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羚角钩藤汤临床应用概述*

2023-01-10于秋露叶艋玮张鹏飞张文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钩藤脑炎汤加减

于秋露 叶艋玮 张鹏飞 张文风※

(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这样记载:“痰火扰肝,肝藏相火而主筋,轻则头晕耳鸣,嘈杂不寐,手足躁扰,甚发瘛瘲,法当清火镇肝,羚角钩藤汤加减”。方中的用药及用量:羚角片半钱,京川贝四钱,双钩藤三钱,冬桑叶二钱,生甘草八分,鲜生地五钱,生白芍三钱,滁菊花三钱,茯神木三钱,淡竹茹五钱[1]。原方用来治疗肝热化风的一系列病症,经过历代医家的临证积累,扩大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子痫、病毒性脑炎等多种类型的疾病中均有显著疗效。

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某些无明显诱因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是一类常见的老年病。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等原因,原发性高血压患病年龄开始趋于年轻化。患病后,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的范畴[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者,疾行善动,变幻无端,轻扬开泄,多有动摇,无孔不入之象也,“掉”者,筋脉拘急也;“眩”者,眩晕,眼花,或眼前发黑也[3]。古人认为肢体颤动、抽搐、眩晕、筋脉挛急、手足瘛瘲等症状均与肝风有关,故多从肝论治,重在平肝熄风、凉肝解痉。现代医家多以羚角钩藤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变化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情况复杂时,与其他医疗手段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李彦兰[4]以羚角钩藤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并与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仅应用黄芪注射液。经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以羚角钩藤汤加减为基础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效果更为显著。

王学刚[5]用羚角钩藤汤加味结合针刺疗法作为观察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针刺合谷、曲池、双侧人迎穴等;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单一西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羚角钩藤汤加味结合针刺疗法较西药对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陈晓琳[6]认为羚角钩藤汤配合西药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安全性更高,西药治疗见效快且短期内治疗效果明显,但不可避免各种不良作用的出现,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然而羚角钩藤汤虽然治疗效果较缓慢,但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身体伤害小。此外,羚角钩藤汤还可以用于其合并症高脂血症的治疗[7],因此,羚角钩藤汤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2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内伤性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出血症状,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病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由于此病的高发性,人们对此病也有了高度重视。脑出血在中医学领域属于“中风”范畴,主要病理基础是肝火亢盛、气血上逆[8]。《素问·调经论》中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可见脑出血对人体的危害性之大。羚角钩藤汤以其凉肝熄风之性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卓有成效。

张汉明[9]以羚角钩藤汤为基础根据不同病情进行药物加减,与西药联合使用治疗脑出血,作为观察组,而对照组单一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以羚角钩藤汤为基础进行加减联合西药较单一使用西药治疗脑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靳建宏[10]用羚角钩藤汤加三七粉(另冲)、丹参、水蛭粉(另冲)作为治疗组治疗急性脑出血。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胞二磷胆碱1.0 静滴。实验结果表明,羚角钩藤汤配合活血通络药治疗脑出血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3 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 周以后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并伴有头痛、头晕、上腹不适等症状[11]。是临床上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发病率的逐渐升高,此病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中医的范畴内,子痫又称为“子肿”“子晕”,子痫前期是由于肝肾亏虚,加以妊娠期间阴血耗伤更为严重,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引起一系列危重证候,故应治以平肝熄风,因此可用羚角钩藤汤治疗子痫前期[12]。

庞桂珍[13]用羚角钩藤汤加平肝潜阳、清热安神、安胎等药,去甘草,又联合西药作为试验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只用西药进行治疗。经试验数据表明,试验组妊娠并发症等危情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证明羚角钩藤汤在子痫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世杰等[14]将患者分为2 组进行对照试验,均予硫酸镁解痉、降压、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又用羚角钩藤汤加减,心肝火旺者,加黄连、夏枯草等用以清肝泻火;痰涎多者加天竺黄、陈皮、胆南星等用以清化痰涎;胸脘痞闷、恶心泛吐者,加佛手、郁金等理气宽膈。试验结果表明,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以上常规治疗手段治疗子痫前期效果显著。

4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患儿体温达38.5 ℃以上,出现抽搐、牙关紧闭、躁动不安、颈项僵直等症状,发病能持续数分钟,年龄在6 个月至4 岁的小儿常发生,应当及时治疗,以防造成严重后果[15]。此病在中医学领域属于“急惊风”范畴,由于热极生风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应从肝治疗,羚角钩藤汤的凉肝熄风之性正适此证。

周永霞等[16]用羚角钩藤汤联合西药及物理降温作为治疗组治疗小儿高热惊厥,而对照组仅用西药联合物理降温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羚角钩藤汤联合西药及物理降温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当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稳定24~48 h 时应停用物理降温法,防止伤及患儿的正气。

陈国庆等[17]用自拟羚角钩藤汤,根据不同的兼证进行加减,配合物理降温、西药治疗作为观察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用西药配合物理降温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证明,使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西药和物理降温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5 病毒性脑炎及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由于感染多种病毒引起[18]。病毒性脑炎的转归各不相同,病情轻者预后良好,可自行或服药缓解,病情重者预后多不良甚至可导致死亡。刘志正[19]和黄朝相[20]都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温热病毒所致,病机主要与痰和热有关,为热闭心包、肝风内动所致[21]。而羚角钩藤汤有凉肝清热、熄风定惊作用,正可用于治疗此证。

临床上很多医生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认为手足口病症可见病毒性脑炎的症状,为热毒动风所致,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22]。

6 头痛

头痛在中医领域又有着“首风”和“脑风”的别称,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同的证型。羚角钩藤汤加减可治疗肝阳头痛[23],结合针刺可治疗肝郁化火型经行头痛[24],还可治疗血管性头痛[25]。这类头痛均为羚角钩藤汤通过凉肝养阴的方法得以治疗。

7 结语

羚角钩藤汤以泻火凉肝、熄风定惊之羚羊角和钩藤为君药,又臣以桑叶、菊花,助君药熄风止痉,又可清头目;肝经火热,热盛伤津,故配伍生地黄滋阴凉血、白芍柔肝养血,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力;热邪过盛而炼津为痰,故用川贝母、竹茹清热涤痰;邪热有火性,上攻脑络,扰乱心神,故佐以茯神安心神。诸药配伍,凉肝清热与熄风定惊相辅相成,正适肝经热盛之证。

本方是凉肝熄风的代表方,通过不同药物的加减,可治疗多种病症,其主治疾病均由肝经热盛、热极生风引起。通过凉肝熄风、养阴舒筋,神昏、抽搐、头痛、惊厥等症状均可得以缓解及治愈。各医家对羚角钩藤汤的研究仍在继续,在未来本方可运用于更多疾病。

猜你喜欢

钩藤脑炎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华钩藤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