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 读写结合 科学训练
——初中语文“向课文学写作”策略实施浅析

2023-01-11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530021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语文

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530021)周 燕

读写结合,是指先通过阅读获得相关的图文信息,厘清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事件和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炼相应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等,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践,将阅读中的所思所得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读写结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进而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写作实践。依托教材,读写结合,科学训练,是落实“向课文学写作”策略的重要途径。教师依托教材内容整合写作资源,落实读写结合,引导学生科学规划阅读过程和写作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依托教材内容,整合写作资源

(一)整合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等的运用技巧

语言表达是最微观的写作技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方法,提炼出相应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等,并且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文的阅读。学生只有仔细阅读课文,才能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整理归纳出可用的写作资源,进而实现有效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前阅读,做到在学习前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二是词语的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合在课文中运用得较为巧妙的词语,还可以通过分析某个词语在某一段文字中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明确相应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

三是句式的整合。常见的句式有长短句、整散句、对称句等。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挖掘课文中的这些句式,并仔细品读与分析,再让学生进行有效仿写。

四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合、比较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运用得非常得当的部分。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很多描写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台阶》一文中出现得较多的是排比、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教学修辞手法的运用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着重分析这些课文。

(二)整合写作方法

周谷城说过,模仿不是创作,但是创作不能没有模仿。人生来是不会写作的,只有在不断的模仿、学习和创造中,才能逐渐掌握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格式、叙事方法、词句整合方式等写出自己想描述的事件内容,以使学生有效掌握写作方法,并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合叙事的方法,包括以小见大、详略得当、写出波澜等;也可以引导学生整合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如《台阶》一文对父亲的动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展现了父亲的憨厚、勤劳与淳朴)、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整合写景的方法,包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象征等(如关于写景,《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就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整合布局技巧

谋篇布局就是根据文章立意和写作要求,调度材料,恰当地安排层次、段落,从而使得文章秩序井然、结构紧密。文章一般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大纲这一方式,在写作之前先厘清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可以简单写出文章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以厘清写作思路,找到更好的文章布局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合教材内容,学习相关课文的开头布局、中间过渡及结尾技巧,并将其有效运用到相应的写作实践中。

二、重视读写结合,实现读写双赢

(一)精选文中重点句段进行仿写

教材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之源、思想之源以及谋篇布局的创新之源。教师可有意识地为学生架设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教会学生更好地写作。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不少写景句段,教师可以精选其中一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可以是“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也可以是“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就要绽开似的”,等等。通过仿写,学生能更好地内化写景技巧,进而做到在写作相应的文章时将景色写细致、写生动。

教师若能组织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实践,便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抓住文中留白进行补写

叙事类文章中常有很多留白,教师可精选其中几处,让学生进行补写,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台阶》一文围绕“父亲要造有高高台阶的新屋”这个主题,讲述了踏实、勤劳的父亲不断努力的过程。但是在有高台阶的新屋建成后,父亲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课文最后用“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作解答。其实,“父亲老了”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留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补写相关的内容,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主题。

通过引导学生补写相应的留白,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依据课文指导学生改写

《老王》中的“我”对老王很同情。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的人,他最后悄无声息地离世了。生活中并没有太多人同情和关心这一不幸者——老王。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改写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渗透一些新时代元素,融入自身美好的愿望,给老王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进行改写,并将自己的愿望有效融入其中。创意改写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

(四)编写人物简介

在教学刻画描写人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给相应的人物编写简介。如教学《邓稼先》时,让学生在熟读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写一篇“邓稼先人物简介”。编写人物简介能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五)给文中的人物写信

如教学《卖油翁》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探究文本内涵,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然后鼓励学生给“卖油翁”写信,讲述自己从他的人生经历中了解、学习到了什么,以及有什么样的收获与感悟。教师的这一做法不仅能深化学生的感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基于单元写作主题,科学开展训练

(一)紧扣单元写作主题,挖掘课文内容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者给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专门的写作主题。单元写作主题紧扣相应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都与相应的单元课文紧密关联,或是照应了这些课文的中心思想,或是照应了这些课文的写作特点等。这对相应单元的课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共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孙权劝学》四篇课文。该单元的写作主题为“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写作主题与单元课文息息相关,源于对单元课文内容的提炼——人物的描写与刻画。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这四篇课文是如何展现人物的精神的。

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依托教材给出的教学内容和单元写作主题,有目的、科学地设计单元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前阅读,找到单元写作主题与单元课文之间的呼应关系。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落实读写结合训练。教师应找出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鼓励。

(二)依托单元写作主题,制订读写计划

在“向课文学写作”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围绕教材编写者设定的单元写作主题,制订专门的读写计划。这样做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

下面分析围绕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写作主题分别制订的读写计划。

1.第一单元读写计划

(1)范例课文:《邓稼先》。此篇课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拟主题式小标题,从而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先进事迹。教师应带领学生具体分析各个部分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精神,总结写作技巧。

(2)范例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此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领悟闻一多先生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学生可通过探究文中对闻一多先生言行的具体描述,学会以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地分析和说明人物精神的方法。

(3)范例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此篇课文主要通过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情和生活细节等,突出人物的精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借鉴本文的描述方式描写某一人物,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相关写作技巧。

教学完范例课文后,要求学生围绕“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目标,运用所学写作方式进行作文创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第二单元读写计划

(1)范例课文:《黄河颂》。学习要点: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

(2)范例课文:《最后一课》。学习要点:通过描写细节表达情感,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3)范例课文:《土地的誓言》。学习要点: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悟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总结写作技巧,再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通过描写事物、场面或叙述故事,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技巧;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深化阅读理解的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应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设计理念和优势,巧妙引导学生“向课文学写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