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篇: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摘自《劳动教育箴言》
2023-01-11
追溯历史发展,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到现代文明的云数据、人工智能,都是人类劳动的智慧结晶。人类劳动始终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实践之中,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本篇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出发点,收集整理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关于劳动的至理箴言,其中阐释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乃是文明的创造者。
——《刘少奇选集》
◆箴言释义◆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通过劳动供给全世界衣食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劳动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早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始了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作为“人借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人类一般的生产活动”,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道德认知,成为公序良俗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追溯历史的发展,正是源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文明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人间美好梦想才得以实现,人类历史才得以不断铸就辉煌。
广大的青年群众也都懂得,祖国的美好将来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只能靠艰苦的劳动来创造,他们生气勃勃地为新社会的建设而努力劳动。
——《朱德选集》
◆箴言释义◆
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怀抱有殷切期待,2015 年4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2018 年9 月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的重要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进而在劳动中深化认识,从劳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吃苦耐劳、坚毅果敢的优良品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升劳动教育在青少年中的实际效果,不仅是当前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从事脑力劳动的青年,也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这对于他们的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
——《邓小平文选》
◆箴言释义◆
人类最初的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只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二者才相对分开,有些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有些人专门从事体力劳动。但从某一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二者又是紧密结合的。
体力劳动是人改造自然世界、升级精神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劳动者身份认同、阶级意识确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价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体力劳动的教育内核。社会主义高校要发挥体力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作用,拓展体力劳动实践平台,构建“五育协同”育人体系,发挥体力劳动基础性育人作用,培育“学校——家庭——社会”体力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使体力劳动教育成为社会主义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