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绘画里的江南园林家具
2023-01-10刘珊珊陈洪澜
文/刘珊珊 陈洪澜
竹梧消夏图(局部)绢本设色 45cm×37cm 明 仇英 武汉博物馆藏
宋代画家郭熙的画论名作林泉高致影响深远。他说:『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中国的文人雅士尤其是画家们,把山水、园林、绘画与园居生活融为一体,造园如画,以画写园,使画中之园也变得可居、可游。
清幽闲适的园居生活必得精雅合宜的家具相搭配,才能相得益彰。晚明才子文震亨的长物志卷六题作『几榻』,讨论的便是园林中的家具陈设。许多设计灵巧、工艺精湛的家具都是陈设在园林的厅堂、楼阁、亭榭之间,成为天然山水与人造风景中的点睛之笔。画家们描摹这些园林时,也常常把园主所居堂室的景象及其雅致的家具画到图中,反映出江南文士的风雅生活,成为画中妙品。
明代绘画中展现的园林家具种类繁多、款式精妙。无论是床榻、屏风,还是桌椅、几案,都既清新又雅致,与园林的气质、风格浑然相融。
黑漆彩绘嵌螺钿龙戏珠纹香几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崔莺莺的闺房家具·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床是卧具中最重要的物件。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考古学家—布莱恩·费根和纳迪亚·杜兰尼合作出版了《床的人类史:从卧室窥见人类变迁》。他们认为,人类的变迁是从卧室开始的。自7万年前开始,床就是“人类的剧场”,上演着千姿百态的人生。直到近代,我们所熟悉的床才变成隐秘的私人空间。历史中,床所承担的功能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是人们从出生到离开的必经之处,也是人们睡觉、聊天甚至交际的场所。
古代小姐的闺房是常人难以一见之地。明末闵齐伋辑刻的《西厢记》彩色版画中有一幅展示了主人公崔莺莺的寝室。画面中部摆着一张精巧的架子床,床顶绘着一枝蜡梅,床体轻盈俏丽,床腿、床帮都雕刻出简洁纤巧的曲线,环床三面有低矮灵动的栏杆。这种简洁清丽的设计风格,正是明代家具的特征,作为明代高雅审美的代表,至今仍受到世人的追捧。
画中,床下立着一个妙龄女子,应该是小红娘。床上被褥下的二人,则是莺莺和张生。床的三面用帷幔遮挡,朝向画外的方向,仅仅画出了帷幔的花边,但垂下的帐钩提示观者,这张床应当四面皆有帷幔,既能避蚊防风,又可保护隐私。为了让床更具私密性,整个床铺都被高高的屏风围绕起来,屏风外的红娘手指放在唇边,提示从屏风后探头窥视的蓝衣小厮,不要打搅了小姐和公子的好梦。
在古代绘画里,床和屏风经常搭配出现。在周代,屏风被用于野战与狩猎。屏风上常绘有斧钺图,立于战车后部用于遮尘和树威。司马迁《史记》说“天子当屏而立”,可知屏风曾经还是权力的象征。后来,民间纷纷效仿,户外和室内都有了屏风的身影。大型屏风通常可以折叠,可达十余扇之多,常用于隔断与装饰。独扇的小屏风可置于桌子或床头,也被称为桌屏或枕屏。小型屏风大多装饰精美,以至有时让人们忘记了它们也是家具,而被当成与绘画、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品。
明末闵齐伋刻《西厢记》彩色版画(局部)
《西厢记》版画里的这座屏风上通绘着江上日出的情景,引人联想起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室内还有一张红色木质长案,上面摆着书卷、花瓶和熏香炉,暗示出女主人公平日的生活消遣。点缀在桌案周围的蓝色小凳也很雅致,凳腿为向内弯曲的流线型。床前还立着一个高高的落地铜制烛台,古朴的格调与室内其他家具协调一致。莺莺大家闺秀的身份,通过这些闺房的精美家具自然展现出来。
·园林中的卧榻屏风·
寝室的卧具是保温和私密性较强的架子床,而在园林里起居最方便、最常用的卧具则是开敞的床榻,让人可在起居之间体验园林意境。早期的榻既是坐具也是卧具,坐卧两用,因而称为“床榻”。两者的区别在于床大榻小,“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到了明代,人们便不再遵照这些规制,床榻的长短大小皆因人因地而变化。江南用于园林宴居的榻大多制作得轻便、精巧,在材料选用和装饰方面极为讲究。榻上装饰的围屏也有不少花样,有单面屏、三面屏和五面屏。有的装饰图画,有的装饰木雕,皆以坐卧舒适与赏心悦目为标准。
