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个体化教学在人体形态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3-01-11王利东李艳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形态学医学人体

王利东 李艳君 刘 臻※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务部,辽宁 沈阳 110000)

人体形态学是一门整合课程,以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教学情况,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影像学和病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而形成的新课程[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而产生的网络新媒体形态具有交互性、传播性和模拟性。在新型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更加有效地提高人体形态学的教学质量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目的,中国医科大学通过分析人体形态学学科特点以及当代医学本科学生自身特点,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互联网+个体化教学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要阐述如下。

1 互联网新时代大学生特点

目前,我国在校本科大学生以20 世纪90 年代末和21 世纪初出生的新时期年轻一代为主。伴随着祖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互联网新时代,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好奇心重,思维活跃,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获取信息,但甄别信息能力仍需提高,缺乏深入思考和耐心分析的能力,容易盲目接受;(2)新时期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更加明显和突出,对传统的“填鸭式”和“大锅饭式”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排斥,对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勇于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的独特态度和具体需求;(3)受互联网的开放性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从实用性出发,功利性更强,更关注考试成绩等短期利益和目标,求快不求稳。因此,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深入挖掘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缺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案对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人体形态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

人体形态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医学生具有扎实的人体形态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准确认知人体的正常生理特点和异常病理改变。这门课程是将多门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在保障各个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相关联性,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打破基础课程的传统设置模式。根据人体系统组成,不仅描述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而且将功能与结构进行了整合统一[2]。培养目标是实现医学知识在宏观与微观的全面融合统一,学生能够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内容交叉渗透融合,从而实现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胜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

人体形态学通常开设在大学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也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报考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往往对高尚神圣的医学充满着向往和憧憬,刚开始接触医学专业课程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仍停留在高中时期,并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和节奏,对大量人体形态知识点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普遍较低,容易觉得课程枯燥乏味,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动力和兴趣明显不足,严重时会影响对医学的学习热情[4]。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体形态学的授课方式以大班理论课为主,虽然辅有实验课时,但教学形式仍然比较陈旧,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新时代的独特优势[5]。教师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师生间互动和反馈较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创造性精神容易被教师忽略。负责授课的教师以基础学院各个教研室的教师为主,对临床实际工作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应用过程相结合,容易导致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连贯性被割裂。

3 互联网+个体化教学模式在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3.1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改革策略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操作非常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依赖互联网,互联网上关于医学教育的网络资源也特别丰富,形式以“微课”和网络平台为主[6]。

3.1.1 录制微课 针对目前网络上的现有医学教育“微课”资源,授课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筛选出质量较好且难易适中的“微课”,避免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扰乱学生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合适的“微课”,可组织优秀的授课教师进行录制[7]。录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 min 左右,针对某一重点或难点进行系统讲解。在确定“微课”录制内容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真实需求,确保“微课”的录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为了保证良好的授课质量和观赏效果,多选择配图片、配动画和制作特效等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实现授课目标。“微课”内容要根据知识体系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更新,避免出现“新瓶装老酒”的形式主义。

3.1.2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有条件的院校和教研室要尝试建立并完善人体形态学网络教学平台,内容不局限于理论课程,也要包括实验课程中使用到的切片和组织标本[8]。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内容目录,访问者可以随时查看并点击相应链接进行在线学习[9]。设计平台检索系统,方便学生快速检索到需要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平台上学习某一理论知识点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无缝连接”。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典型的病理学实验用数字化切片和3D立体化大体标本,弥补了玻璃切片和大体标本损耗问题,摆脱了切片观察对显微镜的依赖,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在线教学和在线考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虚拟实验平台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10]。

3.1.3 教学意见通过网络及时反馈与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对于授课者和学习者同样重要。为了收到很好的反馈信息,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主管领导和学生代表之间的意见交流QQ群,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建议,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改进教学。另外,建立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答疑“微信”群,随时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解答,缩短了师生间的交流周期,解决了师生沟通不畅的问题。

3.2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改革策略 现代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为基本模式,强调关心患者,关注社会。现代医学主张以人为本,在人体形态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强调以学生为本,要看到新时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施行个体化教学体系,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把学生定位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11]。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掌握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更是要增强自学求知的能力和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教学需求,基于问题为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12]。

3.2.1 PBL 教学改革策略 PBL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由关键性问题为出发点,设立特定情境,多名学生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自主学习能力[13]。中国医科大学在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中已开展多年PBL 模式教学,教师在PBL 教学中只负责在课前1 周提供病例,在PBL课程最后进行简短点评。PBL 课程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主持人负责控制时间和流程,其他成员从病例内容出发,查阅网络文献和资料,学习和掌握人体形态学基础,将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或有意义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成员们针对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4]。

3.2.2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翻转课堂则是把课上和课余的分配比重翻转过来,课堂时间不再是教学的主战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重难点,课堂时间主要用来教师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答疑解惑指点方向,既充分利用了学生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又提高课堂时间的教学效率[15]。中国医科大学在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教师课前问题引导要难易适中,学习任务清单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课上要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成效给予评价和肯定,对自学能力和社交能力薄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强化辅导[16]。人体形态学整合多门学科,存在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复杂性,单一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一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根基,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17]。

3.3 扩大授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策略 人体形态学与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同,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18]。授课教师不仅要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对其他整合学科相关知识也要有所掌握,实现授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整合[19]。人体形态学属于医学基础学科,教研室的授课教师几乎没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做到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的过程中不明白为何而学,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会使教学成果大打折扣[20]。中国医科大学在人体形态学教学过程中较早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将人体形态学的部分授课内容分配给附属医院临床工作中具有授课资质的优秀医生,让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可以与临床工作的医生近距离接触。在附属医院工作的授课教师可以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或疑难病例与人体形态学中的基础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提早了解临床工作的同时明白医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学生在大学初期就能够与临床授课教师建立联系,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临床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当中,有助于学生尽早建立科研型思维,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多医学科研型人才。

4 结语

人体形态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教学地位和特殊的学科色彩,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环境日新月异,进行人体形态学教学策略改革的探索十分必要。互联网+个体化教学改革策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减弱学习的功利性,提升学习兴趣。教学模式的改变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可以很好地应对知识遗忘。互联网+个体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知识自信和人生自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缩短教学周期,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提升教学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形态学医学人体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体可笑堂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