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就社会关注的教育话题发起调查
2023-01-11
中学语文 2022年8期
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减轻教师负担,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教育界代表委员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双减”政策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相关保障不到位、教师负担加重、课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他建议,一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加强教师培训;二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三要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建立分级财政支出机制,保障“双减”精准落地。她提出,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的区域分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并探索细化使用细则;要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的学段分级,增加基础教育投入比重,并重视教育经费使用的激励性导向;要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的功能分级,教育投入从硬件投入逐步走向对教师内涵发展的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党总支书记马恒燕建议,各地应对教师额外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报酬,财政部门应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在教师的绩效工资中设立“课后服务经费”专项资金,根据学生人数给每所学校拨款,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