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的特征、发展逻辑及发展策略

2023-01-11居桦

今日财富 2022年34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技术经济

居桦

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呈现出技术体系多样化、产业层次化、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平台化等显著特征。数字经济源于信息技术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着经济社会系统发展形态和运行方式全面变革。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2年的1.22万亿增加至2021年底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10.3%增长至2021年39.8%。本文即就数字经济的特征、发展逻辑及发展策略等问题做些探讨。

一、数字经济的特征

1995年美国IT咨询专家唐·塔普斯科特首次提出数字經济的概念。在国内,较早提到数字经济是在1999年,学者邹维指出数字经济就是基于互联网以数字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就数字经济内涵、理论基础、功能作用、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虽然目前学术界关于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参差不齐,但也有共识之处,学者们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主要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各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多样化。多数研究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构成的技术集群推动着经济变革。新科技呈现出“一主多翼”格局,既包括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也包括新材料、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新技术领域的技术集群。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把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二)产业层次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多样化,使得产业层次性更加明显。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软件与内容服务层。基础服务层企业,主要凭借拥有的通信资源、硬件和数据从事经济活动;平台服务层企业,通过掌握资源对接和交易规则开展平台服务;软件与内容服务层企业,主要是通过掌握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应用产品而从事服务。

(三)主体多元化。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以往的“政府—产业—从业者—消费者”的结构发生变革。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平台,资源供给完全放开,形成了从业主体、数字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拥有者、线上平台企业、线下资源拥有者等共存的多元局面。从微观数字经济主体来看,主要包括生产商、服务商、消费者以及连接三者的中介平台企业,他们既扮演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形成者。

(四)组织平台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人类随之开始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社会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转为工厂。当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社会生产组织转变为以公司为代表的组织形式。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成为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催生的新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平台经济属于较为新颖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企业基础上,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把数量庞大的各种零散服务商和消费者纳入同一个网络中,网络中不同主体通过交流和交换等方式进行互动从而创造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已经成为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媒介,也可以说是组织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单元,处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中心环节。在平台商业模式中,企业间的关系则由价值链上下游分工向平台上企业间的密切协同转变,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从原来的单一方向价值转移转变为共同创造价值,公司不再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消费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使用价值的接受者,消费者在平台经济中是可以实现参与甚至主导产品生产过程的目标,消费者从原来被动接受方转变为主动参与方,通过与企业和平台的协同合作,从而创造价值。另外,平台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用户流量决定的,当开发出来的平台被越多的用户注册使用,那么平台创造出来的价值相应地也会越大,而网络效应则是平台企业无限增长的基石。

二、数字经济的发展逻辑

从世界范围看,数字经济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被运用到商务领域,标志着全球数字经济就此快速发展。

(一)科技进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四次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科技革命不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甚至重构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如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航天空间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导致了新兴“知识工业”部门的产生,开启了“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不但加速了各种新业态、新工艺和新模式的诞生,而且引发了经济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在农业领域,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传统农业改造与升级,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在制造业领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等制造技术的突破,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在服务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移动支付、金融科技、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和数字政务等服务新形态持续发展,使得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满足。

(二)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新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不亚于劳动力与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有学者指出,近几十年来,各类网络平台上产生的数据量十分惊人,超过人类几千年产生的数据之和。尽管这些海量数据往往是碎片化和非结构性的,但经过信息技术清洗、挖掘和分析加工形成数字信息产品之后,就变成了具有利用价值的投入要素或者消费品。在产品形态上,主要是无形的,以数据库等为依托。由于数据资源及产品具有可复制、可共享和无限增长等特性,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前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产品,商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必须通过有形市场进行交换。数字经济时代的商品交换主要通过无形的虚拟市场,因为交换的商品主要是数字信息产品,尽管其存在也需要依附于物质载体进行存储和传播,但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产品,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进行交换。由于数字信息产品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进行存储和传播,具有可复制和可共享等特性,因此,位于不同时空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同一产品进行同时消费使用,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效用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三)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重构。从生产要素看,数字经济时代,虽然传统生产要素依然不可或缺,但是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有所下降,数据已成为关键要素。因为只有生产、消费、服务和管理等领域的各种要素资源数字化并汇聚在网络数据平台上,数字经济才能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力量优势。因此,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企业已成为新的生产交换关系主体。平台能够将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不同主体集合在一起,以较低的成本使外部各参与主体进行价值共创。从人力资源看,如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正在由操作型和技能型员工向知识型和创新型员工转变。在生产活动中,人力资本的投入,不是传统机械生产中的简单“替代”或“补充”,而更多的是能够主导创造性生产过程的投入。从生产模式看,传统经济的产品生产模式是“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制造”,而数字经济条件下,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线性”创新过程,“设计、开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产品发展变为“并行”创新过程。从生产方式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工业制造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新产品开发周期、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产能利用效率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了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的大幅提升。

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策略

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及通信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后,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移动支付和共享出行等领域全球领先。想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数字经济最鲜明的特征。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是从制度和政策上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创新氛围;二是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发挥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重新整合汇聚,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四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的结合,通过政策支持等手段充分调动信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二)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整体而言,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新技术的渗透性尚未完全发挥。因此,推动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尤为紧迫。一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推進数字技术在农工商业以及公共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释放数字红利。二是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要求,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云计算、集成电路、物联网、3D打印和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能够占据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新产业和新业态。三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利用“云服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鼓励企业与装备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等联合,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

(三)加快产业数字化。众所周知,数字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是企业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既是创新主体,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应强化数字化思维,加强人才队伍和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推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等的数字化转型。行业骨干企业应系统整合内部信息系统,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企业之间形成协同联动机制,行业龙头企业应发挥自身技术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二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等方面,涉及范围广,技术复杂,建设标准高,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强部门、行业、地方和企业协同配合,重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区块链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如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数据流通交易制度和数据安全治理制度等,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和数据要素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四)构建完善的监管和治理体系。一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及专家的作用,在政策制定和监管实施中形成协同机制。政府加快数字经济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建设、市场竞争、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实现监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垄断和恶意竞争,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同时,完善国家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中的作用,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效率。二是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积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政府安全监管、市场安全服务和企业主体安全的协同机制,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三是强化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为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立法、完善机制、强化监督和严惩侵权行为等,构建良好的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作者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技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