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2023-01-10关东小野
关东小野
(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患者会因为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肠道菌群、饮食习惯等情况产生,患者在溃疡性结肠炎早期会存在腹泻症状,排便次数增加,伴有浓稠的血便,一些患者还会存在腹痛、腹胀、食欲缺乏等。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若病情发展迅速会出现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症状,病情逐渐恶化,产生一系列肠外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炎等。UC的发生可能与感染、环境变化、不良饮食以及免疫调节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患者的肠道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肠黏膜受到损害,形成溃疡,引发腹泻、腹痛、脓血等消化系统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妨碍营养的充足摄入[1-2]。在UC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对饮食、环境等因素的管理,对症予以处理,有效控制病情急性发作。然后采取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3-4]。治疗药物、用药方法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UC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同时也是影响治疗后病情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5-6]。美沙拉嗪是UC临床治疗用药的主要选择,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生成,促进肠道炎症消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除了口服用药治疗外,灌肠也可以作为UC临床治疗的选择[7-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8例UC患者,以随机单盲法作为分组原则,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纳入标准:①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对于本研究知情同意。②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腹泻、腹痛、便血等)、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查结果,符合UC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重症心、脑血管疾病。③对于美沙拉嗪过敏。观察组中,男/女=16/13,年龄为26~67岁,平均年龄(53.28±4.22)岁。对照组中,男/女=17/12,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53.71±3.96)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美沙拉嗪口服):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莎尔福,Losan Pharma GmbH,批准文号:H20171358)1.0 g,口服用药(3次/日)。
观察组(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口服用药(2次/日)。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灌肠治疗方法,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莎尔福,Losan Pharma GmbH,批准文号:H20100253)4 g,每日晚上睡前灌肠。
1.3 观察指标 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和肿瘤坏死-α因子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进行CRP和TNF-α的检测。CRP和TNF-α水平的降低,反映出患者炎性症状的消退。②症状改善情况:观察UC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对症状完全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进行记录。③临床疗效:观察UC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统计病情治愈(胃肠道症状完全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胃肠功能改善良好)、未愈(胃肠道症状无明显改善)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炎性因子水平()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炎性因子水平()
2.2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临床疗效 经过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后,观察组中,治愈、好转和未愈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5.17%(16/29)、37.93%(11/29)和6.90%(2/29)。经过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后,对照组中,治愈、好转和未愈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4.83%(13/29)、27.59%(8/29)和27.59%(8/29)。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50,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10.34%(3/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头痛1例、恶心、呕吐共2例),对照组17.24%(5/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头痛2例、恶心、呕吐共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相仿(χ2=0.580,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引发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令患者感到身心不适,并对其日常生活形成困扰[9-10]。病情的持续进展,往往存在着穿孔、出血的风险,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UC患者应该及早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护其胃肠道功能[11-12]。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及发病情况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发病逐渐增加,且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期,在患病期间会感觉腹痛,同时伴随黏腻血便,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药物治疗是UC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应用抗炎性药物,如美沙拉嗪[6]。美沙拉嗪的应用,能够对炎性因子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达到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的作用,防止肠黏膜持续受损,进而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恢复[7]。作为一种新型水杨酸制剂,美沙拉嗪不会在患者胃部及小肠部位进行分界,而是在到达结肠部位后作用于其病变部位,可以进一步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同时,在应用美沙拉嗪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提升机体免疫细胞积极参与炎性反应,保证患者机体免疫活动,加速巨噬细胞分泌。使促炎性因子能够在体内不断游走并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避免炎性反应,美沙拉嗪能够合理控制二者水平,使其在体内保持平衡,为治疗创造条件。在UC的临床治疗中。美沙拉嗪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美沙拉嗪的临床应用,口服用药是常用的给药方式[13]。患者在口服用药后,药物并不能完全被胃肠吸收,仅有少部分药物成分发挥其功效,药物的抗感染作用存在局限。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容易对胃部形成刺激,增加患者的不适症状[14-15]。
为了提高美沙拉嗪在UC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在口服用药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灌肠治疗方法[16-17]。取美沙拉嗪制作灌肠药液,直接将药液灌入肠道内,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更加充分的发挥药物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刺激肠蠕动,加快肠胀气的排除,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18-19]。同时灌肠能够使药物直接送至患处,通过灌肠进行治疗比口服药物治疗更加迅速,药物吸收更快,药效时间更长,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好。在UC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作为治疗药物,选择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的方式,在减少口服用药剂量的情况下,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加快肠道炎症的消退,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20-21]。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CRP及TNF-α数值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CRP及TNF-α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及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经过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在UC的临床治疗中,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方法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方法的应用,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有着显著的差异[22-23]。相比于接受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和TNF-α水平更低,症状改善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24-25],治疗UC的有效率更高,且治疗期间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充分说明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的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在UC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促进肠道炎症消退,能够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胃肠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