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2023-01-10摄影阿兹猫
文摄影 阿兹猫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印加古城遗址马丘比丘安卧于两山中间陡峭狭窄的山脊上。这座结构精密、构造复杂的城堡是印加帝国最大的『奇迹』,谜一样的马丘比丘,吸引着无数游人到此一窥印加文明的神奇。
我终于来到了秘鲁的马丘比丘,这是一座用梦想、激情和血汗筑成的古城。它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昔日印加帝国的精神家园。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然而,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天空之城,让人心驰神往。
当我登上城南的高地,那张几乎所有到访者都会留影的马丘比丘全景照便出自此处,地势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险。俯瞰这座依山而建的城池,“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智利诗人聂鲁达的描述果然十分贴切。
马丘比丘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规划清晰,它完整的城市体系让我们了解到印加帝国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如何反映在城市的建筑设计上的。全城100多座石梯、3000多级台阶将古城约两百栋建筑紧密连接,巨大的花岗岩被巧妙且准确地相互嵌合在一起,仿佛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Machu Picchu”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据考证,马丘比丘是在15世纪中后期由当时的印加王帕查库提所建。由于没有留下任何史料,后人无从得知它的真实名字,便借用了附近一座山的名字。1911年,美国地理和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希拉姆·宾汉姆在寻找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比尔卡班巴城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被白云和密林包围的高原城郭。在海拔2400多米的群山之间,一段古老的文明重见天日。
向导给我展示了马丘比丘刚被发现时的照片—古迹被遗忘在高山之巅数百年,灌木、苔藓和藤蔓将其层层包裹,断壁残垣隐约可见。人们将杂草和藤蔓清理后,眼前出现了一座整齐有序的古城,宫殿、神庙、祭坛、广场、街道、水道、监狱、仓库等一应俱全。以城墙为界,整个古城分为农业区、贵族住宅与神庙聚集的上城区,民居与仓库并存的下城区。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石方工程”,向现代社会展现着它曾经辉煌的帝国文明。
考古学者从发掘出的遗址推断,马丘比丘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是一个举行各种宗教祭祀典礼的活动中心。古印加人是处理和运用石料的大师,他们没有使用灰浆等黏合物,大小石块间却严丝合缝,那时只有神庙、圣殿才有资格使用这种接缝技术,普通民居只是简单地用石块堆砌起来。几个世纪以来,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和山洪,而雄伟的古城却安然无恙,几乎丝毫未损。以15世纪印加人的生产力和建造技术,将巨大的石块运上绝顶山梁已经让人惊讶,垒成城堡就更让人无法想象,如此精密的建筑、细致的规划,却没有任何可供查证的历史记录,确实匪夷所思。
上城区和下城区之间有一座巨大的广场—神圣广场。这里地势开阔,古城全貌一览无余。神圣广场上的太阳神庙是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也是天象观测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这个半圆形建筑能够利用太阳的转动完美捕捉阳光。每年6月21日南半球冬至之时,阳光会通过小小的梯形窗口直射到神殿中央的花岗岩上。有天文和考古学家推测,这块花岗岩起着印加日历的作用。
处于马丘比丘古城中心的“拴日石”,是印加人太阳崇拜的体现,也被认定为马丘比丘最神圣的建筑。这块石头是用山顶的岩石刻成的一块高约2米的长方形大石盘。石盘上有刻度,石盘中心有一个突出的石桩,石桩随着太阳的运行在盘上投下阴影,指明一天的时间。印加人在每年冬至的太阳节时为祈祷太阳重新回来,会象征性地把太阳“拴”在巨石上。他们还用拴日石来计算夏至与冬至的时令点。石盘看似奇异的造型其实是精密计算的成果,凝聚着印加人的传统智慧。
三窗庙位于主神庙旁,因有三扇巨石叠成的大窗而得名。庙中立有一根石柱,据说是用来支撑屋顶的,石柱边还有一块代表天地宇宙的阶梯石刻,是印加神庙的重要标志之一。
神鹰庙是下城区唯一的一座神庙,也是献祭的平台,它的外形犹如一只展翅的秃鹰,是印加人依照岩石的天然形状雕刻而成,充分展示了印加石匠的精湛工艺。印加人相信秃鹰是能与神沟通的使者,对其崇拜有加。
傍晚,四周逐渐安静下来。我坐在树荫处,看着羊驼慢悠悠地吃着草,它们与这座古城一样,也是秘鲁的象征。缭绕的云雾逐渐聚拢过来,温柔地拥抱着古城,那一刻,梦幻得有些不真实,“天空之城”—我的梦想之地,近在咫尺。印加人想用石头拴住太阳,而我只想用镜头留住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