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对个性化作文的细化

2023-01-11王亚声

中学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新课标文章

王亚声 羊 霞

本次新课标的修订,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要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手写我心,属文能言志。作文更是树人的途径和载体。面对这一宏观要求,为师者当主动策应,追求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新课标在育人功能上强调要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着力。

研读以上表述,我们可以发现,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石。“人是教育主体”的价值立场在本次新课标的修订中进一步得以强化。通过教育彰显人的独特性与个性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作文无个性则无以致远。

本次新课标的修订,确立了学生个性化作文的理念。其实,个性是文章的生命、灵魂,个性化作文承载了每个人身上“这一个”的人格特征。语文教师尤其要通过个性化作文这一形式,启迪人性,启蒙思想,塑造精神,凝聚素养,进而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让个性化作文成为展现学生各种关键能力的窗口。

纵观前几次“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都或多或少地涵盖、体现了对作文个性化的要求,“个性化”作为作文的生命和灵魂,在本次新课标的修订中体现得特别鲜明。新课标从写作题材、形式、情感、观点、语言、评改等角度,进一步细化了个性化作文的相关要求。

一、形式各异:妙笔生花展风流

新课标指出:“进一步提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明确:“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学习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明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文学体裁,练习创作短篇作品”。其中,“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文学体裁”等,即个性化地表达。表达形式为彰显文章内容服务,每一个写作主体都是独立的自我,选什么方式来表情达意,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大一统”的要求只会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活动。读写结合的微写作、读书汇报会、演讲活动、辩论比赛等,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为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提供舞台,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并将已积累的语言素材融入其中,无论是文体样式,还是文体内容,自然具有个性化了。

二、实感自抒:披文入情缘辞发

新课标指出:“表达真情实感”,“感情真实健康”。“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明确:“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明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学习任务群11·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明确:“撰写读书笔记,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其中,“记录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即展现个性化的真情实感。毋庸讳言的是: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可谓“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记叙文写挫折必损亲人,议论文谈抱负必赞古人。如此种种,无不和个性化情感的缺失有关。

真,乃文章的生命。缺少真情浸润的文章只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拼凑。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只有把生活的原料融入心灵,经过情感的浸润,作文才能散发出真纯的清香。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境去书写内心的真实,让每个人都拥有个性化的心灵世界,其作文也就会成为这心灵世界的真实呈现。

三、观点独到:千古文章意为高

新课标指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观点明确”。

从任务群的相关表述中,我们可看到其多次提到“自己的”“自主”“独立”“个性化”等词,尤其是代表学生独立个体身份的“自己的”一词,在任务群中反复出现近20 次,可见任务群对学生独立意识的重视和培养。简言之,任务群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形成“自己的”东西,记录、表达、阐发、论述“自己的”观点,而非套搬和重复。

千古文章意为高,观点作为文章的统帅,一贯以“新”和“深”作为准则。思想和见解的新颖独特是个性化作文的重中之重,只有“发人所未发,言人未所言”的文章才具有生命与活力。真正富有个性化的作文,其阐述的应是“我”真正的所思和所感,而非屈从、随从或盲从于他人的观点与见解。

四、文字即人:笔下莲花展风流

新课标指出:“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明确:“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其中,“增强表达的个性化”,即自主展现个性语言。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作者个性化的奇思妙想和万千情思无不依托语言的传递,可以说语言给读者造成的冲击不仅仅是表层的直觉感受,而是深沉的心灵震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在一定范围内,见文知人,这就是个性风格在语言上的体现。文字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它标志着一个人写作的成熟。

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并非一夕之功。教师可引导学生真诚地拥抱世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广泛地阅读经典,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汲取前人的有益营养。吞进生活与经典,慢慢咀嚼,吐出的就是个性化的语言了。

五、评改独立:我的地盘我做主

新课标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例如“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明确:“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明确:“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明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其中,“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自我反思性评价”“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即个性化地参与交流评改,尽得分享成果的滋味。

写作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针对性地而非泛泛而谈的评改才能促进个性的张扬。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私人订制”式的面批指导,总结出“这一篇”作文的特别之处,进而保护学生的个性风采。面批后,学生的修改升格更是个性化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独特性感悟不断加深的过程。反复修改后,一篇个性化作文随之而出。

“新课标”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述了作文教学个性化的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构能提供有效支持的学习生态,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个性化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新课标文章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