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地方资源助力研学活动
——以甘肃会宁县桃花山研学活动为例
2023-01-11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730799强发泉
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730799)强发泉
2016 年,教育部等11 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结合当地实际,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近几年,各地纷纷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制订相关政策及制度,以促进和保障研学旅行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但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研学资源等有所差异,研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参差不齐。县级中学的研学活动相对城市中学来说较难有效开展。笔者结合专业知识,深度挖掘地方资源,开发出了多条研学线路,每年带领学生在本县范围内开展研学活动。本文就以其中一条线路为例,讲述在地理教师的视角下如何开展有地理韵味的研学实践活动,以期为基层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提供参考。
一、研学前准备
(一)领会研学政策,制订研学计划
作为日常课堂教学延伸的研学活动,是“知行合一”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的践行。为避免校外研学活动开展期间出现“游而不学”“游而不研”或更甚者“游而不学不研”等现象,研学活动组织者要学习相关政策,领会其精神,还要研读相关著作,借鉴其方法,如美国学者库伯的《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陕西师范大学岳大鹏教授关于研学旅行的文章等都很不错。教师在制订研学计划时要明确学是目的、研是手段、活动是载体、技训是抓手、探疑是突破,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根据该目标设计可行的研学计划,其中包括研学内容、研学路线、研学时间、研学主体、前期准备、后期总结等。
(二)确定研学地点,选取研学内容
研学地点的选择和研学内容的选取十分重要。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环境特征也不同,因此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地方资源的教育价值,确定研学地点与内容。如本次研学活动选取的地点为位于会宁县城西北角的桃花山。桃花山是本地名山,省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36 万平方米,山上植被茂密、树种丰富,自然景观优美。该山建有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因此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该景园名称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该景园依地势地貌和红军长征历史事件先后顺序等,在山上仿建了14 处长征路上的景观,人文景观丰富,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平台。在研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体验“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万分之一的长征路”,让学生在登雄山、览胜景的过程中长知识,接受红色文化带来的真善美教育,达到寓教于乐、励志育人的目的。
(三)工具准备
要准备好笔和纸(用于记录研学活动期间需记录的内容,以及整个活动期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等)、细绳(便于携带,用于测量植物地下部分长度与地上部分高度的关系)、小铲子(用于挖掘土层,便于观测土壤湿度)、相机和手机(用于拍摄,形成相关影音资料;手机还可下载安装识别植物的小程序,用于识别当地典型植物,了解其特点)。
(四)其他方面
安全保障:保障师生安全是开展各种校外活动的首要原则,研学活动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研学活动前,教师要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并将学生分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相互照应小组),每组5~6 人为宜,为便于组织和管理,每组设一名小组长。
实地考察和时间选取:研学活动组织者要在活动开展前实地考察路线,安排乘换车方式和地点等事宜,还要根据研学内容确定研学时间、选取合适年级的学生作为研学主体等。如在乘换车方面,笔者所在学校与本次研学地点正好位于1 路公交车的起点和终点,交通极为便利且安全性高。研学主体选取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全面掌握了本次研学活动的相关知识。研学时间确定在3 月末,此时正值当地杏花盛开的季节,景色秀丽,如雨后登山,则空气清新,景色更加迷人。
二、研学中探究
(一)探究人文景观,感受厚重文化
桃花山是会宁县的重要旅游景区,承载着当地两千多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山上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据记载,桃花山石窟始凿于北魏,自宋、金以来,历朝历代陆续在桃花山上修筑庙宇达40 余座,开凿石窟14 座。上自汉武大帝,下至明清重臣,都在桃花山留下了遗迹轶事。还有山上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仿建了瑞金塔、遵义会议会址、泸定铁索桥、天险腊子口等长征路上14 处景观。桃花山旅游景区已经成为让游客接受红色教育、欣赏自然景观与了解佛道宗教文化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游客在此既可体验“用万分之一的时间走完万分之一的长征路”,又可享受登山览胜景之乐趣,还可接受与宗教文化有关的真善美教育。在此开展研学活动能达到寓教于乐、励志育人的目的。
(二)探究自然景观,增长知识才干
1.名山探源,激发学生研学兴趣
在中国,任何一座山的名称都有来历、都有讲究,桃花山也不例外。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坐车到达桃花山,下车就能看见山门上“桃花山”三个大字。为激发学生的研学兴趣和研学热情,笔者特设计“名山探源——山名来历”活动,让学生探究桃花山山名的来历。关于山名的来历,有说法是“山形似桃,故名‘桃花山’”,还有说法是“满山桃树,故曰‘桃花山’”(看见山上有树木开花,以为是桃花,其实是杏花)。据史料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此处,雨后登桃花山,发现其势若鲲鹏展翅,待冲云霄,其色似桃花绽红,烟霞流丹,故命名其为桃花山。此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研学兴趣,促进了后面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刨根问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其特征往往与当地环境相统一,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桃花山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年降水量230 mm 左右,植被抗旱能力强。为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笔者特设计“刨根问底”活动,具体如下:在山上任意选取一小块区域,用手机中能识别植物的小程序识别区域内的植物名称、查询植物特征,并挖掘一株完整的当地典型植物,观察其根、茎、叶特征,用自带的小细绳作为测量工具,估算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长度,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探究此地气候特征在植物形态中有何体现,然后用手机APP 搜索该植物,进一步认识该植物。本次活动选取的当地典型植物是沙葱,又名蒙古韭,百合科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鳞茎柱形,簇生,花期6—8 月,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或球形的伞形花序,呈淡紫色至紫红色,种子寿命长,在沙土中埋几年还有可能发芽。它是沙漠草甸植物的伴生植物,耐旱耐寒,不耐积水,常生长于海拔800—2800 米的荒漠、砂地或干旱山坡,因其形似幼葱,故称沙葱。沙葱可用于烹制各种佳肴,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感知阴阳,探究自然之奥妙
