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运动与延安大生产运动(三)
——摘自《中国劳模史1932-1979》
2023-01-11姚荣启
□姚荣启
(三)三五九旅与开垦南泥湾
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最为闻名,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先锋”,是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1940 年4 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的农业专家乐天宇提出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工作计划》,得到了时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长李富春的重视。考察团之后到南泥湾考察,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1940 年5 月,朱德从晋东南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提出了在不妨碍部队作战和训练前提下,实行屯田军垦的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密切军民关系,同时帮助边区的建设,也改善部队本身的生活。朱德亲自听了乐天宇的汇报后,在乐天宇等人的陪同下,1940 年9 月至次年3 月,朱德先后三次到南泥湾实地了解情况。经反复研究后,朱德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并很快得到批准。自1941 年3 月到1942 年,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先后分四批开进南泥湾。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身背钢枪,手握镢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生命和汗水,硬是把一片荒山野岭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正如贺敬之作词、马克作曲、郭兰英演唱,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而经久不衰的陕北民歌《南泥湾》所生动反映的那样: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呀
鲜花送模范
三五九旅为建设陕甘宁边区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其他抗日根据地开展生产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表率,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
(四)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从1942 年陆续展开,1943 年、1944 年就发展得较普遍了。毛泽东在1943 年6 月1 日发给彭德怀的电文中说:“抗战还须准备三年,我党应在此三年中力求巩固,屹立不败。”“除坚持三三制外,应以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如人民(主要是农民)经济趋于枯竭,我党即无法生存,为此除组织人民生产外,党政军自己的生产极为重要。”同年10 月1 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指示中又指出:敌后各根据地“必须于今年秋冬准备好明年在根据地内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除陕甘宁边区外,暂不提丰衣足食口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重研究生产的人,不算好的领导者”。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要求也不同。以军队、机关、学校的自给率来说,毛泽东认为,陕甘宁边区应力争达到100%,而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应达到50%,游击区应达到15%—25%。
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方针政策,使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提高了广大军民的生活水平,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密切了党政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1941 年、1942 年两年的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农业、工业等各行各业都有较大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到1942 年底,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民学各部门经费自给率已达到一半以上,资产积蓄达5亿元左右,取之于己的部分已超过取之于民的部分。“战斗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也在‘劳动与武力结合’ ‘战斗与生产结合’ 的口号下,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开展大生产运动和进行经济建设的多种形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
在领导大生产运动的过程中,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组织起来》等著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的这些著作,构成了当时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是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抗日战争中,从延安掀起的大生产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大生产运动起到了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日的作用;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同时,通过大生产运动,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大生产运动的成功开展,对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模范事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