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制造成本管控及实施策略
2023-01-11张文林
张文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逐渐加剧,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就应当着重强化成本管控,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成本流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制造成本管控,并且加强产品总成本管理和动态成本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降低经营风险,确保实现制造成本管控以及企业发展目标。
一、民营企业制造成本管控的意义
(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制造成本管控是企业提高利润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核心手段之一。成本是利润的重要抵减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毛利率乃至净利率的高低。对企业而言,制造成本即生产成本一般可达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制造成本的管控对利润实现极为重要。对制造成本的有效管控,财务管理人员会有意识地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单独核算各项生产制造环节产生的成本费用,单独划分各个生产工艺,确保各生产环节和制造流程科学准确管控,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控制额外制造成本,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大幅度地减轻企业的生产压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科学正确的战略目标。制造成本管控是实现民营企业战略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制造成本管控理念在不断更新变化,首先,以往更加关注制造成本核算,现在更加兼顾制造成本核算和制造成本管控;其次,以往更加关注产品制造成本管控,现在更加关注产品总成本管控;最后,以往更加关注静态成本管控,现在更加关注动态成本管控。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来讲,制造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是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三)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
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盈利水平往往可通过内部投入与产出比来衡量。通过有效的制造成本管控,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比,提升全员的成本管控意识,拟定出更加符合公司实际生产制造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成本核算方式,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
二、民营企业制造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控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部分企业对生产制造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库存物料往往缺乏相应的自动预警提示,并且采购环节复杂冗长,容易造成逾期付款的情况,从而影响生产物料的购置,进而影响生产进度,甚至出现生产线一度停滞的现象。企业的成本管控存在体系不完善以及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成本核算方式单一
部分企业在核算生产制造成本时,采取的成本核算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体现产品实际的成本,造成公司决策管理失误。例如,对于电子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是其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某些自制半成品以及人工费用等费用支出比例较高,倘若仍采用相同的分摊方式,就会造成制造成本较低,难以体现实际成本。
(三)绩效考核设置不合理,成本管控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相关职能部门达成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但是公司整体层面的制造成本管控收益仍不理想。例如,销售人员虽然达成了既定产品订单预算,然而这些产品订单的毛利较低,经济效益低。同时,成本管控奖惩机制有待完善,无法实现良好激励,无法管控隐性成本,不利于将公司制造成本管控计划落到实处。
(四)忽略产品总成本管理和成本动态管理
部分企业的制造成本管控更加关注产品制造成本,而容易忽视产品的总成本,即以产品营业收入高于产品制造成本作为主要的盈利评判标准,这种方式无疑是片面的。同时,更多關注成本投入管理,而容易忽视公司总体经营环节各项活动的相互影响,未实行成本动态管理。例如,如果在产品研究开发阶段未能全面考虑产品对发货包装的影响,那么可能造成发货成本过高。
三、加强民营企业制造成本管控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制造成本管控
在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财务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大力推动信息管理系统深化改革,依托信息化平台,优化制造成本管控,完善制造成本控制体系。
第一,完善内部的产品结构。由于民营企业的产品种类多,生产批量大,因此,企业可根据各实物零部件在电子产品的配置和发挥的作用,全面评估分析产品零部件的成本,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合并同一种类的物料,保证物料的通用性,有效提升存货的周转率和资金利用率。
第二,积极主动推动生产制造环节信息化革命,将智能制造、数字制造和绿色制造作为基础,实现生产图纸数字化,推动采购、入库和销售的物料ERP化,显著加快物料的流转效率。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生产物料预警制度,提升库存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大幅度地提升生产制造质量和效率。例如,可借助ERP企业管理系统,优化各成本功能模块,全面记录制造成本管控的各项信息数据,发现各生产制造环节成本的关键构成因素。民营企业也可搭建相应的制造成本数据库,剖析原始资料文件,为后续的制造成本管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民营企业还可借助扫码溯源系统软件,制定产品的防伪标签,一键完成生产车间的计划下单和制造成本消耗等操作,实时控制生产投入和产出配比,及时掌握生产目标和实际生产的差异,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成本控制。
第三,构建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成立制造成本管控执行小组,细化各项制造成本管控目标和指标,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相关岗位的权责,并且制定相关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同审批制度、财务报销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等,细化各项活动,提升制造成本管控的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架构,严格审核各项费用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制造成本管控计划,加强过程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各项生产制造活动。