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引导下,人们在桃花山南北两侧大量种植杏树及其他树种,现已长成树林,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同一时期在不同坡向的山体种植的相同植被后期生长茂盛程度截然不同。此类情境在近年高考题中多有出现,本次研学活动指导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并总结如下:桃花山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物生长缺水。由于该山起伏相对较小,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很小,因此,该山体的不同坡向降水量相差无几,但阴阳有别。在北半球,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坡为阳坡,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量大,土壤含水率低,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故栽种的同种植物生长茂盛程度不及北坡。
4.观察滑坡体,感受自然之力量
桃花山后山多滑坡体。桃花山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后,山体土壤因吸收水分重力大增,当重力大于支撑力后,土体或岩体会沿着软弱面或软弱带发生错位或整体下滑,当地人俗称“地滑”“走山”等。大的滑坡体可摧毁山间道路,掩埋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次研学活动指导教师给学生讲述滑坡体形成原因,以及山体滑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并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滑坡体,感受大自然之力量,促使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
5.鸟瞰县城风貌,培养学生爱乡之情
桃花山主峰海拔1944 米,主峰顶为县城周边地势最高处。登顶桃花山,整个会宁县城尽收眼底。由于县城东面有东山,西面有西岩山,故县城布局为南北走向。会宁县南连平凉市静宁县,北通兰州市(省会城市)、白银市(会宁县为白银市管辖县)靖远县,地形北阔南窄,北部可用土地多。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县城未来延展方向、产业布局出谋划策,并简述其理由,以此培养学生爱乡之情。
三、研学后总结
在研学活动结束后,研学指导教师要结合研学主题梳理研学过程和方法,并整理研学成果,必要时可将优秀的研学成果汇报学校并向全校师生展示,也可根据研学内容将研学活动凝练为小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下面是本次桃花山研学活动结束后的总结:
(一)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本次研学活动将校外探究性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准备充分,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有经验丰富、组织和领导能力极强的指导教师为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保驾护航。活动组织者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路线选择、时间选取、活动内容取舍等方面都遵循了该原则。
指导教师在研学活动中深度挖掘乡土素材资源中所蕴含的地理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践行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在这次校外研学活动中,学生做到了用自己聪慧的大脑积极地思考、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敏锐地洞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认真地测量和记录、用自己勤快的双脚去丈量。整个活动既让学生重温了革命故事,缅怀了革命先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引领学生感悟和研究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还带领学生远眺县城,了解了近年来县城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和造福桑梓的信念,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绝大部分学生在这次研学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做到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互帮互助,在参观展览时能做到文明有序,在聆听指导教师讲解时能做到专心倾听、认真记录。对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研学活动,更是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学习经历和挑战活动,是一次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的体验与成长。
(二)正视不足之处,力争日后完善
当然,本次研学活动也有不足之处。研学活动本应还“研”与“学”于学生,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主体,但由于研学活动时间紧、任务项目多,加之高中阶段学生课业任务重、压力大,校外活动经验不足,各项能力也欠缺,因此在部分研学活动中教师成了主体。本次研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是指导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整个过程有点像一部编写好的剧本,学生只是作为“演员”,被动地参与活动。研学活动中缺少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环节。如三月正是桃花山杏花盛开的时节,不同海拔处由于温度不同,杏花开放程度不同,这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最直接的体现。相关知识点高二学生已经学过,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此例正好可以加以利用。但因本次研学活动时间有限,急于赶往下一个研学点,指导教师只是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和手机拍摄了几张照片和几个视频,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观赏,导致学生错过了一次学以致用的良好机会。又如,坐车前往研学地点时,有学生发现沿途绿化树的树干都被涂白。“为什么树干被涂白?有什么作用?涂白颜料的成分是什么?”学生在车内展开了热烈讨论,指导教师也只是略知一二,不能完全解答学生的困惑。考虑到上述不足之处,今后笔者将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向来推崇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式增长学问和见识,即使是在学有所成之后,他们依然会游历祖国大好山河,以期领略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现如今,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游中思、思中学”,鼓励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大自然,通过探究、合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次的校外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乡之情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