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提升的探讨*

2023-01-11邱冬花刘平安张国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能力

邱冬花 李 玲 彭 婷 刘平安※ 张国民※

(1.衡阳市中医医院科教部,湖南 衡阳 421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的发展抱有了巨大的期待。由从前的经济落后、医学设施简陋、功能不全面导致患者诊疗治愈率低下,治病只求治好就行,到现在的人民经济稳步上升,不仅要求治愈而且对诊疗的舒适度、药品仪器的高端程度都有了选择权。这更加看出了人们对医疗行业的重视程度及医疗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现如今的医学教育却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医学生进入临床时基本操作不当甚至是不会操作的问题数见不鲜。更有甚者,连病历书写都不会,以上种种问题都表现出医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对临床操作的实践。因此本文将从医学生、教师和医院3 个方面来浅述关于加强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及临床实习管理制度的问题。

1 当下医学生实习背景

历届医学生在经历了3 年或4 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入医院实习或见习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但是,近年来,医学生毕业实习与社会招聘就业时间安排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每年12 月份至次年4 月份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研究生入学考试、“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选拔的高峰期,呈现就业准备时间长、就业期提前的特点[1],大部分学生面临着择业、考研等紧迫性的问题。一些人虽然老老实实待在医院实习,但在医院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复习理论知识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单位应聘的面试。实习时心不在焉,走马观花。迟到,早退,不听带教教师和管理处老师指挥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在临床施教过程中,部分带教教师怕担责任引起医患矛盾,从诊断到治疗事事亲力亲为,学生动手机会甚少,更别提提高临床诊疗思维。有些患者出于对年轻实习医生的不放心,常常排斥年轻医生的诊疗,这使得医学生的实习之路更加坎坷。加之刚刚结束在校园理论知识的学习,又立马进入实战操作的医院,从安逸舒缓到紧张急迫的心理转化不过来,对实习有抵触也在所难免。以上种种问题都不断冲击着临床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2 重视实习医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2.1 增加临床实习操作机会 在目前国内形势下,患者对诊疗的期待值增高,部分带教教师为了满足患者心理及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学生和患者的直接接触、直接诊疗的机会,尽量不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动手实践。例如: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这就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后一些基本实践能力缺失。甚至连病历记录都成问题。对于这一点,带教教师应承担一定责任。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临床实习生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赢得患者的支持和认可[2]。在患者理解,老师鼓励的情况下,慢慢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一些基本却又关键性的操作,教师不必一人包揽,其中重要部分先进行讲解,待学生理解消化后让学生进行实质性操作,此时老师在一旁起着监督的作用,边鼓励边引导,充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实质性操作的机会。

2.2 制定临床实习计划 根据临床实习教学大纲,在学生进入附属医院实习时,校方应及时制定好实习科室轮转表,使学生充分了解接下来的一年的实习内容,利于学生提前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和预习工作。实习前,做好准备和实习前教育,端正学生及教师对实习的态度,做好岗前培训,向学生充分说明医院的概况和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制度,便于学生初步了解医院情况,及时做好学习生活方面的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

2.3 提高自主学习操作意识 在校培养过程中,学校应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相应操作课课时,形成练中学、学中练的良性循环模式,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学习。常言道: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更要听从带教教师的指导,养成记录实习的工作日记的习惯,并且要常常翻阅、总结。在跟诊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不懂之处不要胆怯装懂,要大胆询问老师并做好相应记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可利用网络优势,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上网搜索相应操作视频,边观看、边思考、边反省。通过直接接触临床真实病例再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和专业技能操作的培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提早地养成临床思维模式,更加深刻地学习和培养相关诊疗操作的技术,提高实习的质量。

3 加强临床实习管理 规范实习工作

3.1 加强实习期间的监控和评估 见习、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完善见习、实习目标评估体系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学习质量的制度保障[3]。建立多方监督机制,便于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带教医师及科教部相关负责人每周应到实习医院地点进行巡查指导,以专业的眼光和角度对实习点情况不定期考察,回答、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解答。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相应记录工作。每周定时查看学生实习、见习期间的工作日记,做好跟踪学生动态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在实习科室轮转期间,结束一科室轮转后,专业带教医师、科室主任和学院辅导员召开座谈会,总结前一段实习工作并将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实习生代表应积极参加座谈会,全面、具体的将广大实习生的困惑、出现的问题上报,积极参与会上讨论工作,与各位老师,主任共同探讨,及时掌握实习生的思想状况、业务能力和工作状况,就学生反馈的问题予以指导和解决。通过座谈会,收集学生们的实习资料,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综合各项指标,应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科学评定实习、见习效果,对学生及相关负责教师进行等级评估。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对评估过程中的各大分数项向全院师生予以公布。设立相应监察机构,对各项数据进行筛查监控确保统计过程中的公平。

3.2 建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达标机制(O bjective Structured C linicalE xam ination,O SC E)在实习期结束时,综合各项技能培训成绩的考量,通过建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达标机制,全面系统的评估实习生的操作能力。OSCE 是目前国际上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考核医学生实际临床技能的标准[4],它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运用诊断性辅助检查、诊断能力、作出医疗决策能力、执行医疗决策能力、继续医疗决策能力、继续治疗护理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职业态度等一系列的临床能力。对临床实习质量考核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和考核,通过建立一系列综合性质的考核机制,增加对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时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鞭策作用。

3.3 重视带教教师素质培养 规范教学管理 带教医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近些年来,对带教医师的责任评定也越来越模糊。部分教师由于长期进行临床工作,缺乏临床教学经验,教学按照个人习惯和经验,脱离了教学大纲,造成实习质量的下降。还有一部分教师忙于科研,又兼其他政治管理方面的工作,疏忽了教学工作,直接影响了实习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及附属医院实习点应联合起来。通过层层选拔、各级推举,选举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医师不单单是医学技术能力上面的突出,更应有着良好的医德和医风。思想政治素质端正与否是衡量教育工作者是否合格的首要指标。倘若带教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低下,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当言论或者边行医边收受患者红包,这对实习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思想未成熟的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又对带教教师有着崇拜心理,极易造成观念上的偏颇。因此,对带教教师的政治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识、道德、修养、个性等贯穿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求带教教师在塑灵魂的“传道”中有献身教育事业的春蚕和蜡烛精神,又要在救护生命的“授业”中,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的敬业精神[5]。所以教师应秉着教学又育人的原则,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加强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改变带教现状。通过岗前教育,将规章制度和政策切实落到每位教师。及时开展阶段性座谈会,各位带教教师对上级领导做出当期教学工作的汇报。通过考察患者,学生及各科室主任满意度及情况调查,对该带教教师做出综合素质评级,优秀者给予表彰和绩效奖励。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高级人才,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切实做好实习医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规范实习管理体系。积极思考、勤于观察、认真总结,探索更加完善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与措施[6]。各方应共同改善实习现状,为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医学生临床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