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人制宜理论探讨宫颈HPV 感染的辨治

2023-01-10于红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肝气正气情志

任 和 于红娟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妇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53 万新发病例和27.5 万死亡病例[1]。有调查发现,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年轻妇女[2]。与宫颈癌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年龄、吸烟、分娩、口服避孕药和饮食等,目前已公认HR-HPV 的持续感染是其关键性致病因素[3]。宫颈癌是少数高度可预防的癌症之一。提早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有效地阻断了浸润性宫颈癌的发展[4]。持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发展为宫颈癌需要几十年,这一长时间窗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治疗的黄金时机。

1 古籍中有关HPV 的记载

宫颈HPV 感染可出现腰骶酸痛、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脓性分泌物、接触性出血等症状,中医古籍中虽无关于“宫颈”“HPV”的直接记载,但其中却不乏与HPV 感染临床症状相类似的一些描述。《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带下病,《素问·骨空论》谓:“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妇人良方》中述:“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傅青主女科》中对带下病的症状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其云:“妇人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并进一步指出白带的病机为脾虚湿盛,“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临床患者可有外阴肿痛瘙痒,如《妇科心法要诀》述:“蚀成疮浓水淋,时疼时痒若虫行”。亦有非经期阴道少量出血的患者,类《女科经纶》谓:“女子漏下恶血,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因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血水不止”。故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带下病”“阴疮”“崩漏”的范畴。

2 宫颈HPV 感染的病因病机

古今诸位医家对于HPV 感染的病因病机各有论述。傅青主认为带下病的首要病理因素为湿邪,正如其在《傅青主女科》中所言:“夫带下俱是湿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善治妇科杂病,提出湿热相搏,发为带下,《丹溪手镜》谓:“因湿热结于带脉,津液泛溢,入小肠为赤,入大肠为白”。《医学心悟·妇人门》云:“脾气壮旺,则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脾气虚弱,则五味之实秀,生带而不生气血”。其阐述了脾气之要,若脾虚运化失职,食入五谷则变生带下。李红燕等[5]认为HPV 病毒属伏毒邪气,若不慎感邪,毒邪伏于子门,络脉气血瘀滞,诱发HPV 感染。孙建明教授将本病病机归为湿热下注,多系摄生不洁或房事不洁,感染邪毒,内犯胞宫胞脉,导致带脉失约[6]。任青玲教授提出宫颈HPV 感染多为宫颈局部感邪,机体正气实则邪毒清,而在持续感染阶段邪毒相互搏结,正气内虚,邪气留恋,且湿性重浊黏腻,得热则合[7]。刘文娥教授认为由于现代社会女性的压力较大,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结日久,肝气上逆,横克脾土,气逆化火则上升,湿邪重浊则下注,湿热互结,阻于中焦,则带脉受损,终成本病[8]。结合历代诸位医家论述,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趁虚而入,机体抵御外来湿热毒邪无力,正虚邪实,遂致本病;或女子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失于疏泄,肝强脾弱,木克脾土,脾脏运化失职,水湿停聚,酿生湿热,发为本病。

3 因人制宜与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因人制宜的理论基础,因人制宜为中医基本治则之一,系载于《黄帝内经》的重要治疗理念。《灵枢·五变》中云:“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原文将人体发病与匠人伐木相类比,人之体质正如林间树木不尽相同。《灵枢·寿夭刚柔》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石,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9]。《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所说:“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中医体质学说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体质在疾病发展全过程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单纯研究人的“病”,其重心放在病的“人”。体质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首要原因,机体感受外邪,虽为同一邪气致病,然各人体质有别,疾病进展可呈现出不同态势,遂至转归各异。故而临证时应依据患者各自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生活习性等,确立针对性的治疗原则。

