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23-01-11李兰英

种子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高产病虫害

李兰英

(朝阳县大项目办公室,辽宁 朝阳 122629)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等,营养价值较高。现阶段,玉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种植规模及整体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在我国,玉米广泛种植于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东北是我国的北大仓,该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广阔。在玉米种植中,科学使用高产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

1 玉米种植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下,在玉米种植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具有积极作用。产量是衡量玉米种植效益的重要指标,科学选择高产栽培技术能有效提升玉米种植的生产效率与整体产量。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分析我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研发和大范围试验推广形成的新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能促使农民掌握先进技术,真正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对玉米生长具有较大限制。结合玉米种植实际可知,在种植过程中易发生较多病虫害,其中病害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圆斑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虫害包括黏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等。科学使用高产栽培技术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处理。此外,在高产栽培技术的支撑下,农业工作者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划分玉米种植重点区域,并对本地区的玉米种植模式进行调整,通过不同技术部门的联动和新技术推广有效提升玉米的整体产量和品质,有助于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1]。

2 东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优良品质

科学开展玉米选种工作能从源头上为玉米高产奠定基础,提升玉米种植的整体效益。玉米选种时,应系统考虑本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相比其他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整体偏低,且玉米的生长周期较长,在玉米选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玉米的抗旱、抗病能力;还要考虑其抗冻害能力与抗逆能力,满足高产、高品质的应用需要。现阶段,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玉米品种有先玉335、郝玉12、铁研26、丹玉69、宝玉168、隆平208、伟科702 等[2]。

在优选玉米品种时,应认真观察种子,确保所选择的种子颗粒饱满,整体无病害及虫咬痕迹。需要注意的是,可选用杂交种,杂交后能有效提升玉米的抗病害能力,增强其对于周围环境的适用性,对实现玉米增产、改善玉米品种具有积极作用。

2.2 拌种

完成玉米选种工作后,还应规范化开展玉米拌种工作。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展玉米拌种工作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种子的影响,确保玉米种子正常发芽;二是增强玉米种子对东北自然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达到稳产目的。

玉米拌种过程会使用多种化学物质或化学药品,如多菌灵、三唑酮、桐油等均是玉米拌种较为常见的药剂。拌种时应严格控制拌种药剂的用量,技术操作人员应在考虑东北地区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深层次分析本地区玉米种植时间、种植技术,同时对玉米品种进行有效分析,以此确定合适的药剂量,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完成玉米拌种后,应将玉米种子均匀摊铺在吸水纸或漏水网上,进行多余拌种药剂的稀释和过滤处理。该环节中,应及时检查种子的品质,若发现干瘪、变色或空洞的种子应及时剔除,避免对后期玉米出苗造成影响。在播种之前,要及时晾晒种子,通过阳光杀菌,减少种子中的有害物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3 整地施肥

土壤是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获取水源和养分的基础,在玉米种植初期阶段,应注重土壤的有效筛选,为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东北地区种植玉米,一般要求土壤的厚度为1 m 左右,活土厚度不得低于30 cm。使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玉米时,应注重玉米种植区域的整平工作,需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一般翻土的深度多保持为20~25 cm;遇到一些特殊的玉米种子时,需加深翻土的深度,翻土深度应为25~30 cm[3]。所有翻土均需晾晒后才可投入使用,以确保土壤内部环境的合理性,为玉米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玉米种植土壤进行整平处理后,需系统开展土壤养分的检测工作,要求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保持为1.5%以上,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满足玉米生长需要。追肥时应控制化肥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对土地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4 播种

播种工作对于玉米生长具有较大影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玉米播种时应严格控制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大,玉米植株之间会出现争夺养分的现象;种植密度过小,会影响玉米的整体产量,难以满足高产栽培的要求。在控制玉米种植密度时,应系统考虑本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避免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大量种植试验表明,玉米的最佳种植间距应控制为50~60 cm。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考虑玉米种植的间距外,还应严格控制玉米种植的深度。玉米种植深度应考虑玉米品种、土壤条件等因素,一般玉米播种深度为3~5 cm,如果计划浇蒙头水,则需将播种深度控制为3 cm左右。同时,应尽可能保证所有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致,确保玉米出苗的整齐性,为后期补苗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玉米出苗后,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间苗,当部分地块缺苗或玉米苗病亡时,应及时开展补苗工作,满足高产栽培的需要[4]。

2.5 水肥管理

水分、肥力对玉米的生长具有较大影响。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应规范化开展玉米的灌溉管理工作。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存在地区差异和年份差异,个别地区经常会出现夏旱、伏旱、秋吊现象,使玉米生长过程中缺失水分,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此,应通过喷灌、滴灌的方式开展灌溉工作,确保玉米高产栽培中水分控制合理。

