁,形成归属感。教师要成为社团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当学生在参与体育社团活动时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一起来进行客观的分析,商讨解决的对策,帮助学生战胜挫折,突破难关。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在参与体育社团活动时的情绪状况、参与程度和思维状态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进行个性化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现有的水平上获得进步。

3.2 学生锻炼要有效度

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要注意活动的有效性,从学生锻炼的效度出发设计对应的社团活动。比如如果学生带着消极的情绪参与社团活动,将活动当成任务完成,整个过程心不在焉,那么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开展社团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社团活动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并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积极参与其中。另外,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体质、体能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哪怕相同年龄的学生体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社团教师开展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结合学生的体质、身高等将学生分层,制定适宜的训练方案,在社团活动开展中分类指导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 结语

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仅仅依赖体育課堂远远不够,中小学还可以建立体育社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延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

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探索体育社团活动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002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社团体育锻炼体质
缤纷社团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