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严谨的表达 深沉丰厚的意蕴
——细读《邓稼先》
2023-01-11王克华
王克华
1993 年7 月29 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为另一位科学家写的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 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文章字里行间满含着对邓稼先的怀念、赞颂。
文章通过对邓稼先生平、主要贡献的回忆,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好友的自豪、怜惜、怀念,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邓稼先的热情讴歌,还有对“邓稼先们”这类英雄人物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赞美。
文章是如何表达丰富意蕴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多变的称呼,永恒的骄傲
称呼是指在交往中指称对方,既是一种交际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中对邓稼先的称呼主要有邓稼先、稼先、“两弹”元勋、科学家、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中国男儿。
文章第一部分结尾:“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在历史巨变中引出了传主——邓稼先,他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使得中国人民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作者庄严而隆重地引出邓稼先,突出其巨大贡献,这也为后文赞其为“中国男儿”“永恒的骄傲”做铺垫。杨振宁在写出“邓稼先”三个字时一定是心潮澎湃、感情激荡的:对好友为国贡献的自豪、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感叹、对好友已逝的哀思……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 年的稼先。”与老友相见的画面如在眼前,欣喜、兴奋、激动,可也只能是回忆了,伤感、哀思。“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 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这项事业的重要领导人。”美国报章上提到的一定是“邓稼先”,而作者在回忆时是抑不住对好友取得成绩的欣喜、自豪,对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自豪、激动。“稼先”,是同学,是兄弟,是亲密的友谊,是感情的结晶。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对邓稼先的精准评价,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邓稼先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忠厚、谦逊、纯粹、质朴,为祖国、为人民,默默无闻,“有最高奉献精神”;“儿子”则将邓稼先对祖国母亲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习总书记也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民者,国之根也。他们都热爱祖国,心怀百姓,永葆赤子之心。
邓稼先的坦诚、担当、奉献,俨然成为民族符号,“中国男儿”就是邓稼先及邓稼先们的形象写照,他们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邓稼先、稼先、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改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永恒的骄傲。
二、严谨的语言,汹涌的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情感则是思维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情感愈奔放,语言愈洒脱;语言愈严谨,情感愈内敛。本文的语言呈现则一反常规,在朴素严谨的语言外衣下,抑制不住汹涌澎湃的情感。
1971 年8 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一对久别重逢的朋友,一对同样热爱研究事业的科学家,一对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心怀国家的男儿,自然有着诉不完的话题,理不明的情绪。杨振宁很想知道朋友的境况,但作为科学家,他“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邓稼先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他们都深知彼此的内心,但考虑到国家,都各自压制住自己的语言,“避免问”是不想让朋友为难,“只说”是不愿让好友担心,相互的关心,相互的理解,都在平常的话语中。
杨振宁尽管移居美国,依然关心着中国的发展,依然为中国的强大而自豪,在听闻美国的谣言后问了邓稼先的实际情况。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领导者,邓稼先应该最有知情权,最有发言权,但“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中国人独立自主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却遭到他国的“造谣”,作为中国人内心是不宁静的,但邓稼先依然没有武断,而是严谨认真对待,这也充分展现出他的自信、自豪、严谨、务实。
在严谨的语言下,跳动的是两位科学家对彼此的担心、牵挂,对民族的热爱、眷恋。
三、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民族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传记类文章,而是在文中反复穿插历史背景,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这些或引出传主或细化人物或颂扬精神,都让文章增添了沧桑感、厚重感。
文章从一百年以前,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起笔,瞬间将读者带入到那个任人宰割的令每一个中国人都悲愤的历史。接着举1898 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 年。
列强名为“租借”,实则强占,阴险至极;强盗疯狂瓜分,你抢一地,他抢两地,贪婪至极;99、25、99、25、99,政府无能,盗贼长久霸占,无耻至极。一系列史实的呈现,刺伤了读者脆弱敏感的内心。在这窒息的背景下,一百年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这历史巨变中,引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引出邓稼先,凸显了邓稼先的丰功伟绩。
