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校关系视角下高校郊区化的内在动力与效应研判

2023-01-11爽,梁

高教学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城区中心

梁 爽,梁 枫

(1.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战略研究院,上海 200030;2.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3.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管理决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上海 200030)

由于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矛盾突出、运营成本较高,我国出现高校从中心城区外迁的现象[1]。《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校,压缩高校中心城区在校生规模……研究推进相关高校到郊区落地。”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政府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优先考虑大城市边缘的郊区,这样既可以依托中心城区地域优势,享有城郊交通便利,又得以预留未来发展空间[2]。高校由大城市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即高校郊区化。高校郊区化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综合问题,从高等教育视角,有学者对高校扩张及郊区化的动机进行综述;从区域经济视角,高校集教育、科研、社会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其迁移对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部分高校通过搬迁业务、设立分校等方式重新选址都市中心,例如少子化背景下不少日本大学调整郊区学生重回市中心就读,引发了学界对高校区位选择的思考: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有着怎样共荣共生的关系,高校郊区化是城市蔓延的一时之举还是城校关系演进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理论开展更新研究。基于此,总结城市郊区化的现实背景及城市与高校关系的演进历程,根据我国高校郊区化形态,从城校双视角分析研判外迁效应,可为探究高校郊区化现象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一、高校郊区化的现实背景:大城市区的郊区化发展

早期中心城区是经济活动集中区,随着人口、产业和交通等经济要素从中心城区向边缘地带迁移,城区外围形成了有城有乡的低密度建设区——城郊地区。考虑城市蔓延的成本与收益,集聚经济理论指出集聚可以通过劳动力共享、中间产品和知识溢出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规模扩张降低集聚度不利于城市生产率提升[3];但密度过高会导致“集聚不经济”,新兴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时,旧的产业需要向外扩散,促使城市边缘地区逐步实现城镇化。经济要素迁入郊区,若能形成功能性的外围次中心,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生产率提高,但这一关系也受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城市群经济的影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与郊区更新并存,在政府区域政策推动下,郊区主要承担生产制造功能,人们迁入郊区更多是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以上海为例,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人口密度看(见表1),1990—2000 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近郊的闵行区和宝山区则明显提升;2000—2010 年上海整体人口集聚度大幅增加,除黄浦区外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均升高,郊区增幅显著大于城区;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小幅下降,郊区略有上升但增幅较上一阶段明显减缓,部分远郊区人口密度增长率开始超越近郊。综合以上三个时期,上海中心城区一直保有较高的人口密度水平,呈现出未见中心城区衰退的郊区化发展。

表1 1990—2020 年上海市各区人口密度及变化情况

二、高校郊区化的内在动力:城市与高校的关系演进

(一)城校关系的演进历程

自中世纪,欧洲大学主要坐落在城市并与产业有着紧密联系,但也有选址在远距离的小镇,如牛津、剑桥;直到19—20 世纪初,宗教信仰因素使得美国大学倾向于更虔诚和安全的小镇而非危险的城市[4]。但远离城市的模式并未成为趋势,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大学理念的演进,使得大学已经不可能离开城市环境而孤立存在[5]。巴尔杜奇和费代利(Balducci,A and Fedeli,V)归纳了城市与高校关系历经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需要教育研究功能而催生高校建立;第二阶段教育需求增加、高校发展空间不足,高校利用城市去工业化后的废弃土地进行扩张;第三阶段高校自主选址非中心城市,外围地区竞相吸引高校落户;第四阶段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优化整合,呈现超区域网络空间形态[6]。高校迁移行为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与高校关系演进图

当前城市与高校的合作互动越发紧密。尽管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背景不同,但高校坐落于城市主要是城市发展与高校功能匹配的结果。现代城市需要高校,经济增长、人口集聚激发城市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需求,高校可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换为实践技术直接服务当地。与城市有机联动亦能有效提升高校创新,当前欧美一些学校采用企业战略积极融入区域发展,高校与城市的合作逐步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向高校主动成为区域重构的参与者转型。

(二)城市内部的高校区位选择

在大城市郊区化浪潮下,不少城市在郊区规划了专业化功能区,建设或迁移高校到城市边缘地区,例如法国塞尔吉新城,日本筑波大学,我国北京沙河大学城、上海奉贤大学城等。高校郊区化的驱动力包括:学生择校时对生活与交通成本的考量[6];学校发展空间受限、自有扩张冲动与保持社会分工中地位的需要;政府想要通过规划平衡中心外围发展差距等。但少子化趋势又促使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加剧生源竞争,亦有高校出于保持专业竞争力需要选择重回城区,例如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迁回东京市区。

