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2023-01-10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科法律

王 萌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6)

1 培养高质量涉外法律英语人才重要意义

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科学标准、实用价值及综合素养,提供了新目标、新方法和新探索方向。法律英语人才属于新文科建设中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现在我国专业涉外法律人才比较缺乏,培养通晓法律和英语专业知识的人才迫在眉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通晓国际规则、“精英民法”的专业人才可以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帮助在国际法律事务处理中拥有权威的话语权,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维护我国企业的法治权益,扩大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依法表达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正当权益,实现互利共赢,合法合理地开展工作。法律英语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国际经济的交流发展,促进了法律英语专业的发展和壮大,这充分体现出了国家经济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法律英语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可以带动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提升新文科建设的创新点,实现英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的综合发展,增强高校文科人才就业质量,提高高校文科人才人文素养和思政理念,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拥有国际视野、业务扎实又通晓“精英民法”的高质量、高素质法律英语人才。

2 法律英语科学学科定义及内涵

法律英语属于跨学科应用型学科,既需要具有英语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专业知识,也需要具有商务法律、金融的相关理论基础。《新概念英语》作者亚历山大指出,“法律英语是一门专门外语甚至是另一种语言”,它并不是简单的“法律+英语”,在学习实践中并没有区分出两者的先后顺序,在教学实践中也是需要法律学习和英语学习并驾齐驱,更需要英语学科和法法律学科的跨学科交流融合,因此它是一门兼具专业性与学科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法律英语隶属于法律语言学,起源于应用语言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学科要求将通用英语专业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等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研究方向可以延伸到法律、英语、法律应用语言学、法律英语翻译以及法律文化比较学的学术领域。法律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端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需同时具备法律和英语专业的学科素养。法律英语学习本身就是对不同法律文化的比较学习,同时还涉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比对。根据后现代法学理论,法律是人们意识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历史的折射反映,而隐蔽在法律中的是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断重现[2]。法律英语语言简洁清晰、表达严谨、语言风格正式,法律术语具有保守性和权威性特点,其文本翻译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要严格遵守翻译的“雅信达”原则。法律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同时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涉外法律英语证书。涉外法律英语教学需要掌握我国法律体系,了解英美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学教育呈现五个方面发展趋势:职业化、多元化、精英化、正规化和国际化[3],主要为律师事务所、企业、社会组织、司法部门、国际组织、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和实践应用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国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法律英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颇丰。

3 我国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1 专业法律英语人才缺乏

目前高校学科人才培养大部分还是以学习单一学科内容为主。法学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有待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大多不具备法学理论知识,接受过专业法律英语学习的高校学生人数较少,人才培养中的通才多、专才少。我国高校法律专业学生普遍都学习了我国所属的大陆法系,对英美法系知之甚少,法律知识学习重理论、轻实践。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法律英语人才技能主要是通过法律实践来获得,而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主要以读写为主,听说能力薄弱,所以能够参与涉外法律事务现场交流的口译人才紧缺。而且法律英语交流除了必须具备专业法律和英语知识,还需要掌握文化层面的交流技能,因此培养高水平的法律英语高端人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3.2 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教材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多为专业选修课,课时较少,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学科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专业核心课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采用英语专业知识、法律专业知识分别教学的模式,对法律和英语如何有效结合进行学习的研究有待加强。法律英语的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高校在法律英语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逻辑体系,以及所灌输的思想观点,培养行为习惯的总和[4]。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本体现,目前,法律英语教材选择范围较少,教材属性并不十分明确,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需求存在差距,教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待提升。

3.3 法律英语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力军,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大都胜任单一英语学科教学或法律专业教学,但普遍缺乏同时精通法律和英语的“双师型”、“复合型”的专业能力。他们大都专注于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缺乏法律实务经历、经验;同时由于校企合作、国内外联合办学等方式的普及性不高,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有待加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应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获得相关法律英语知识,深入企业和相关法律英语领域,扩展实践机会,努力建立高水平、高素质、高学历的法律英语师资队伍,为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后盾。

4 法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策略

4.1 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法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法律英语人才要构建英语专业模块、法律英语模块和跨学科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复合型、创新型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能力[5]。人才培养可以依托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合理制定法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学科属性、人才发展规划等。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鼓励设置法律英语双学位,合理设置法律英语理论和实践学习比例,对法律英语人才培养达成度进行分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编具有严格理论和学术规范,法律英语教材总体上要体现法律和英语的学科融合性,法律专业术语、常用法律句式、法律语篇文本的选择等要充分衔接法律和英语的学科特点,做到既能由浅入深,又能通俗易懂,既体现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又充分符合法学专业的职业能力扩展要求,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保证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设置得科学合理。教材设置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多元化、职业性、严谨性的法学思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可以通过“三段论”逻辑训练和经典案例分析,促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法律实践课题。

4.2 壮大法律英语人才队伍,提高法律英语师资水平

高水平的法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能够为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是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完善法律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机制,支持专业教师到律师事务所等法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聘请知名法律英语专业专家和学者到高校任教,实现院系之间、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要建立“引进来”的高端人才引入机制,高校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学术研讨交流,让他们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更要支持专业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积极推进“丝绸之路”师资培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提供法律英语的法制支撑。还可以选派高水平法律英语教师参与到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巴经济走廊论坛等翻译工作中,将教师打造成为复合型、职业化的专业法律人才。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打造高端法律英语教师队伍,确保自身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实践经验、职业理念能胜任高校法律英语教学需要,为高校法律英语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4.3 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增强校企合作

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选派高校的优秀法律英语教师,参与到高水平行业培训中,帮助高校教师取得高校法律英语教学资质。深化校企合作,高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选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进行法务实践工作,采用订单或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提高师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建立国内外融合教学,实行双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英语人才。

4.4 培养学生文化交流意识,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和职业规范

要进行文化层面的交流沟通,法律英语人才就要既精通法律义务,由了解文化背景,才能有助于建立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过程中,文化交流成为主要载体,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法律,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英语翻译存在差异,所以法律语言术语及语篇翻译既要遵守精确通顺原则,又要兼顾文化美学特点,法律英语汉译还要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句法特征。职业道德规范是法律英语人才立德之本。所以,法律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和职业理念教育。

4.5 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律,英语专业需要运用先进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一是可以创新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法律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提前布置教学预习任务,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现场模拟展示,在真实教学情况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可以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从案例分析的需要出发,让学生收听、收看相关视频,调动感官认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深入法律英语学习的精髓。二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共享教学资源,制作精品网络教学资源。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教师利用线上平台辅导答疑,搭建动态的学习平台,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线下进行课堂讨论,并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课、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总之,法律英语从业者要自觉形成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职业道德是法律从业者的准入标准,法律英语从业者应具备职业责任感和敬畏心,在学习法律和英语知识同时应加强自身思政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思政素养,在涉外法律业务中维护国家利益,助力本国企业合法权益,为国家对外经济交往提供法律支持。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科法律
【学科新书导览】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超学科”来啦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