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医学统计应用情况分析
2023-01-10石金岭赵慧敏
石金岭 赵慧敏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科教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医学统计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需工具,能体现出科研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统计学的准确应用是高质量论文的关键因素,但多数的研究生论文中除了所用统计方法不当外,还存在研究设计不合理、统计描述不规范、统计分析表述不当等。本文就某三甲教学医院研究生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予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提高医学研究生论文质量及学术水平提供指导。
1 常见统计学错误
1.1 研究设计不合理 对课题进行严格缜密的设计,是保证研究结果科学、可靠的前提。多数研究生在设计时只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考虑,而未从统计学角度进行考虑,整体设计不够严谨。有的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目的比较模糊,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不明确,以致结论和研究目的脱离;有的研究生对研究因素的设计和非处理因素的控制不合理,尤其是对照的设置;有的研究生论文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没有得到很好地设置,导致研究对象缺乏同质性,特别是样本量有限时,随机化受到限制,导致选择性偏倚。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研究目的,再根据研究目的拟定周密的研究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2 统计描述不规范 统计描述是统计推断的基础,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和计算数据分布特征来了解样本观察值的分布特征,统计学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也有各自的意义和使用范围,需根据统计资料的分布特征选择相应的描述指标,避免混淆指标。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及分析结果的重要形式,正确的统计图表应该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统计图表可以代替繁琐的文字,使更便于了解研究样本观察值的分布特征、各统计量之间的关系和差异。研究生论文中图表不规范中最多的是统计表不是三线表,有的表格栏目安排不合理、信息量不全、数据的意义不清楚、数字的小数位数不一致等。另外,统计学相关符号书写也不规范,法定计量单位均需用正体,统计符号均需用斜体[1],如P 值中的“P”、t 检验中的“t”均应为斜体[1]。
1.3 统计方法不恰当 只有通过对研究数据进行准确严格的分析,才能真实反映研究内容的本质,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在研究中,样本量是在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所确定的最小样本量,而且样本量的大小也影响统计方法的选择,但是多数研究生论文中样本量的确定没有通过预实验结果或统计理论进行估计。大多研究生论文中的统计学方法描述不具体,研究资料类型不同、分布不同,所采用的统计处理方法也不同,这就需要详细地描述出所分析的数据在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但多数研究生论文中,只是简单地描写了论文采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未明确具体的统计方法,如未阐明非正态及方差不齐时采取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等。
1.4 结果表述不恰当 研究生论文中常存在统计学意义解释错误,把统计学差异与实际差异混淆的问题。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学中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是统计推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假设检验原理推算出来的P 值不能反映比较的参数之间的差异大小,参数之间的实际差异大小需要根据专业知识确定[3]。在研究结果表述中,既要表述统计结论,又要解释医学专业结论,“差异有显著性”与“有显著性差异”的错误还是普遍存在的,易与日常生活中差异的概念混淆,其实这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差异有显著性”是指统计推断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假设检验结果,而“有显著性差异”则是指实际情况相差的程度大,不能用于假设检验结果的判断[4]。
2 统计应用能力提升措施
2.1 导师把好课题设计关 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辅导至关重要,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更是研究生道路的领路人[5],在研究生选题阶段,导师要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作用,多与研究生沟通选题,从专业角度和统计学角度同时把好课题设计之关[6],并从选题、初步撰写、开题、开展研究、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查、双盲评审、正式答辩等对研究生论文进行全程监管[7],以保证研究生的论文质量。
2.2 做好选题的准备 研究生在选题前就应当利用各种专业医学搜索工具、文献资源等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从而更全面、系统地了解预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再挖掘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及可行性设计课题,同时参考相关课题研究中的统计学应用处理方法,梳理整个课题研究路线、方法及结果分析等,为课题开展打好基础,做到有的放矢[8]。
2.3 加强医学方法的学习 医学方法学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等,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课程和专业人员技术支持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9],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文献检索、统计应用能力。另外,高校在开展统计学教学时,可以以科研应用能力为导向,理论结合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力增强学生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同时也要锻炼研究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准确描述、表达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等,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11]。
2.4 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原始资料要收集准确,保存完整,而且不要随意更改,整理数据时要反复核对[12],数据录入时要双人双录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同时,高校或教学医院要加强对原始资料的检查,提升研究生对原始资料的重视度,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生对数据进行编造,督促研究生认真严谨地开展科研,减少学术造假现象。
2.5 积极征求统计专家的意见 教学医院应该鼓励研究生在课题研究全程积极征求统计专家的意见,由专业的统计老师对论文中的每个统计环节全程进行指导把关。统计学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只有通过严谨准确的设计、分析,从而才能得出准确性高、代表性强、符合客观事实的观点[13],确保课题研究结果准确科学,保证论文质量。
3 结语
研究生论文能反映研究生的应用能力、科研能力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的质量[14],论文的撰写是科研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科研素养和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统计学则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统计学的表达能体现论文材料与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能体现论文结果与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影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及教学医院应强化研究生统计学应用能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15],把科研能力和统计学相融合,探索出一套适应于培养创新型医学研究人才的教学方法[16],增强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提升研究生论文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