学界对高校选址城区或郊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高校发展是否需要高密度的中心城区环境。有学者认为高校为所在地区提供创新功能并不需要以城市中心区的正外部性网络为前提,知名学府斯坦福大学就始建于乡村[7],但高校在边缘地区发挥作用需要学校将未来的教育科研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8]。也有研究表明孤立性会给高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城市环境对高校功能发挥至关重要[6]。作为网络节点的城市具有集聚效应,有利于隐形知识传播、创新活动及高端产业发展,例如学术研讨会可能起源于城市内的非正式讨论,坐落于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方便高校获取更多信息和资源。城市边缘地区可能有利于高校发挥自主性,但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创新并不能简单地转移到一个缺乏完善的创新环境、制度体系的预设空间。高校外迁后能否可持续创新取决于高校地位、地区经济专业化及已有的共享环境[9]。另外,生源是影响高校教育科研效率的重要因素,当今年轻人更偏爱高效率高密度的城区生活,位于中心城区的学校具有生源竞争的天然优势。高校与城市社会活动的紧密联系会带来外溢效应。因此高校与中心城区既有一定程度的分离性又有天然的共生性,外迁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校与郊区能否产生联动效果提升彼此产出效率。

三、中国高校郊区化的效应研判:高校扩张与郊区建设

(一)高校扩张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在郊区化和大学城兴起的背景下,截至2020 年我国公办本科院校中51.6%规划建设分校区,多选址在一线城市的辐射地区[10],形成城市内部空间功能的再分配。但大学要成为科技活动、新兴思想的源头和载体,需要一定基础条件。长期来看,郊区化的扩张收益必须大于由此带来的成本,高校才能在当地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高校向郊区扩建一方面能够缓解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的不足,解决房舍紧张和建设校园基础设施的问题,减轻高房价给青年教职工带来的生活压力[2];另一方面促使高教资源在郊区大学城内形成集聚。大学的隐性知识传播很多是依赖私人交往与合作经验,距离越近沟通成本越低[10],高校地理距离接近有利于科研合作及学科互补,提高知识溢出与知识产出效率,也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应。另外,低密度的郊区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社会环境,有助于高校保持思想独立、专心治学。因此郊区化是高校通过规模扩张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低成本路径。

但远离中心城区且交通不便客观地导致大学与城市社会活动的空间隔离[5]。发达的网络通信能够一定程度弥补远距离障碍,但与城区学生相比,郊区学生的社会活动明显较少,利用城市公共资源成本高。外迁郊区原有的教职员工需要远程通勤,考虑城郊在基础教育、医疗水平、交通便利及商圈发展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中心城区的高校对于高层次师资更具吸引力。郊区新校区通常与老校区距离较远,造成学校内部交流成本上升。高校市场化部门亦需要大量面对面交流建立信任感,以达成行业间合作项目,外迁使得学校对外交流成本上升。

(二)郊区建设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高校郊区化的实质是高校综合功能向城市边缘迁移。师生活动给迁入地带来直接外溢效应,教育科研功能长远影响郊区生产能力与大城市区空间形态。

高校迁入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人口规模扩大,大学生具有密度大、年龄低和消费倾向高等特点,对餐饮、娱乐、文化、医疗、金融及房产等行业的需求激增;高校运营关联诸多上下游企业,形成高等教育服务集群,显著提高本地收入。

高校加速当地城镇化建设。校园品牌和环境吸引学校周边房地产投资。郊区师生使得郊区与中心城区间的人员流动明显增加,推动政府加快完善当地公共交通系统。学校带来的外来人口整体流动性强,社会网络松散,农村逐渐融入城市,像北京中关村彻底转化成为高度城市化的社会空间。

创新企业需要大学的知识溢出与人才支持,倾向在学校周边选址[10]。为留住郊区大学生就地就业,地方政府在郊区大学城周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通过教育资源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促进人才落户、优化区域结构。例如:集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中关村科技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人才与企业具有流动性,高校郊区化可否形成可持续的人才本地化与高技术企业落户,实现高层次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郊区自我供给是关键。

四、结束语

通过对大城市区郊区化及城校关系演进历程的梳理和解构可以发现,郊区化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发展与所在区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校郊区化的内在动力在于郊区环境与高校功能相匹配,促使两者形成联动提高生产效率。我国高校外迁郊区开拓了学校发展空间、实现了高教资源集聚,相对孤立的环境为保持研究中立性带来好处,但与此同时,高校也是承载着文化精神具有开放功能的空间载体,高密度的城区能够给师生提供行业间共享创新思想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高校与城市的合作处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规划阶段,高校迁入对郊区的影响多局限于短期直接溢出效应。创造城市空间新的拓展点,还需高校能够利用自身科研能力满足郊区特定化需求,形成人才本地化与产业升级,实现郊区自我供给。

猜你喜欢

城区中心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坚持党建融入中心 铸牢首责使命担当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