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剖宫初产妇心理、疼痛及泌乳效果的影响
2023-01-11张霞李玉桦
张霞 李玉桦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是一种能有效解除孕妇和胎儿危急状态的产科手术,广泛应用于因产道和胎儿因素导致难产以及不愿意顺产的产妇[1]。但由于产妇对胎儿存活、妊娠结局的恐惧和剖宫产手术应激的影响,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剖宫产的经验和知识,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状态[2,3],加上剖宫产术后刀口疼痛、泌乳状态不佳,严重影响着产妇的术后康复。前期研究证实,规范、细致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精神状态[4,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6]和剖宫产后快速康复[7]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关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缓解焦虑及抑郁精神状态、疼痛程度改善及泌乳状况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剖宫产综合诊疗及优质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观察组年龄 21~33 岁,平均(26.64±4.32)岁,孕周 37~42 周,平均(38.76±1.45)周;对照组年龄 22~34 岁,平均(25.37±4.08)岁,孕周 37~42 周,平均(39.11±1.48)周,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孕前健康且有完整档案的孕前检查;②单胎,足月胎儿(37~42 孕周);③初产妇能有效完成问卷调查和结局指标评估;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二胎或多胎产妇;②产妇患有心血管、甲状腺、糖尿病及消化呼吸系统疾病;③高危传染病;④产妇乳房及乳头异常等可能影响泌乳的因素;⑤初产妇认知功能障碍或伴随精神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护士协助初产妇完成住院流程、完善各项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指导监督患者用药、剖宫产前准备。
观察组产妇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①由高级职称的产科医师、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担任医护一体化护理组长,产科医生负责计划实施剖宫产围术期间的临床诊疗措施,责任护士完成剖宫产前后的护理方案及其质量控制;②剖宫产围术期医护一体化管理: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间,实现每天一次医护联合查房,全面分析初产妇术前身体及精神状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密切关注初产妇剖宫产前后心理状态,通过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及时、详细讲解剖宫产诊疗成功的案例,主动与初产妇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手术信心;③医护一体连续化交接:初产妇入院时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接诊,由主治医生向初产妇详解剖宫产诊疗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后,责任护士指导初产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做好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间心理状况监测及临床各项检查结果,以便完善术后护理工作;④医护一体化康复指导:医护人员在了解初产妇剖宫产术中诊疗过程,基于术后临床病情,科学合理制定的初产妇围术期饮食方案、疼痛管理、泌乳指导。
1.4 结局指标 ①初产妇剖宫产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基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评价剖宫产前后初产妇焦虑状况,依据20 个条目评价SAS,每项条目按照1~4 个等级评分,得分越高则焦虑程度越重,反之越轻,<50 分为正常,50~59 分、60~69分、>69 分分别代表轻、中、重度焦虑;基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9]的10 项条目,每个项目分0~3 的四个等级,总分30分,分值≤5 分、6~9 分、≥10 分则分别代表初产妇分轻微抑郁或无抑郁、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②疼痛评分: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10]评估产妇剖宫产术后 72h 疼痛程度(0~10 分),0 分表示产妇无疼痛,分值 1~3、4~7、8~10 分则分别代表轻、中、重度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③泌乳情况评估:记录产妇首次泌乳时间,即娩出胎盘后至奶水溢出的时间;48h 内泌乳成功率:无需其他事物喂养婴儿。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 23.0 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剖宫产前后产妇焦虑和抑郁比较剖宫产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SAS 和EPDS 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剖宫产术后两组产妇的焦虑 SAS 及抑郁 EPDS 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产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产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分,)
表1 两组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分,)
时间剖宫产前剖宫产后t P SAS t P EPDS P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68.31±10.42 69.15±11.27 0.42 0.67 18.32±5.14 17.39±4.78 0.31 42.49±6.44 53.56±7.24 8.85 0.01 12.56±3.54 15.44±4.13 0.01 16.32 9.02 7.15 2.39 0.01 0.01 0.01 0.02 t 1.03 4.10
2.2 两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和泌乳情况比较 剖宫产术后,观察组产妇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48h 内泌乳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及泌乳情况比较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能降低产妇生产的危险程度,帮助难产妇女顺利分娩并提高婴儿的出生率,而且由于初产妇心里恐惧及不能耐受疼痛的原因导致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率逐年上升,是目前用于帮助产妇生育的最主要外科手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实施路径越来越成熟规范,手术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剖宫产手术切口大、缺面广,产妇常常伴随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还要承受宫缩带来的剧痛及剖宫产手术的强烈应激障碍,对产妇精神和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和潜在的损害,并影响产妇顺利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围术期间过度焦虑抑郁会导致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不足,诱发子宫收缩乏力和产程延长[11],加之产妇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会引起产妇疼痛阈值降低,加剧宫缩痛,心率加快,因此,会增加胎儿窘迫和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从而影响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心理及身体健康,进而影响产妇麻醉和手术的正常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前期研究证实[12],在剖宫产围术期间对初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和剖宫产围术期临床知识讲解对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缓解、疼痛程度减轻和改善泌乳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证实,剖宫产前初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较重,从侧面证实剖宫产前产妇焦虑抑郁成为当前剖宫产围术期诊疗中急需重视的问题。但是,既往的常规护理模式偏向于产妇生理功能及身体状况的关怀,忽略了对产妇心态情绪及泌乳情况等人性化关怀,而且产妇在剖宫产围术期间容易出现精神层面的抑郁焦虑和手术切口疼痛,会大大降低产妇幸福感甚至出现分娩抵触。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服务意识的加强,单纯地依靠护士的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产妇的临床要求。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由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医疗诊治和护理相结合,并全面评估初产妇剖宫产前精神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术后症状,注重产前心理疏导、产后协助康复,做到围术期间医疗护理的有机结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后产妇焦虑SAS、抑郁EPDS 评分较产前明显降低,与付洋等[4]研究结果一致,尤其是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改善更为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关注产妇心理情绪干预后产妇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诊疗、剖宫产后不适,从而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更有利于术后康复,提示在初产妇剖宫产期间应当密切观察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的精神状态,有无焦虑及抑郁,并依据临床表现随时给予心理护理,给予产妇心理鼓励和支持,提高产妇精神状态。而且,本研究还显示,剖宫产后初产妇72h 内疼痛程度在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后较常规护理组低,与郭瑛等[13]研究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后72h 内疼痛程度一致。此外,王庆捷[14]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按摩疗法、全程陪护措施,能有效缓解剖宫产后产妇焦虑、抑郁和疼痛状况,产妇止痛剂使用率明显降低。
母乳喂养可有效提高新生儿智力及免疫水平[15,16],增强母亲和新生儿的感情联系,也有助于产妇转移疼痛注意力。但产妇产后早期存在泌乳不足、成功率低的情况,本研究显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较常规护理组减小,且48h 内泌乳成功率增高,这与医护一体化护理不仅对产妇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心理支持,还在产后进行泌乳指导相关。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剖宫产初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且有助于减轻患者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泌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