(二)创新成本核算模式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推动生产制造成本管控智能化,将其由财务核算型成本向管理型成本转变,根据具体的产品成本结构和费用支出类别、生产规模大小和生产复杂程度等自身条件,选择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方式,严格遵循资源消耗的方式,合理分配制造成本费用,提高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的广度和深度,精准归集制造成本。具体来说,创新制造成本核算方法,全面分析不同产品的成本结构,实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口径,例如,将生产系统、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成本核算标准进行统一,有机融合生产流程和财务会计核算流程,促进业财融合,建立完善的制造成本核算一体化体系,显著提升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同时,全方位梳理各项生产制造成本工序,从生产订单的根源抓起,生产人员与研发人员、销售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等共同讨论部件选型的范围,找到生产制造成本动因,细分各个生产工艺流程的成本,合理搭建相应的生产制造成本分析模型,制定相应的制造成本会计控制标准,消除供应链相关的客户增值作业,显著缩短产品耗费的生产周期,严格管控生产制造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制造成本会计核算的标准化。
(三)健全成本管控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健全有吸引力的成本管控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具有公平性的成本管控奖惩机制,有效控制生产制造成本,从而激励研发人员、采购人员和生产人员等相关作业人员参与到制造成本管控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成本管控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优化公司的生产制造流程,节省生产制造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民营企业也可将责任中心当作一个单元,成立职责不同的责任中心,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实行生产制造成本的分级核算和分级管控,还可成立各个小单元责任中心,细化不同的成本管控目标,有助于后续的成本核算、考核和成果应用。
同时,遵循定额配料制的原则,实行材料物资的定额配置,避免由于缺乏管控而造成的零部件大量浪费。还可借助零基预算的方式,科学减少非生产成本。一般来说,制造型民营企业的成本涵盖生产制造成本和非生产制造成本两个部分,非生产制造成本管控同样重要。因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分析并管控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并且加强非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采取零基预算的手段对其进行合理压缩,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加强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留存相应的预算费用,而不是待设备出现老旧和故障时再投入大额的维修保养费用。
(四)加强产品总成本管理和动态成本管理
从产品总成本的角度出发,严格遵循成本相关性原则,加强产品总成本管理,重点关注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质量成本、销售费用和售后费用,全方位控制生产制造成本。同时,加强动态成本管理,动态平衡各环节成本投入,降低产品总成本。
第一,研发人员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时,应当合理设置目标成本,财务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监督管控目标成本。即研发人员需要按照新产品的构造,分解产品各个零部件的成本,比较各研发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并且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研发设计成本。将目标成本的达成程度和进度当作该项研究开发项目验收的一项考核指标,还可为研发部门设置相应的研发降本目标,充分发挥研发人员节约成本费用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加强供应链成本管控。由于产品制造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部分较大,因此存货成本通常也较高,存货管理至关重要。采购人员可按照公司实际的产品生产周期,科学下达相应的采购方案,有计划地采购材料物资,使得各类存货期末价值保持在合理的范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管理成本和存货资金占用成本,显著提升存货周转率。财务人员也可制定各月的存货分析报告,实时控制存货金额的环比变化状况。同时,加强风险资产管理,合理设置风险资产占总存货比例等风险资产的基线,尽可能地减少材料呆滞风险,减少风险资产损失。根据年度预算和产值完成状况,加强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管控,剖析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准确计算工费与产出的比例,并且将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将其管控在合适的范畴内。同样地,民营企业可设置相应的预算实施状况达成占比和人工费用占产值的比例等指标,准确评价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制造费用管理水平,促使生产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提升生产效率,缩减生产制造成本。
第三,强化产品订单的毛利管控。通常来说,制造型企业单个产品的订单金额较大,因此除了将产品订单总金额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订单的质量,根据不同的产品、所处的不同地区和自身的行业领域等,拟定合适的毛利率与边际贡献率等业绩评价指标,确保业务人员不仅关注产品销售合同的签订,而且关注获取高质量的产品订单。
第四,强化产品交付、产品安装调试、产品维修保养和产品售后等过程的成本管控,尽可能地完善产品安装或者现场服务程序。财务管理人员在统计产品边际贡献额时,需要把产品交付成本中的产品运费总额、产品安装调试成本、产品维修保养成本和产品售后成本当作变动费用来计算,从而更加直观地显示出该产品实际的盈利水平。
结语:
随着各行各业供应链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传统的单一制造成本管控模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期下民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发展需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使制造产品实现实际的利润值,民营企业除了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究开发更多的高质量产品,还需要密切关注生产制造成本,创新成本核算模式,并且健全成本管控績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以生产制造成本管控的显著优势来增加制造产品的纯利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