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园林绘画里经常描绘文人坐在榻上欣赏园景的场景。文震亨《长物志》也对榻有详细的描写。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箕踞室》绘有样式简洁的短榻,符合《长物志》的介绍:“高尺许,长四尺,置之佛堂、书斋,可以习静坐禅,谈玄挥麈,更便斜倚,俗名‘弥勒榻’。”沈士充《郊园十二景图·凉心堂》则描绘了一张《长物志》所称的定式之榻:“坐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周设木格,中贯湘竹,下座不虚,三面靠背,后背与两傍等,此榻之定式也。”这种榻的三面都有靠背。两图中的园主都坐在榻上,视线投向屋外的景致。
明代的床榻设计传承了宋代的简约审美。仇英临摹宋人的《羲之写照图》对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王羲之坐在屏风前的矮榻上,榻体下部用四面镂空的壸门支撑,床体轻便,可以随需要移动摆放。榻上放着竹编的座席和倚坐时用来放置胳膊的红色凭几。周围是与榻相配合的一系列家具,如榻前用来垫脚的矮凳,榻旁摆放书匣、卷轴、古琴的桌子。床榻后的巨大屏风上绘有春江岸边的一对野鸭和一群小鸭,其上挂着一幅卷轴,正是王羲之本人的自画像,别有生趣。床榻后方是可以移动的烹茶炉,床前的小桌上摆着点心和茶盏,一个小厮正在把烹好的茶高高举起,倒入羲之面前的茶盏里。画面最前方还有用天然石材叠成的高脚桌台,上面摆放着一盆盛开的牡丹。
上图: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箕踞室》中的短榻
下图:沈士充《郊园十二景图·凉心堂》中的定式榻
这幅《羲之写照图》通过对家具的精细刻画,将文人在园林中起居的乐趣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不少后世文人甚至帝王追慕不已。清代乾隆皇帝参照这幅画创作了一幅《是一是二》自画像,并得意地题诗吟诵,询问观者画中的哪一位是真正的自己。
·文人书房的几案·
除了作为园林景致的一部分,变成被观赏的对象,家具还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在园居生活中,无论弹琴、下棋还是写字、绘画,都要有承具来承载。所谓“承具”就是承托物品的各种几案,因地、因人、因功能而有不同的形态和名称。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 明 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临宋人画册之羲之写照图 绢本设色 27.2cm×25.5cm 明 仇英 上海博物馆藏
竹庐山房图(局部)纸本设色 115.5cm×35cm 明 沈贞 辽宁省博物馆藏
称“几”的有茶几、台几、香几、炕几、条几等;称“案”的有条案、书案、画案、供案等;还有称“桌”的如书桌、饭桌、炕桌、条桌、琴桌、棋桌、供桌等。这些承具按高低、长短、大小、制作方法与用途而形成细致的区分。专门放置花瓶、香炉、香盒的叫作香几,体型细巧苗条。书桌与画案除了摆放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还会放置笔格、笔架、笔床、笔筒、笔洗、水盂、水注、镇纸、剪刀、灯台等物,因此体型比较宽大。案与桌的区别在于桌腿的位置不同,案的腿儿缩在案下,桌的腿儿则位于桌面的四角。
几案提供了静观园景的多种视角,通过适宜的布置,在“高堂广榭,曲房奥室”中“各有所宜”。《长物志》卷十提到坐几应“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日”;开敞的房间适合夏日避暑,“列木几极长大者于正中,两傍置长榻无屏者各一……北窗设湘竹榻,置簟于上,可以高卧”,欣赏周围的“奇峰古树,清泉白石”。
紫檀长桌 明 故宫博物院藏
黄花梨木画案 明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紫檀木棂格架格明 故宫博物院藏