文中引用了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的首段: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文章以四字句为主,快速地展示了古战场的辽阔无际、杳无人迹、天昏地暗、气象憔悴、野草枯死、飞蓬根断,阴冷、恶劣,令常人不寒而栗。以感叹句开头,以感叹句收束,突出古战场的可怕。而邓稼先从34 岁接到研发核武器的命令以来,就告别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女来到戈壁滩。自然环境的恶劣、研究工作的危险,突出了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内心承受压力的巨大,同时也表现出杨振宁对老友的担心、钦佩、赞颂。引用《吊古战场文》,同时还将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中国男儿》是五四时代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为雄壮的进行曲风格,表现出中国男儿奋起从戎、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文中写道: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歌词铺张扬厉,有中国传统诗词的技法,又气势昂扬,通俗易懂。邓稼先就是歌中的中国男儿的典型,“只手撑天空”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提高国防能力,回扣文首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颂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除了拍照之外,明星还会有什么样的应用?在电脑的帮助之下,我们越来越难辨认电影中的角色是不是由真正的演员出演。
《中国男儿》被作为2011 年1 月播出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片尾曲,引用五四时代的歌曲,将读者引入到那个人人争相传唱、人人争相报国的热情燃烧的时代,赞颂了邓稼先们的爱国精神。
邓稼先、杨振宁都是深受传统文化滋养的科学家,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民族,让读者在感受伟大人物伟大精神的同时,又多了深远的思考、丰盈的启迪。
四、频现的副词,“最”得深情
文章频繁出现副词,这里仅以十处“最”为例来解读。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连续两个“最”字突出了那个时代的任人宰割、令人窒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任人宰割与下文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形成鲜明对比,这历史性的改变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两个“最”中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激动、自豪,又对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
第三部分也有四个“最”,一是介绍奥本海默时“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 个人”,“最”“只”结合,突出研究所人员很少,说明杨振宁对奥本海默非常熟悉,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确定无疑。邓稼先的“最不要引人注目”“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纯”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自然可以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的结论。可以说,该部分中的一“最”是背景,是影子;中间两“最”是主体,是核心;最后一“最”是结论,是灵魂。
第四部分中仅有一处:“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 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作者从科学的立场出发,客观介绍情况,“最早”“极少”“任何”等词充分表明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的。“最”中强调了客观事实,既表明对朋友取得成就的欣喜,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由衷自豪!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作者对邓稼先的整体性评价,其中有对稼先夫人的安慰,有对好友人格的概括,有对好友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最”中有历史的印迹,也有现实的欣喜;有面对谣言的痛恨,也有证实事实的自豪;有对好友事迹的描述,更有对好友人格的敬意。
五、灵活的形式,充沛的力量
1.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及传主都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文章中不管是百年历史、文革运动,还是唐代古文、五四歌谣,作者都是信手拈来。文中的史实让读者对那段黑暗、屈辱、苦难的历史感同身受,也理智思考,珍惜当下。文中的诗文句式整饬有变,感情充沛,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感受到古文的言简义丰,同时激发“中国男儿”的爱国之情。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所在,也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有力例证。
2.短句短段的张力
本文出现大量的独句段及短段,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人极大的感情震撼。
如第一部分中列举德俄法英四国强占我国领土,一国一句,一句一段,淋漓尽致地展现国家任人宰割的悲惨,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心理。
第二部分中写到:
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段都是以“年月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弹”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以邓稼先为领导人物的科研团队历经28 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战下,终于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此后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又爆炸了氢弹,这个时间是别的国家花十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实现的。两句都独立成段,强调胜利来之不易,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也值得每个中华儿女自豪。简短的语句中蕴藏了无穷的力量。
文中还有大量这样的短句短段,在简短醒目的文字中都汹涌着无穷的力量。
3.文体互补的效力
文章第二部分《“两弹”元勋》是较为典范的人物传记的写法,交代了人物的生平、贡献以及后人的评价,是轮廓式的介绍人物。其他部分是回忆性散文的写法,杨振宁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又避免了因邓稼先科研上需要保密而细节外人不知的弊端,如第三和第五部分,总体上来说是以具体事例或者细节来展现人物,刚好与第二部分形成了互补,使得人物丰满可感。
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把握文本特质。比如本篇文章以称呼(邓稼先、稼先、永恒的骄傲)为线来组织教学,新颖而高效。当然,从人物传记与回忆性散文的角度来重组也不失为好的方法。总之,单篇教学一定要钻研文本,找出单篇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