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3-01-11马盼珺
马盼珺
(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病虫害是植物保护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因此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十分重要。
1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以和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有毒物质,释放出大量氧气,对人类的生存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显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让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容易发生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植物死亡。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与植物生命周期特性密切相关,同样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不及时防治,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以促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等。为了实现自然环境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将环境保护列为当务之急,全社会都要担负起与之对应的责任与义务。
植物在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和原材料。若不进行有效防治,不仅对环境造成短期破坏,同时也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造成长期恶化影响。因此,加强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滞后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尽管我国环境部门和公众对植物保护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且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但是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滞后问题依然存在,对控制效率和保护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由于对现有技术的认识不足,造成了技术混淆和滥用,不能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严重降低了防治效果。
此外,目前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技术还不完善,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也给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带来了困难[2]。同时,由于科研单位缺乏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使科技创新不能完全跟上时代步伐,也影响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
2.2 植物保护技术单一
目前,我国已陆续开展了大量植物保护工作,但保护成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保护技术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有关部门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植物保护方法,对病虫害的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和化学方法,不仅处理过程烦琐,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此外,经常使用化学药品,会对土壤、水文等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植物的耐药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无毒、绿色、无污染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研究进度缓慢,有些成果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致使我国的植物保护工作仍旧以传统方法为主。
2.3 病虫害问题层出不穷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有些病虫害是隐蔽的,在发病初期难以被发现,且繁殖速度很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为害范围,对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后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可以为病虫害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给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由于工业、制造业、农业快速发展,某些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荒漠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病虫害控制手段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农作物的保护要求,造成了大量病虫害问题层出不穷,亟须革新和提高技术。
3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3.1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分类
按病虫害危害植物的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四大类。第一,对粮食有害生物的控制。粮食是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事关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对其病虫害的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别是在新时代,人们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病虫害的控制上,要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方法。第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蔬菜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在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虫害,因此必须加强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确保蔬菜满足健康、绿色的需求。第三,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目前,我国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科研单位也研制出一系列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其既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全面改善经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3]。第四,防治果树的病虫害。在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使用杀虫剂,但是在选用农药时,应优先选用低污染、低毒害、低残留的药品,同时要严格控制用量。
3.2 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由于各类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各异,对病虫害的种类、时间、危害有较全面的认识,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病虫害增加而加大管理难度。
4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
4.1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物理因素或机械手段来控制植物的害虫,常见的有诱杀法、捕杀法、汰选法、温度处理法等。物理防治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对环境及技术条件不高等优点。诱杀方法主要有色诱、光诱、性诱等。
光诱技术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对害虫进行集中诱捕,趋光性的昆虫有地老虎、小菜蛾、草地贪夜蛾、夜蛾、螟蛾、蝼蛄等。这类害虫通常是夜间出没,而且具有趋光行为,可以利用此特性灭杀害虫。性诱技术是指利用性诱剂来对付害虫从而保护植物,常用的有夜蛾性诱剂、菜蛾性诱剂。用性诱剂对成虫的杀伤作用是有限的,常用的诱饵通常只能杀死几百只成虫。用夜蛾性诱饵对成虫的作用最大,大约300 多个。色诱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趋色性。一些昆虫对某种色彩尤其喜爱,并利用这种生物特征,制作出与之对应的彩色粘虫板,以吸引、杀死害虫,其中最普遍的是黄色粘虫板。
