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校园冷暴力问题解决策略探究

2023-01-11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64003朱洪图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5期
关键词:冷暴力任课教师校园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64003)朱洪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然而,伴随这种科技“福利”而来的就是人们面对面的交流相对减少,“滤镜”下的交流让人提升了自信心及视觉美感,也让人惶恐“虚幻”之危害。现在某些中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同学进行冷暴力伤害的情况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种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下降,还可能是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渐演变为“心理疾病”。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这类问题。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论述班主任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解决校园冷暴力问题,请同行们不吝赐教。

一、及时建立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的有效通道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管理

一旦掌握班级新生入学信息,班主任便应在第一时间建立联系通道。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开学的信息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阻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散布个人不当甚至偏激的观点。有这样一个具体的实例:某地区有一所高中的教学与管理水平都不错,当地很多初中毕业生都想上这个高中。可是,某年这个高中有一名高年级学生由于不满学校的严格管理,在新生入学前便以非正当手段获取了他们的信息,之后他以偏激语言在新生面前诋毁这所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以致新生及其家长对这所学校的信任度降低。虽说新生及其家长在正式开学后逐渐消除了对学校的认识偏差,但是这件事也给学校、班主任提了个醒。上述事例突显及时沟通的重要性。班主任在建立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的有效通道时,应着重把握以下两点:

(一)规范“通道法则”并认真执行

当前,联系通道以QQ 群和微信群为主。建群时,班主任应强调群的作用及文明沟通的重要性。

第一,学生群与家长群应有所区分。虽说高中生已经具备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还是有很多生活及管理上的事情不宜让他们处理。原因有三,一是过多考虑这些事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二是某些事情与家长沟通更合适,三是家长能力水平不一,理解问题和说话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个别家长的观点和看法等对学生的成长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校园冷暴力问题的产生。

第二,班主任在学习群(科目群)与管理群中的发言要恰当。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得出在学习群中发言时要“严与导”相结合。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喜欢听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讲解与分析。因此,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发言时在哪些地方要“严”,哪些地方应“导”,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因为用语不当(冷暴力的体现)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班主任在管理群,特别是在以住校学生为主的群中发言时要“严”与“爱”并济。这里所说的“严”是指要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爱”是指要表露对学生的关心。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面对面交流时,人的眼神、动作、口气与语言内容这四项组成了一个语言表达的有机整体。然而,信息化环境下这个有机整体就只剩下语言内容了。因此,班主任更要注重语言的恰当使用,以免引发校园冷暴力问题。

第三,正确监督社团(团体)群。虽然大部分高中生能自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生活,但学校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还是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具体应用情况。学生会组建自己的社团(团体)群,班主任可从如何看待、应用及管理这些群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使这些群起到正向作用,消除学生受到校园冷暴力的可能性。

(二)经常性地进行“通道的疏通与维护”

经常有班主任慨叹,建立的学习群、管理群开始时非常热闹,以至于每天不进群看看,就感到这一天没有结束,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群里便沉寂了,“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语言表达有些关联。

第一,一些群中积极发言者,由于言辞欠妥,造成了部分学生内心的不舒服(称不上“语言暴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的和谐健康发展),但这部分学生也不会对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言语进行反驳,他们最常做的便是“冷处理”。次数多了,积极发言者因没有得到同学的回应而自我感觉遭遇了“冷暴力”,进而对许多事情都不那么积极了。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一要主动与这些积极发言者沟通,引导他们关注发言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通过读书看报等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艺术性;二要在及时把握相关的群的实时动态的同时,持续地探究这些群的未来走向,提前预判并及时引导,把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二,有些学生习惯性地不在群中发表观点。班主任应及时了解这些不爱在群中发言的学生的情况。学生不爱在群中发言的原因有很多,班主任应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分别给出相应的引导。如对于那些本身就爱接受他人的建议与意见的学生,要在多给予他们鼓励、肯定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想在群中“发声”,却又苦于不知从何说起的学生,要给他们传授与人交流的技巧;对于哪些曾经受到校园冷暴力伤害的情绪低落的学生,要帮他们找到受到“冷遇”的根本原因。只要原因找准了,再加上正确的引导,问题就肯定能解决。