玉米种植过程中还应做好土壤肥力的管理工作。就土壤整体肥力而言,需将农家肥作为土地施肥的主要肥料,春玉米应增施有机肥30~45 t/hm2作底肥,确保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不低于1.5%,同时将氮、磷、钾肥用作底肥。在施追肥时,应尽可能使用尿素肥,严格控制肥料用量及与植株的距离,地力较薄的地块应加大追肥量,反之应适当减少,以提升玉米单穗穗粒数,避免玉米叶片早衰。

2.6 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玉米健康生长,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玉米病虫害,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当玉米处于生长初期以及开花期时,病虫害的发生率较高。在生长初期,当玉米长到15~20 cm 时,农民需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病害主要有黑穗病、大斑病等,其中黑穗病的为害较大,会造成玉米大幅减产。

在黑穗病防治过程中,应开展3 年以上的土地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在使用农家肥时,应注意应用催熟技术;若有条件,还需采用覆膜技术对土地进行覆盖,以此提升土地的温度。若玉米植株已经患有黑穗病,需在黑粉瘤未破裂时将其摘下深埋,防止病菌扩散。大斑病会为害玉米的叶片,个别情况下会对玉米的叶鞘和玉米穗造成影响。在大斑病防治中,应选择高抗病性的玉米品种,同时应保证玉米种植密度合理,通风条件优良。也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止大斑病扩散,玉米收获后需通过杀菌措施防止病菌越冬。

玉米螟、玉米黏虫是东北地区种植玉米时最常见的两种虫害。玉米螟幼虫侵害玉米叶片,成虫会对玉米的茎叶、果实造成影响,对此应积极开展幼虫灭杀工作。幼虫灭杀多使用白僵菌封垛方式,该方式能有效减少虫卵化蛹羽化,同时需针对玉米螟夜间活跃的特征,根据其趋光性进行夜间诱杀。玉米黏虫对玉米叶片的为害较大,会降低玉米产量,甚至造成玉米绝产,对此可通过电子杀虫器进行灭杀,另外可通过鸟类、蛙类消灭此类害虫[5]。

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农民在玉米种植中使用高产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的产量,改善了玉米的品质。但结合玉米种植实际情况可知,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东北乃至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具有老龄化特征,对于高产栽培技术等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使高产栽培技术受传统农业种植习惯的影响较大,阻碍了农业高产栽培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技术服务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现阶段玉米种植过程中,农业部门对于高产栽培技术的服务较少,东北地区农民在使用高产栽培技术时缺乏相应的技术跟踪指导,降低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效性。

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现阶段,东北地区仍使用传统的推广方式,使得农民很难直观感受到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大部分农业种植人员不愿意贸然尝试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提升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实效性。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作为保证,但是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中,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如玉米种植中现代化机械的应用较少等。对此应重视高产栽培配套设施的推广和应用,真正将高产栽培技术落到实处。

4 优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

4.1 提升农业人员认知水平

农民的认知水平对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具有深远影响。要进一步深化高产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加大推广宣传力度,重点提高农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农业部门应注重该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提升基层农民的认知水平。一方面,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初期阶段,应制订系统完善的推广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另一方面,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应注重推广技术的全面创新。即在开办农业技术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宣传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另外,应提高中老年农业种植人员对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同时改变年轻群体的观念,为农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并深化年轻人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解,为玉米高产栽培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4.2 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针对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技术服务力度不足的问题,应科学合理地设置农业技术服务常驻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常驻村镇,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在新时期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服务中,应注重以下要点。

第一,在派遣驻村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开通热线服务、微信群、公众号等多项技术指导服务渠道,更便捷、高效地为农业种植人员答疑解惑。

第二,将技术指导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即在向农民讲解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考虑东北地区气候、土壤等因素,帮助玉米种植人员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玉米品种。

第三,注重对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指导,即从玉米选种、拌种、土地整平、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讲解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后期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整体性。

第四,应展示新技术应用成果,使农民充分认识到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优势,主动使用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4.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系统完善的技术推广、应用体系能为高产栽培技术大范围使用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期,要提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水平,就需对既有的推广体系进行优化。一方面,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东北地区的农民认识到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应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本地区农民在不同时期到基地学习,确保农民掌握玉米种植不同生长期的注意事项,提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4.4 完善配套设施

提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质量,应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农业部门应制订完善的惠农政策,如在农机购买层面,相关部门应在考虑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民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在当地推广的农机购置方案,满足农户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物质要求。另外,在本地区玉米种植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应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制度,对积极配合开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农业种植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效扩大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升玉米种植整体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 结束语

高产栽培技术的规范使用对于玉米增产增收和品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新时期,农民只有深刻认识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优化玉米选种、拌种、土地整平、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优化玉米品质,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高产病虫害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