桌几和矮榻经常搭配使用。《长物志》卷六称:“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衎之暇,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日常起居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借助桌几和矮榻进行。
有时桌几也会单独使用。文震亨曾祖父文徵明的《真赏斋图》中描绘了两张并置的书桌,园主坐在桌后展阅书画,桌上陈列着铜器。《长物志》介绍书桌称:“中心取阔大,四周镶边,阔仅半寸许,足稍矮而细,则其制自古。”又介绍书架称:“书架有大小二式,大者高七尺余,阔倍之。上设十二格,每格仅可容书十册,以便检取;下格不可置书,以近地卑湿故也。足亦当稍高。小者可置几上。”《真赏斋图》中的书桌位于中央主屋内,右边配屋所立高大的书架,则属于《长物志》介绍的大式。
真赏斋图(局部)纸本设色 36cm×107.8cm 明 文徵明 上海博物馆藏
山水人物图(局部)明 朱端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李端端图 纸本设色 122.8cm×57.2cm 明 唐寅 南京博物院藏
幽居图(局部)绢本设色 29cm×22cm 明 仇英
园林起居的静观多与几、榻、桌、椅、屏、架等家具结合密切,简雅素洁的陈设既增添了园林的文化气息,又提供了观景的独特角度。园主的生活起居通过不同的家具展示出来。
·形态各异的椅凳·
家具中的坐具也是一个大类,有杌凳、椅子与墩子之分。中国椅凳类坐具的产生晚于床榻。椅子刚出现时经常被称作床,如马扎由西域传来时叫作“胡床”,用绳子编织座面的扶手椅称作“绳床”。椅子以胡床为起点,逐渐发展出交椅、圈椅、座椅、靠椅、玫瑰椅和宝座椅等多种式样。
在坐具家族里,凳子的身份稍低,最初是供人踩着上马的马凳。在明代江南园林里,这些凳子都咸鱼翻身,由被踩的脚凳变成用来坐的板凳、条凳、方凳、圆凳,甚至月牙凳、梅花凳等多种式样。就凳腿来说,又有四足、六足、八足、无足等变化,装饰韵味也越来越浓。凳子的用材有木、竹、石、瓷等,还有以丝线做成的绣墩、蒲草编成的坐墩等。
仇英在《梧竹消夏图》中描绘了鼓状的凳子,供士人在竹林里随兴坐谈,十分惬意。他的《山水人物图》描绘了一位文士坐在四足红木凳上,欣赏院中仙鹤的美姿,凳子的式样简洁优雅,长长的凳腿与鹤腿相呼应。
椅子中花样最多的要数扶手椅。早期的扶手椅分为平直式和曲线式两类,后来根据搭脑的变化又衍生出桥梁式、纱帽式、一字式、驼峰式、书卷式和弓形式等。
竹梧消夏图(局部)明 仇英
黑漆撒螺钿珐琅面双龙戏珠纹圆凳 明 故宫博物院藏
座面是决定椅子是否舒适的重要部位。明代苏式椅子的座面有方形、圆形、扇形、马鞍形等形状,并分为使用木板的硬屉和藤编嵌入的软屉,或凉爽,或温暖,可以满足不同季节的使用需求。
交椅因椅腿交叉而得名。它在椅子中出现很早,其造型应该是基于胡床而来。交椅可以折叠,便于携带,是户外出游和园居的理想装备。古代皇帝狩猎,常有随从携带交椅侍候,从而交椅也成为权力的象征。明人所绘的园林画里也常出现交椅,可见深得园居者喜爱。
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绘有三足杌凳和直背交椅等坐具,宾主们坐在开敞的室内,眺览周围的风景。仇英《梧竹书堂图》刻画了一把交椅。幽静的竹林中有间草堂,堂内摆着宽敞的书桌,桌上有文具和展开的书籍。交椅的靠背与座面由柔软的藤编结而成,靠背长而倾斜,顶部有个支撑后脑的荷叶形颈托,前边是一对用来安放双臂的长条形扶手。一个读书人正在交椅上小憩,他半坐半躺,十分舒适惬意。明代又将交椅称作“醉翁椅”,常用于书斋宴居。
中国古代造园强调可居可游,在生活起居的同时体验园林的雅趣。起居游赏既与景致有关,更与家具陈设有关。园林游赏分为动观和静观,家具陈设恰好与静观相对应,通过几、榻、桌、椅、屏、架等突出园景。这些简洁素雅的家具陈设既增添了园林的文化气息,又提供了观景的独特角度,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黄花梨六方扶手椅 明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木雕夔龙纹玫瑰椅 明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