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3-01-11钟雅琦
钟雅琦
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农民距离美好生活方式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生产手段滞后、不良消费习惯、交往功利化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经济、转变观念、加强文化建设、基层治理和制度创新等多方位着手,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也是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是包括生产、消费和交往等在内的一切农民生活领域的总和,只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才能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有必要对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业农村农民的“强富美”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因此,新时代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既是满足农民群体美好向往的现实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1. 满足农民美好向往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虽然如今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基础设施、医疗保障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方式,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适应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说,对包括生产、消费、交往在内的农民生活提出“低碳化、合理化、和谐化”的更高要求,有利于解放农村潜在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必须包括低碳的行为模式、合理的消费需求、生态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民素质、能力、个性等全面发展。可见,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是农民美好生活图景的外化表现,也是满足新时代农民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
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国小农”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幸福美满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国家安定,这是由农民的人口数量和职业特性决定的。一方面农民人口数量决定“农稳社稷”,农业发展依然是我国之根本。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亿人,即使基本实现城镇化,仍將会有4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另一方面农民职业特性是保证“粮安天下”,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才能保证中国14亿人口吃饱饭、吃好饭。农民这一职业特性意味着农民美好生活方式和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外在的同向力,只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
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是衡量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民文明程度的“晴雨表”。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做出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要求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触动农民的生活方式如同触动一根最敏感的神经,能对农民产生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影响。概而言之,农民生活方式的美好转变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全局和振兴关键。在整治农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下,必须组织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走绿色发展道路。在治理乡村风气、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下,必须从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际观。只有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方式,才能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藩篱,适应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二、当前农民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
在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朝着现代化发展。但受限于主客观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农民生活方式仍存在生产手段滞后、不良消费习惯、交往功利化等困境。
1.生产手段变革滞后
我国农村地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农业发展存在技术发展滞后、生产方式现代化不足等问题。农业劳动力质量不高,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实施的接受能力较差,再加上小规模家庭生产也让耕地的经营性收入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机械化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导致农村生产手段变革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学者统计分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低于美国,2019年中国农业人均产值只有0.56万美元,远远低于美国的10万美元,2020年美国玉米单产是中国玉米单产的1.7倍。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的80%还存在很大差距。现阶段,生产手段变革滞后、农业科技成果运用率低等现状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亿万农民对于美好生产生活的需求迟迟得不到满足。
2. 消费行为存在陋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大幅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日渐提高,消费结构也在日益合理。但农民消费方式还存在很多陋习。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好面子,消费缺乏理性;二是人情消费昂贵。受传统习俗影响,农村红白喜事崇尚热闹、追求大操大办。这种人情消费加重了农民负担,又催发了攀比之风。这种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是对传统勤俭节约美德的摒弃,对农民消费质量完全没有意义,不利于农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3.人际交往功利化
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传统的以情感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模式被打破。一方面,农民交往中的亲情道德因素被金钱所替代,农民人际交往呈现物质化、功利化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农民人际交往逐渐平淡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情交往严重功利化,嫌贫爱富多了,势利眼多了,“礼”被物化为“礼物”,“礼尚往来”变成了“礼上往来”。亲戚邻里之间缺乏了责任、尊重,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
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层面、多维度的,与之相应,美好生活方式的实现也必然是全方位、全领域。因此,必须从发展经济、转变观念、文化建设、基层治理和制度创新等多个角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而多方位保障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实现。
1.以经济发展拉动产业振兴,奠定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是产业振兴的核心,也是农民美好生活实现的基础。农民美好生活首先是物质上的富足,只有经济富裕,才能拥抱美好生活。以乡村经济发展带动产业振兴,才能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才能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图景变为现实。因此,实现农民美好生活方式首先要坚持从“三个依托”来发展农村经济。一是依托本土特色,实现品牌发展。围绕本土特色、区域优势,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将乡村特色转变为生产力优势,并利用“互联网+”运营模式,不断打响乡村品牌知名度,打通农产品的流通销售之路;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实现融合发展。根据乡村的自然风光、农业遗迹和习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解放农村潜在生产力,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依托村企合作,实现抱团发展。通过鼓励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实现企业和农村的互利双赢。
2.以观念转变推进生态振兴,增强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生态意识
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要转变农民的小农思维和传统观念,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既满足了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又顺应了农民实现“生态宜居”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因此,以观念转变推进生态振兴,重点是要引导农民绿色生活、树立环保意识。一方面要通过挖掘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引领农民树立“绿色生产生活”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價值观。另一方面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增强农民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推动农村绿起来和农民富起来同向发力。
3.以文化建设加强文化振兴,筑牢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柱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归根结底是农村文化建设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振兴乡村文化,实现农民“乡风文明”的美好生活愿景。首先,要破除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举办各种文化汇演、艺术节活动提供乡村公共文化场所,促使农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其次,不断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使广大农民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最后,加强乡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增强应对西方错误思潮的辨别力和抵抗力。
4.以基层治理促进组织振兴,为农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农村攀比、赌博等不良风气,阻碍了农村的正常发展,让农民的美好生活蒙上了阴影。对此,要加强基层治理,遏制“不良消费”,为实现农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一是坚持规范治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管理细则,确保农民群众依法依规办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完善奖罚激励机制,提高农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二是坚持重拳出击,通过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治理农村不良风气。村支部书记带头,成立整治工作小组,对农村“大操大办”等行为进行限制。三是坚持宣传引导,利用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民风淳朴的乡村新气象。
5.以机制创新助力人才振兴,完善农民美好生活方式的内在支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也是带领农民奔赴美好生活方式的“领头雁”。当前农村人口外流严重,生产手段滞后,严重延缓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只有以机制创新激活人才振兴的“引擎”,才能为农村注入无限生机,让广大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方式。首先,逐步放开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限制,打破人口流动的壁垒,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其次,对专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从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使之更好地适应乡村环境,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最后,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利用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建立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最终形成人才、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