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3-01-11肖逸夫曹心宝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肖逸夫,曹心宝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红歌最早诞生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音乐舞台上别具一格,久唱不衰,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绝好素材。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对红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中如何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进行运用,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借以抛砖引玉,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将红歌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将红歌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思路

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妇孺皆知的经典红歌。经典红歌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特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且反映的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正能量。正因为如此,红歌包含了丰富的史实内容,每一首经典红歌都是一段历史的注脚、浓缩和结晶。“伟大的艺术作品构成了关于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无与伦比的记录。”[1]因此,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度的安排,将每一时代的相关经典红歌作品进行全面、系统性搜集、整理、归纳,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理论问题时,结合讲授需要,从中选择与此密切相关的、充满正能量的、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介绍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经过、内容和意义,给学生播放或演唱这些作品,用以辅助课堂教学,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教学目的。

按照这一思路和想法,我认真学习和研读了中国近现代红歌的历史,及其与中国近现代红歌史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在了解、把握中国近现代红歌发展演变轨迹和脉络的基础上,从中搜集了100余首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且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紧密相关的经典红歌作品,以备教学时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二)将红歌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不要喧宾夺主。我们在课堂上,要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不要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变成音乐课。红歌虽然能提振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但毕竟是辅助手段。因此,我们要结合课堂内容,认真甄别,精选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经典红歌,不能太多,每节课二到三首即可。否则的话,就会冲淡乃至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题。

2.任课教师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课教师对课堂上所使用的红歌要熟悉,对每首红歌的创作背景、内容、意义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信手拈来。任课教师要有运用红歌组织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技巧。红歌运用于课堂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有许多技巧的,比如红歌何时插入课堂,怎样插入,在什么地方穿插,才能恰到好处,提升课堂效果等等,都对任课教师有一定的要求。

3.学生对红歌要了解。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支持。虽然一些经典红歌同学们耳熟能详,但不一定全部记得。因此,每一堂课上完后,任课教师都要让学生们收集、了解和下一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红歌,使部分或全体学生会唱。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

4.要深入挖掘红歌内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将红歌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单纯地展示红歌,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红歌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和开展。由于有内涵丰富的红歌作为手段和载体,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能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红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用经典红歌导入新课

“万事开头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重要、关键环节,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好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复习旧知、介绍背景、创设情景、讲述故事、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研究讨论、开展竞赛等等多种导入方法。虽然方法很多,但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紧扣新课教学,要符合教材实际,要巧妙自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2]而用紧扣新课的经典红歌导入新课就十分符合这一要求。因为一首经典红歌本身就是一段生动的、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例如,在讲授新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就可以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情境导入,这首歌表达了东北人民在日本侵占东北后,被迫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逃亡关内的凄惨境遇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撕心裂肺的悲愤歌声自然而然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在播放完后,就向同学们提问,这首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日本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怎样全面爆发的?在学生简略回答的基础上正式导入新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再如,在讲授新课《红军长征》时,就可以先播放《十送红军》这首歌。这首歌曲生动再现了苏区人民和红军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感人至深。播放完后,同学们必然十分亢奋,老师就此趁机提问,老百姓送红军去干什么?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转折事件?长征的结果和意义怎样?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新课,就此正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善于选择、设置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十分贴近新课主题的红歌作为情境导入,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上课途中,适时插入红歌

当上课进行到中途,学生们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根据课程内容,适时插入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红歌,不但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掀起新的教学高潮,而且能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讲解到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发展的时候,可以通过插入《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之歌》等红歌作为辅助,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歌曲,表明了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显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巨大威力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再如,当我们讲到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时,适时演唱或播放《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通过歌声,同学们就知道了为什么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并了解和认识到遵义会议召开的相关重大历史背景: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取得了反围剿的伟大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博古等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导致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严酷的事实教育了红军,所以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希望毛泽东出来领导红军。

又如,当我们讲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可以先演唱或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歌词含义有两层,第一是直接表明了共产党与新中国的关系,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是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由,即“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3]通过朴实的歌词,滚烫的旋律,学生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三)用红歌作为教学结尾

选取演唱或播放经典红歌作为课堂教学收尾,达到总结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对课堂学习主要内容的清晰认识和理解,以深化教学主题的目的。

比如在讲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可以播放或演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教学的结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3]这首歌曲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抗战精神面貌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同学们在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歌声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达到爱国主义的教学目的。

再如,在讲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时,我们可以用歌曲《春天的故事》来结尾,这首气势磅礴、旋律优美、荡气回肠的歌曲,唱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展翅腾飞、直冲云霄的情形。通过这首歌,同学们自然而然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自然而然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结语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在每堂课的教学导入、教学中间环节、教学结尾部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充分运用,发挥红歌的优势进行教学,以避免呆板、枯燥的教条主义的说教,更高效地实现该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红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上)——《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