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合作经济属性是推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先决条件
——专访青海省大通县供销合作社主任于志俊
2023-01-10
供销合作社要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搭建合作平台,联合各方力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Q
青海省大通县供销合作社是“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属性”改革试点单位,在开展试点改革中着重点在哪里?
于志俊:我们在开展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属性试点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坚持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属性是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的先决条件。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根基在农村、在农民。供销合作社要坚持把民主管理、互利合作理念贯穿于基层社为农服务之中,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搭建合作平台,联合各方力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恢复重建基层社“三会”是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属性的核心。大通县社立足基层社组织治理结构建设工作,在2家基层社恢复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县社组织召开了新一届代表大会,重新起草制定章程,选举理事会、监事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会”制度。通过创新实践,形成县社、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体现了供销合作社的特色和属性。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基层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有效途径。大通县社通过扩大县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领办和吸纳等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领办和吸纳等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促进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和农民群众的加入,利用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的实力助推了基层社的发展。同时,财务管理作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保证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建立了统一供销为农服务核算中心,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代理财务、统计、审计,税务政策指导,合作金融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专业合作社日常账务处理、会计账簿及报表生产等按财务核算要求,进一步规范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不断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Q
供销合作社加强合作经济属性遇到哪些问题?
于志俊:在改革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一些影响供销合作社强化合作经济属性问题。一是对“合作经济属性”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试点工作目标的推进。
二是在清产核资、“三会”建设、创办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缺乏责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社基本靠资产“吃租子、守摊子”维持生存,缺乏新思路、方法和路径,与农民在组织和利益上的联系比较松散,服务成效显现不够。
三是县社和基层社创办、吸纳的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基础差、实力弱、规模小,为农服务内容单一、成效不够明显。基层社、村级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缺乏融合发展,各自为阵,为农服务整体集中优势没有形成。
四是在恢复建设“三会”中发现,当前现状对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缺乏吸引和引领力,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等入社的积极性不高。供销合作社系统人才缺乏,很难适应当前及今年供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五是清产核资、明晰股权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明晰股权工作难度较大。
六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对供销工作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供销改革发展的宣传和氛围营造工作还比较滞后,社会影响力不足。
Q
对于加强合作经济属性中遇到问题,供销合作社该如何解决?
于志俊:首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吸纳农民入社,实现农户加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实现与农民利益联结。
其次,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一是通过购置资产、增资扩股,与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社、基层示范社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断拓展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三是依托村级服务中心、个体工商户等,培育和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注重与农资放心店和日用品店经营户等联合共建,与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采取新建、合作、加盟等方式,把农村综合服务社建成与基层社相互联动的供销合作社村级组织。四是成立县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种多样服务项目。
最后,完善“三会”制度。逐步恢复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组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三会”制度。在基层供销合作社“三会”建设中,注重选好基层社负责人。广泛吸纳懂农业、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能吃苦的社会优秀人才到基层社任职,推荐和选拨村“两委”负责人、涉农企业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入社参选。对基层社、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员工围绕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电商知识等方面强化人才培育,提高为农服务素质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