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书法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

2023-01-11李文权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字帖初学者笔画

李文权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书法是我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提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1]可见,作为中国人,写出美观大方的汉字,对于美化环境、准确交流思想、锻炼手脑灵活性、修身养性、传承民族艺术都有重要意义。[2]在电脑和手机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人们用笔书写的机会明显减少,提笔忘字、书写难看的情形增加。中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时期。不管中学毕业进入社会,还是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中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写出美观大方的汉字,对于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因而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开展书法教育,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和锻炼书写技能十分必要。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独立分析和探索实现学习目标。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有较大发展,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和即将面临的职业选择,为将来进入社会做一些准备。他们的思维水平、自我监控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强于小学生,而且学校可能还开设书法课,图书馆也会有书法方面的图书,还有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学生运用电脑与手机为书法服务的能力也比较强,这对他们自主学习书法提供了可能。在老师的自主学习策略引导下,他们对书法的自主学习还有助于中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独立性的培养,从而更好适应独立成长的需要。同时,自主学习的训练对于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习惯也大有帮助。[3]中学生书法自主学习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激发内部学习动机、自主选择学习风格、自我监控训练原则、主动构建学习环境。

一、激发书法学习的内部动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非常关注自己身心方面的发展变化。他们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表现,为此留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形体锻炼,也渴望学到一些技能而引人注目。这一阶段的学生接触到书法,是容易唤起学习热情的。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人都是有认知和审美需要的,都会追求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因此,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多接触和欣赏书法作品,可以激发中学生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访问,看自己身边认识的、字写得好的叔叔、伯伯、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看一看字写得好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这可以让中学生认识到写好字对于自己将来一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良好的影响。通过主动的搜索,他们发现周围有不少人字写得好,甚至有同学或其他同龄人的字也写得很好时,他们也会认识到,写好字并非神秘、遥不可及,只要努力,自己也有可能写出较好的字。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能进一步强化中学生学习书法的内部动机。

二、自主选择要学习的书法风格

书法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很多书法家留下了带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例如,欧阳询的正楷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构开朗爽健。而虞世南的楷书,则婉雅秀逸,外柔内刚,沉厚安详。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历届书法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喜欢的书法风格。中学生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因素,会对书法风格有自己的偏爱。同样是学正楷,可能有人喜欢颜体,有人则选择欧体。在适宜初学者学习的风格中,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对比,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性别、平时写字已经形成的特点,选出自己钟爱的字体。选出初步偏爱的书法家及其字体后,中学生可在书店购买专为初学者编写的、内容较为系统的书法学习字帖,即对笔画偏旁、结构章法有系列讲解的字帖,而不要选那些诗词歌赋类字帖。因为,诗词或名言类字帖只适合欣赏,但没有书写技能方面的提示,不宜初学者盲目模仿。书法的学习还是需要从点画、偏旁部首到结构章法这样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不能随意模仿创作。

三、自我监控书法的训练原则

书法训练一般都强调读帖、摩贴、临帖、背贴的过程。许多人也在这样坚持训练,但训练效果相差很大。这只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大致描述,效果除了与练习者的悟性、潜能有关外,还与训练中一些细节和原则的运用有很大关联。借鉴国外程序教学的理念,书法训练可以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小步子原则

书法训练不能简单地分成训练笔画、偏旁、结构与章法,这样划分的单位太大,而应该把学习训练过程分解成许多细小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前一个步骤学好了,再进入下一个步骤的学习训练,前后两步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例如,笔画中“撇”的书写,就要分成小撇、中撇、斜撇和竖撇四个步骤和阶段学习,依次逐个攻克,而不应同时进行学习。这种小步子的训练方式,加强了每次训练的针对性,犹如聚光镜一样将学习者的能量聚集在某一点上,训练效果会比较突出。同时,每两步之间的难度很小,只要学生完成了第一步,获得了自信心,坚持训练之后就容易实现第二步,如此传递下去,最终完成整个学习训练过程。

2.即时反馈原则

在程序教学中,特别强调及时反馈对学习者的推动作用。学生根据示例呈现,自己做练习后立即知道自己的效果反馈。这种及时的反馈能推动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做得好的,需要维持巩固;做得差的,得想法改进。书法训练中,很需要有这种及时反馈的机制。中学生通过读贴、摩贴后,临帖的效果就需要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将临的笔画或字与描摹的笔画或原字重叠对比,就能看出自己的笔画长短、方向、曲线的幅度与标准字帖的差异,以便矫正自己原来的书写习惯。如果有书法教师在场,也可请老师点评自己临帖的效果,以便学习者揣摩、改善,从而尽可能地描其形、得其神,完成某一步骤的学习。

3.自定步调原则

在程序教学中,学生学习或训练,都会获得及时的反馈,或对或错。出现代表“对”的笑脸或音乐,对学生的反馈是一种强化或奖励;出现代表“错”的哭脸,及时提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需要重新学习,重新习得新的反馈及效果。如果数次反馈都对,表明学习者已经掌握了这一步的学习,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书法的过程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每次学习的笔画、偏旁或某个结构的字,经过自己或老师的评价,与字帖上的示范相差不大时,方可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避免了班级教学中针对班集体进度很难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4]

四、主动构建书法学习环境

书法学习既需要物质环境,也需要社会环境和资源。物质环境需要与中学生身高相配的桌凳,以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同时,专为初学者编写的系统教材、质量合格的毛笔、纸张等都十分必要,这在当地实体店或网上都能买到。书法自主学习中,社会环境的构建更为重要。首先,中学生与同学、同伴交往十分密切。一个学生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如果有同伴也在练习书法,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由于他们的书法经验与水平相差不大,一个学生先学会的东西,也许正是另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用同龄人的思维与语言去沟通,可能比作为成年人的书法教师的指导效果更好。一个学生独自学习书法,碰到困难时更容易半途而废,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非常普遍。其次,中学生在练习书法时遇到疑难问题,去向书法老师或其他有书法功底的人士虚心请教,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过来人都有长期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讲解与示范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有直接的帮助。毕竟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很可能他们当初也遇到过,而且他们现在已经见多识广,对初学者的问题会有深入的认识,能给学习者很多启示。最后,中学生在网上浏览一些有关书法的论坛,观看名家书法视频中的示范,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是老师引导学生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分享免费课程、书法学习心得,将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对于初学者减少摸索时间、改变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很有帮助。

书法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习者投入时间与精力,更需要不断地揣摩与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学习效果将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学生的书法应该加强自主学习的培养,推动这种良性循环不断巩固和发展。

猜你喜欢

字帖初学者笔画
轮滑冰球初学者运动体适能与专项技能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有趣的一笔画
小字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小字帖
小字帖
找不同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