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3-01-11马俊燕
■ 马俊燕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仍有部分教师倾向于采用传统方式,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引领提高阅读水平是广大教师的工作重点。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向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可以引领学生对比写作特点,总结各类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呢?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1.调动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可将多篇关联性较强的文本提供给学生,其相比于单篇文章可提供更多信息,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随着初中生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也可活跃思维,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在交流探讨中碰撞思维火花并产生独到见解。相应地,教师也应紧抓教学契机,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分享成功喜悦与独特感悟,随着兴趣种子茁壮成长,硕果累累,枝繁叶茂。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自主阅读,收获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阅读。
2.丰富阅读量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三年的时间内,初中生要阅读超过260 万字的课外文字,至少每年阅读两部名著。为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可引入课外素材。但是,初中生已开始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多数学生只能将精力与时间集中于课本,其知识面相对狭窄。而群文阅读恰恰可解决该类问题。群文阅读既涵盖教材文本,也吸纳大量课外拓展读物,有助于学生以一带多地阅读关联性较强的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3.强化语文思维
传统的阅读教学仅仅设计相对单一的问题,虽有助于训练思维能力,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群文阅读可以提供一组文章,充分呈现多篇文章的特点。同时,教师可从多角度设计问题,增强问题的挑战性;不但要引导学生纵向思考,还应横向对比,探索问题的答案。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可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选择关联性较强的群文阅读文本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注重选择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文本。教师应精挑细选阅读素材,为群文阅读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教师还应深入分析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考虑阅读篇幅、阅读题材等因素。换言之,教师应把控群文阅读的层次性、目的性,借助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比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各单元均有明确的主题。如七年级上册选取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该文本,教师可将《麦琪的礼物》《变色龙》等经典小说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找寻文本内容的主题思想与共同线索。再如,九年级上册的《乡愁》表现的是思乡主题,那么,教师也可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机结合课内课外文本,深化学生的认知。通过创建行之有效的群文阅读课堂,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2.从作品内容角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为保障群文阅读的实施效果,教师应做好议题选择。议题主要是指群文的主题或讨论的话题。每组文章均涵盖一个或多个议题。优质的议题可以强化学生的体验,调动其阅读兴趣。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文本内容的角度。如,在阅读七年级上册的《纪念白求恩》时,教师可将诸葛亮的《诫子书》,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美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提供给学生。这些文章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但总结了人生哲理,也赞扬了人物的美好德行,蕴含着大量与修身养性密切相关的内容。将这些文本放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塑造其人生观与价值观。
3.立足情感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都是以主题来划分单元的,这也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巨大便利。在人世间的情感中,亲情最普遍,也最美好。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的《荷叶母亲》《金色花》《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立足这些文本,从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解亲情的动人与真挚之处。有些课文采用了鲜明、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有些课文则相对深沉含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阅读品味。围绕上述文本创建群文阅读课堂时,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朗读,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让学生逐步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深化其对于亲情的感受与认知。
4.针对写作手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七年级教材将《秋天》《济南的冬天》《春》编选到一起,上述文本由何其芳、老舍与朱自清三位先生所著,三篇文本均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创建群文阅读课堂时,教师可立足于《春》带领学生了解如何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创作文本。在完成讲解任务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其他文章进行阅读,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课文采用情景交融方法阐述了何种思想情感?课文将情景交融方法应用到哪些地方?”上述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再结合所学的情景交融方法了解文章内涵,以强化群文阅读的效果。再比如,在文章创作中,欲扬先抑是常见的写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先贬低再褒扬。欲扬先抑的手法可增加文章的波澜性,让故事情节起伏并形成鲜明对比。在阅读过程中,欲扬先抑也有助于让读者产生恍然大悟之感,深化读者的认知。例如,七年级下册的《阿长与〈山海经〉》,即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为进一步引领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创作文本,教师在完成《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任务后,可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杨朔的《荔枝蜜》、茅盾的《白杨礼赞》及贾平凹的《丑石》,上述多篇文本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式。通过引领学生对比阅读,可深化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5.从作家的角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其文章大多意蕴深刻、忧愤深广、用笔犀利,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形象。如《孔乙己》塑造了落魄书生的形象,表现了他自命清高,死要面子,迂腐麻木,高人一等,又好吃懒做的性格特征。文章还描绘了生活清苦的“短衣帮”,这些人对身处底层的孔乙己毫无同情与怜悯,反而处处嘲弄。鲁迅用简单的笔触表达了自身对于两类人物的情感;既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在完成《孔乙己》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其他文本合并在一起创建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如教师可以选择《祝福》《阿Q 正传》《示众》《药》等小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分析上述小说均描绘了哪些人物形象,他们都拥有何种特征?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为什么要描绘这些人物,其创作意图何在?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深入讨论小说中的看客所拥有的冷漠、无聊、麻木、愚昧、庸俗的心理共性,他们对于弱者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毫无同理心与同情心。看客的表现无疑是将盐撒在弱者的伤口上,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取快乐,在无聊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刺激,满足好奇心。在创作小说时,鲁迅先生并没有花过多的笔墨去描绘看客的形象,却使看客的形象深入其灵魂内核。通过创建群文阅读课堂,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并分析探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强化其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师应深刻了解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中语文的积极意义,通过选择关联性较强的群文阅读文本,从作品内容的角度开展趣味阅读教学,立足于情感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针对写作手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作家的角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可以强化阅读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