4 从体质论治

中国体质学说创始人王琦将体质分为9 类,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除平和质之外的8 种体质属于偏颇体质[10]。HPV 病毒感染女性后疾病进展不一,不同体质表现出不同的病变倾向,多数患者为一过性感染,而少数患者可长期感染终致宫颈病变。刘君等[11]通过对210 例HR-HPV 患者进行体质研究发现较多见体质为湿热质(36.19%)、阳虚质(26.67%),其结果表明湿热质者体内湿热内蕴的内环境更适宜HR-HPV 存活,且更容易被多重HR-HPV 亚型感染。解秀珍等[12]的研究表明宫颈HR-HPV 持续感染患者的体质均为偏颇体质,其中以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为多见,其次是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刘影等[13]研究发现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的人群与宫颈HR-HPV 感染几率呈正相关,更易患病。由此可见湿热质、阳虚质为HR-HPV 的易感体质,患者多因脾阳亏虚,脾气健运无力,水湿停滞中焦,加重气机阻滞,久而湿热内生,加之HPV 病毒属湿热邪气,内外相合,其病自生。

湿热质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带下量多黄稠,气味臭秽,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祛湿止带为大法,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四妙散为主方进行加减,方中重用黄柏、龙胆草、薏苡仁、苦参等清热利湿之品,配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板蓝根、土茯苓等以清热解毒,配伍少量白术、陈皮、党参以健脾益气,固护正气,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阳虚质患者临床多见带下量多,质稀薄,伴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畏寒肢冷,面色白,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肾阳亦称为“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脾阳根于肾阳”,肾阳亏虚,脾阳亦虚衰,寒湿内盛,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治疗以温补脾肾,升阳除湿为主。方选内补丸、完带汤加减,方中以肉苁蓉、菟丝子、人参、山药为君,温肾健脾;苍术、白术、潼蒺藜、桑螵蛸为臣,健脾燥湿,涩精止带;佐以车前子、芥穗炭等祛除湿邪。

5 从年龄论治

《素问·示从容论》云:“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人之气血、脏腑、经络之盛衰跟随年龄而变,在不同年龄阶段治疗重心当有所侧重。《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揭示了女子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相应改变。而宫颈HPV 感染在不同年龄的发病率也有着显著差异。葛贵玲[14]研究发现31~45 岁的发病率为50.73%。姜敏等[15]的调查表明汉族女性感染年龄高峰为24~30 岁和41~45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 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龙诗芬等[16]认为25~45 岁年龄段育龄妇女是HPV 高发年龄段。三七至七七的女子从“身体盛壮”逐步过渡到“癸竭形坏”,机体正气随天癸逐渐衰退,无力驱邪外出,致病邪停滞体内,故多易罹患此病。临床治疗时可将其以四七为界分为2 个阶段,四七之前的患者体质壮满,感邪后机体正邪相争急剧,病性多为实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用清热解毒祛瘀之剂,如板蓝根、土茯苓、蒲公英清热解毒,土鳖虫、海螵蛸、茜草、红花藤、败酱草等祛瘀生新。五七至七七的患者天癸渐竭,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能内守,病性以虚证多见,且其耐受性较差,用药宜轻,忌投峻攻,此时应多施健脾补肾,补气和血之法,攻补兼施,以补为主,中病即止,多予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八珍汤等方剂加减化裁论治,扶助人体正气,遏制病邪内侵,进而驱邪外出。

6 从情志论治

《灵枢·本脏》曰:“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若人体情志不畅,日久致脏腑功能失常,百病皆生。《素问·举痛论》又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强调了情志变化可影响全身气机升降,而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情志刺激可致肝气郁结逆乱;而肝气疏泄失常亦可致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傅青主认为“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17]。当今社会女性生存压力大,情绪易波动,加之HR-HPV 感染病程较长,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情志不遂,肝气不舒,郁而化火。《难经》记载:“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肝郁化火,木旺土虚,脾失健运,湿邪自生,湿为阴邪,易趋下行,可出现病理性带下。临床治疗当从肝论治,兼顾健脾,佐以清利湿热。首选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论治,本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方中重用柴胡疏解肝气,清透邪气;黄芩清泄少阳热气,半夏辛开脾胃之气,降逆和中;用人参、甘草,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解半表半里之邪。

7 小结

持续的HR-HPV 感染最终可导致宫颈癌变,西医多采用阴道局部使用免疫制剂、宫颈锥切、冷冻激光等手段治疗,存在临床治愈率低、治疗成本高、易复发等不足。相比之下,中医在因人制宜治疗原则的指导下,从患者个人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在清除体内病毒的同时改变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正气,阻断病毒复制,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极大地表现出了中医治疗的个体化和优越性。

猜你喜欢

肝气正气情志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