二、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依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让课堂教学质量更快、更好地提升,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细致的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预习的注意事项

第一,班主任应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的情况,与任课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提示或建议任课教师应多加注意哪些方面。部分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预习知识点时,将关注点放在了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上,以致预习效果与教师期望的有些差距。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的方法,以使学生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对那些不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必要的单独指导,避免他们感觉受到了“冷遇”。

第二,班主任应及时关注不同科目教学应用信息技术预习的不同,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预习。每个科目的任课教师一般仅以自己教授的学科来认知预习方式,而班主任则可以纵览全局并进行量化比较。把比较适合学生的预习方式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推广,使更多班级的学生受益。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形势后,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会大大提高。那些平时在科目预习过程中倍感“冷遇”的学生也会逐渐转变自己的想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的注意事项

假若我们只有一枚铜钱,自然可以将其攥在手里,当铜钱的数量众多时,只用手则肯定不可能完成“将铜钱聚集在一起”的任务。这时,将铜钱聚集在一起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可以拿袋子装;可以用线串起来后再系上;等等。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总结归纳学科知识的方法数不胜数。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到用“线”串联知识点的方法更适合中学生。班主任应明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复习时,任课教师和学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任课教师在用信息技术汇总综合复习资料时,一定要围绕相关“主线”。这样学生在探究这些资料时,能紧扣“主线”把知识点抓牢,完成“把书读薄”的任务,还能在厘清“主线”、学习掌握全部内容后多应用,举一反三,完成“把书读厚”的任务。任课教师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综合复习资料里的表述多用讨论口气与疑问句形式,以引导学生勤于独立复习和思考。这样,无论什么性格的学生都能享受来自教师的“亲切指导”。

第二,学生在探究综合复习资料时,不能仅仅记忆相关知识,更应从中找出综合复习知识的方式方法,从而为提升自己的综合概括能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原来无法触及的事物,现在就在“眼前”,而身边随处可见的一切,又与自己这般“遥远”。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去学习新东西,利用新技术,从而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增添动力与色彩。当然,只要不忘初心,勇敢面对现实,校园冷暴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相信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把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自觉”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引导高中生实现“角色自觉”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自觉”的重要性

第一,学生实现“角色自觉”对于完成他们的主要任务至关重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阐明了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一旦实现“角色自觉”,便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不断增强知识探索能力等。

第二,学生除了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实现了“角色自觉”后,会主动进行科目学习的总结反思,这对他们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大有裨益。有些学科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通过实践掌握的知识会记得更牢固。

第三,不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在未来,人们都不可能在某个人生“节点”就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终身学习是每个人都应养成的习惯。当学生实现“角色自觉”后,他们便会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四,实现“角色自觉”的学生会较少受到校园冷暴力的伤害。实现“角色自觉”的学生会更多地去关注自己本身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实现“角色自觉”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强的对抗校园冷暴力的能力。

(二)班主任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自觉”的途径

班主任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自觉”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信息化环境下有了更大的提升。

第一,以政策、校规为依据解决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自觉”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而要完成这项工程,则必须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某些遭受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在某些阶段做出了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这时班主任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提示及批评教育,更好地维护其自尊心。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一些学生遭遇校园冷暴力的原因是其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其他学生认为其拖了班级后腿。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班主任的行为会对学生的向好改变起到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针对上述情况,班主任可引导这些学生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其他学生多帮助他们,指明排挤同学是不正确的行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给予“特殊”学生“精神食粮”。

第三,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契机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校园冷暴力大多出现在课堂之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倾向性地引导学生学会展现自我,学会聆听及思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但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班主任应学好、用好信息技术,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管理。班主任要为推进新时代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冷暴力任课教师校园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