4.2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农艺作业,提高作物生长和抗病虫害、有目标地消灭和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其优点是安全、经济、不产生抗药性,作用时间长,不会对天敌造成伤害,对长期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防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强化选育与推广,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新品种。第二,合理安排耕种或种植。第三,采用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中耕除草等科学栽培方法。第四,合理处理病虫残根、病枝等。第五,通过设施栽培,改善和调整植物生长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4.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来控制害虫。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无污染、天敌资源丰富、防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制约,其作用的发挥较慢。防治害虫的措施:第一,利用天敌的特点,防治害虫。第二,采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进行害虫杀灭与控制。我国大力开展松毛虫、金源蜂、牛头二头虫、沙蝇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并对松毛虫、玉米蛾、铃木、棉虱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此外,在细菌和代谢产物方面也有研究,例如囊性球菌等细菌和代谢物,是目前细菌处理昆虫的主要途径[4]。最常用的抵抗多角病毒的办法是白血病孢子。另外,还有数以百计的细菌制造的抗生素,如金黄色霉素、金黄色霉素、聚对苯二甲酸、环氧树脂、抗生素120、农霉素、新霉素等,这些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以菌治疗。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引进了一些有益的生物来防治害虫,如鸟类、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刺猬、蝙蝠、蜘蛛等。这种益虫以捕杀害虫为特征。在一定的植物空间范围中,释放害虫天敌,既不会影响植物生长,也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4.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一种技术,具有见效快、地域限制小、可大面积使用、防治对象广泛等特点,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抗药性,破坏生态平衡、污染严重,而且费用高。一般采用种子处理、叶面喷洒、熏蒸、土壤消毒、打孔注射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化学控制措施时,要合理使用药物。
5 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5.1 预防为主
在开展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在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地域特点,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防治病虫害。预防的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在采取物理防治措施时,要充分利用光照等物理因素,以达到保护植物、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化学药剂主要用于防治杀虫剂和其他化学药剂,也可用于防治害虫。与前两种方法相比,生物防治技术的重点在于建立绿色的生态系统,并通过改变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来实现对植物的有效控制。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很大差别,所以技术研发部门和技术人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自然环境对目前的植物保护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害虫的防治效果。
5.2 注重病虫害监测工作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范围普遍较广,品种多样、复杂,加之其繁殖力强,一旦防治不力往往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加强早期监测十分重要。因此,有关部门应引入现代监测仪器,对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有关部门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根据以往有效的工作经验,全面掌握当地植物类型、常见病、虫害类型和危害状况,健全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5.3 因地制宜开展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差异较大,生长环境对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为其提供最适合的环境,这是进行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基础。在实践中,有关部门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状况等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水特性,完善灌溉施肥方案,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进行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进行控制,防止由于病虫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从而保障农民收入[5]。此外,粮食作物病虫害的为害往往是持续性的,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综合防治粮食作物病虫害时,应选用毒性较小、效果较好、危害性较低的杀虫剂,并严格按照标准配制,防止滥用农药,确保粮食品质。同时,要重视经济作物、蔬菜、园艺作物的病虫害控制,加强植物保护技术培训,并加强有关部门的进出口监测工作,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扩大防治范围。
5.4 粮食病虫害的防治
近年来,病虫害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必须加大对粮食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其中,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玉米螟、地老虎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为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就需要合理选择抗性品种,并对其及时采取种子移植和化学处理,如在发病初期,可以用50%多菌灵对玉米斑进行喷雾。
5.5 蔬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蔬菜的种类很多,只有确保种植安全,才能让人民吃得更好。例如,在种植大白菜时,很可能会发生枯萎病,从而影响大白菜正常生长,使其枯萎甚至腐烂。严重的枯萎病还会对整个菜地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作物出现火烧状。
在白菜出现枯萎病时,可以用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在大白菜的栽培中,尽管很少发生虫害,但是也有可能发生蚜虫等病害,可以选择吡虫啉等来防治。
5.6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一般是通过喷洒杀虫剂防治。例如,炭疽病是苹果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对苹果果实有很大伤害。在苹果炭疽病早期,果实上常出现棕色病斑,病斑越多,颜色越深,最后导致果实脱落、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为了有效控制炭疽病,应在幼苗出苗前将枯枝和枯叶全部烧掉,以降低病源。
6 结束语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植物病虫害发生,这不但会影响到对植物的保护效果,还会产生人力、物力、经济损失。要想彻底根除病虫害,就必须从根源上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严格按照防治原则,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植物保护水平。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工程,应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